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民俗 >節氣 >

冬至來臨 民間流傳“九九消寒歌”

冬至來臨 民間流傳“九九消寒歌”

22日,冬至。天文專家表示,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定出來的一個,這天,北半球將迎來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從冬至起開始“數九”,步入嚴寒季節。

冬至來臨 民間流傳“九九消寒歌”

天文教育專家趙之珩介紹說,冬至是按天文劃分的節氣,古稱“日短”“日短至”。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定出來的一個。冬至這天,陽光幾乎直射南迴歸線,是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

天文專家表示,冬至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與夏至一樣是陰陽轉折時期,陰極而生陽。過了這天,太陽又逐漸北移,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素問·脈要精微論》說:“冬至四十五日,陽氣微上,陰氣微下。”意思是說,從這一天以後到立春的四十五天,陽氣漸升,陰氣漸降,白晝漸漸變長,夜晚漸變短。

天文專家介紹說,自冬至開始,我國開始進入數九寒天,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在我國民間流傳有冬至“九九消寒歌”,俗稱“九九歌”,生動形象地記錄了冬至到來年春分之間的氣候、物候變化情況,同時也表述了農事活動的一些規律。廣泛流傳的“九九消寒歌”說: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看楊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出九”之後,中國各地將迎來春暖花開。

自古以來,中國民間就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天文專家解釋說,這是因為在冬至時,地表得到太陽光、熱最少,但還有土壤深層的熱量補充,所以還不是全年最冷的時候。等到冬至過後,也就是到“三九”前後,土壤深層的熱量也消耗殆盡,儘管得到太陽光、熱稍有增加,仍入不敷出,於是便出現全年的最低溫度。同時,每年1月也是強冷空氣及寒潮冷鋒活動最為頻繁的階段,兩方面原因導致“三九”天氣最寒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minsu/jieqi/692l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