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風雲人物 >

子貢外交:憑藉三寸不爛之舌 改變整個戰國形勢

子貢外交:憑藉三寸不爛之舌 改變整個戰國形勢

弱國無外交,弱小的國家沒有絕對話語權,除了像朝鮮一樣耍流氓搞的自己認為有點影響力,弱國從古至今都是很少爭取到核心利益的。就像我和大佬們出去吃飯,輪的到我瞎BB了?

子貢外交:憑藉三寸不爛之舌 改變整個戰國形勢

弱小的國家沒有資格和本錢談外交。這在戰爭時期體現得淋漓盡致。

其實很簡單,外交成功是要看雙方地位是否平等,特別是在戰爭時期,你手上有多少籌碼就代表你有多少本錢,談判的本錢。因為在戰爭時期誰的實力強就是誰說了算,不管你有理沒理,打你一頓就得聽話了。

這就像是你跟人家說道理,如果你一個人跑到哪個黑幫幫會跟人家說大道理的話,可能就會馬上沒命了。所以在沒有本錢沒有籌碼的情況下,跟人家說什麼正義就是空談,是草包。至少雙方要在平等的情況下才會有說理的時候。

不過現在是和平時期,外交對每一個國家都是有效的,雖然有例外,但也確切的說明了,和平時期強弱之間不一定有平等的外交,但在戰爭時期就絕對沒有平等的外交,完全是弱肉強食。

“弱國無外交”是一條重要原則,不是說弱小國家不能與其他國家建立外交關係,而是說,在外交事務中沒有重要作用。在國民黨時期,外交部長蔣廷黻的英語講得非常好,發言理直氣壯,但是沒有人聽。日本外交部長英語很蹩腳,言辭粗魯,大家十分關注。美國總統羅斯福很欣賞蔣廷黻,對他說:“你的英語講得很好,發言很有道理,但是你的國家太貧弱,弱國無外交。”

言歸正傳,本文我們要講的是,任何外交最核心的就是——維護本國利益,沒有對與錯,只有利益的天平偏向哪裡。下面我們用《我們愛歷史》專欄作家秦四晃先生的一片文章來起底外交,講我們的老祖宗子貢是怎樣的厚黑來維護國家利益的,事件發生於戰國時期,改變了整個戰國形勢。

子貢一使變五國

國家間的外交,千萬別看官方報道和官方文章,要留心細節(可惜細節大多數人常常看不到)。

子貢,複姓端木,名賜,孔子門下最得意的弟子之一,最能說會道的學生,最擅長交際的外向型人才,又是最務實、學問之外最會變通斂財的儒商。面對這個活躍分子,老師孔夫子很會講話,不說他“雜”,稱端木賜像“瑚璉”——貌似不褒不貶,其實想說的是:你就是個雜貨鋪子。

我們今天無意去說子貢這個人的全面成就,單以他的一場外交活動,來認識一下什麼是真正的國家間交往。東方西方,南南北北,強大如美利堅,弱小如巴勒斯坦,不安分的金正恩,善玩鬼道的小日本,形形色色,來來往往,或相談甚歡,或艦炮相逼,唯一至上的是千方百計維護“我”的利益,舍此無它。

齊國田成子叛亂,殺齊簡公,立齊平公,專齊國之政。田成子在謀取取代齊姜的過程中,忌憚國內高、國、鮑、晏四大家族勢力,欲削弱之,便利用手中權力,調動這些人的武裝力量,準備攻打魯國。

孔子得到這個訊息,急得坐臥不安,對他身邊的弟子們說:魯國是咱們的祖國,父母之邦將遭人欺凌,你們誰能去設法消除這場危機和災難呢?子貢毛遂自薦,承擔起了這項極其艱難的外交斡旋。

第一站,子貢當然先到齊國,會見始作俑者田成子。他對田成子說:閣下攻打魯國是個錯誤的決定。田成子笑了笑,心想:我要對你的國家動武,你怕亡國滅種,當然說是錯誤的決定。不過,田成子還是耐著性子,讓子貢說說錯誤的理由。子貢道:魯國你攻不下,因為它城牆又薄又矮,護城河又窄又淺,國君愚昧不仁義,大臣虛偽而無能。田成子問:那我應該攻打哪國?子貢道:大人去攻打吳國呀,吳國的城牆又高又厚,護城河又寬又深,兵器精良,人才濟濟,大臣精明強幹,守備天衣無縫。

放屁!田成子打斷了子貢的話,你這是在糊弄三歲小兒嗎?放著魯國弱小容易的不打,你讓我去啃吳國那個硬骨頭?您是閒得皮癢癢來我這兒逗悶子呢吧?!子貢笑笑:閣下息怒,聽在下慢慢給你講這其中的道理。“臣聞之,憂在內者攻強,憂在外者攻弱。”麻煩在國內就去攻打強大的鄰居,麻煩在外部就去找那弱小國家收拾一下。我聽說,閣下您的麻煩是在齊國內部呀,您三次封爵不成,大臣中有好些人反對,您想靠打敗小小的魯國樹立威信,那是不可能的,即使打敗了魯國,擴張了齊國的領土,也只能使齊君驕傲,大臣受寵,而顯現不出你的能耐,您想專權的目的還是達不到;假如您一舉讓強大的吳國俯首稱臣,齊國上下都得給您豎大拇指,架空君主,獨攬大權,就唾手可得。

田成子被子貢說動了,忙問:我派的齊國人馬已開赴魯國,臨時改變路線轉向吳國,朝中難免有人懷疑的。子貢說:這不難,閣下您先按兵不動,待我去吳國給你做些鋪墊。

子貢馬不停蹄趕到吳國,求見吳王。見著吳王后煞有介事地說道:大王,常話說“王者不絕世,霸者無強敵”,現在強大的齊國要去欺負弱小的魯國,欺負魯國是表面的,其實它是想跟大王您爭高低,我為您感到擔憂。您若伸出援手,出兵幫助魯國對付齊國,便可以揚名天下,征服了齊國,吳國“利莫大焉”,泗水以北的諸侯從此都會服您,晉國也會被震懾,名義上您是幫助魯國,實際上是削弱了強齊,聰明的治國者保證此刻當即與齊國宣戰。

吳王說:先生所言不差,可是您知道我與鄰居越國積怨甚深,勾踐那小兒一直在臥薪嚐膽圖謀報復我。子貢應對道:越國的國力不如魯國,吳國的國力不如齊國,大王您放棄眼下的好機會防越而不攻齊,屆時齊國佔領了魯國,您就來不及了;何況,您幫魯國向齊國發起挑戰,是正義之舉,“夫勇者不闢難,仁者不窮約,智者不失時,王者不絕世,以立其義。”您幫助魯國討伐齊國,順便又給晉國一點顏色看看,這樣一來,“諸侯必相率而朝吳,霸業成矣”各諸侯必然爭先恐後來向您朝賀,您的稱霸大業將宣告成功。吳王對子貢之說,已經信服,可還是擔心越國。子貢發現了吳王心底的這點祕密,悄言道:大王不必擔心,我替您去趟越國,說服越王帶兵隨您徵齊,使它國內空虛無兵力,這您該放心了吧?

以吳王特使的身份,子貢來到越國。越王那時正臥薪嚐膽,低調做人,所以清掃道路,親臨郊外迎接。見著子貢的面,越王就謙虛地說:我這偏僻落後的地方,“大夫何以辱而臨之”,您怎麼屈駕上我這兒來了?子貢這回開門見山:我正勸吳王去救魯伐齊,可他擔心你這兒滋事,說要徹底收拾掉你再去幹別的事。我是替大王您的國家擔心吶,假如吳王一定要把矛頭始終對準你,越國不就離亡國不遠了嗎?你想想,“有報人之志,使人知之,殆也;事未發而先聞,危也。”有報仇之心而被人看穿,這多危險啊;謀劃但尚未付諸行動即走漏風聲,這可是險上加險啊!越王勾踐聽此毛骨悚然,忙請教子貢眼下如何才是?子貢見勾踐已上套,進前說道:吳王為人殘暴,群臣離心離德,兵馬睏乏,百姓怨聲載道,國將不國,大王您暫時委屈隨他出徵齊國,投其所好,再用美女珍寶哄其歡心,他一旦決定攻齊,打不贏,那是大王您的福分,萬一打贏了,他一定會乘勝將軍隊開赴晉國,到時我會鼓動晉王聯手齊王共同對付吳王,吳君若被齊晉兩軍所困,國內必然空虛,趁此您不正好可以報仇雪恨消滅吳國嗎?

勾踐聽罷,高興得手舞足蹈,不僅滿口答應子貢隨吳王伐齊的要求,且慷慨送給子貢黃金兩千多兩、寶劍一把、良槍兩支。

子貢返回吳國,把勾踐的情況向吳王做了全面彙報,令他放心。吳王再無憂慮,立刻公然向齊國挑釁,發吳國九郡之兵前往攻齊。這一來,挑撥齊吳對掐,謀求魯國躲過侵略,基本大功告成。

子貢卻並未高枕無憂,他迅速又動身前往晉國,說動晉王,做好防範齊國吳國來犯的準備。等子貢回到魯國時,吳國與齊國的槍炮聲已在艾陵轟隆隆響起,齊軍大敗;不久吳晉果然又開戰,吳王又被晉王打得屁滾尿流;越王勾踐得信,乘機報仇,滅了吳國。

司馬遷在《史記》中總結子貢這趟外交斡旋,文字很精彩:“故子貢一出,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子貢比那個美國國務卿克里強多了,一趟外交奔走,憑三寸不爛之舌,保全了自己的國家魯國,搞亂了齊國,借刀殺人滅了吳國,晉國得以強大,越國成功復仇。——這就是國家間的外交!

我們當然不能無視世界所倡導的國際公平正義,但一定不要天真的以為,世界上的政治大佬們會以公平正義行事,那可就大錯特錯了,會吃大虧上大當的。聰明的老祖宗子貢,用行動給我們演示了一下,什麼才是真正的國家交往,一切的一切,都緊緊圍繞著自身的利益,遠交近攻,挑撥離間,不擇手段。

堂皇的外交辭令都是掩人耳目的垃圾,各國皆然,天下如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fengyun/3z7l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