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戰史風雲 >

抗戰期間國民政府軍實施的第一次大規模裝甲戰

抗戰期間國民政府軍實施的第一次大規模裝甲戰

武漢位於長江的中游,戰略地位非常重要。它是中國主要的鐵路樞紐,擁有當時唯一的一條全國性鐵路--平漢與粵漢鐵路的交匯點。

抗戰期間國民政府軍實施的第一次大規模裝甲戰

在這裡,中日雙方第二次激戰的地方。

1938年5月初期,日本南方集團軍迅速補充了200多輛坦克(在臺兒莊大敗),匯合北方集團軍新的先頭部隊第14師團,集合了20000人和數百輛坦克,在一支海軍中隊的支援下,向南進發。

不久,日軍就遭遇到了國民政府第一戰區第74、第64和第8 軍的阻擊。

而國民政府方面,在徐州失守後,於1938年6月中旬新編第9戰區。同時決定以第5、第9兩個戰區所屬部隊保衛武漢。參加武漢保衛戰的部隊以及空軍、海軍,總計14個集團軍、50個軍,作戰飛機約200架,艦艇30餘艘,總兵力近110萬人。

各兵團部隊自6月開始分別利用鄱陽湖、大別山脈等天然屏障,組織防禦,保衛武漢。

為了打贏這場戰役,蔣介石還動用了新整編的一支最精銳的“嫡系”部隊第200機械化師參戰。

這是整個抗日戰爭期間國民政府軍實施的第一次大規模裝甲戰。

200師的裝備是蘇聯的對華軍援。 1937年9月,蔣介石派人赴蘇聯請求軍事援助。

最終蘇聯方面除了物資援助,還願意提供戰車、飛機、火炮、彈藥等援助。具體武器裝備有:飛機985架,坦克82輛,火炮1317門,汽車1550輛,機槍14025挺.槍彈16450萬發,炮彈100萬發,航空炸彈82300發. 在1938年3-6月間運到的第一批裝備中,包括83輛T-26(1933年型)輕型坦克,同時蘇聯還援助了一些BA-3/6/10型和BA-20型裝甲車,以及45毫米反坦克炮和各種車輛。為了能夠更好地運用這些機械化裝備,國民黨決定將裝甲兵團擴編成第200師,裝甲兵團中經歷過初期抗戰的原有舊裝備,撥給由交輜學校分離出來的機械化學校(教育長仍為徐庭瑤)作教學用途,全新的蘇式裝備由200師接收。

1938年1月15日,裝甲兵團正式擴編為第200師,師長杜聿明,副師長邱清泉,下轄一個戰車團,一個裝甲團,一個摩托化步兵團,一個炮兵團。

當第200機械化師抵達前線時,日軍第14師團在山東濰坊被國民黨第 71軍從三個方向包圍住,但最後仍突圍出去。

未能與日軍較量的第200機械化師,最終消滅了一支一百多人的毫無抵抗準備的日軍陸軍,驕兵情緒日益嚴重。

國民政府下令第200機械化師向日軍北方集團軍發起總攻,但日軍已做好準備。

5月23日晚,日軍突然奪取濰坊,中國軍隊將被分割,氣得蔣介石下令第28軍兩天內必須奪回濰坊。

第28軍花了整整3天時間以傷亡5000人的代價才收復濰坊。國民政府軍第一次裝甲戰就這樣結束了。

第28軍軍長由於未能按時收復失地而被解職,守備濰坊的第36師師長被中央政府處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zhanshi/o67o3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