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母嬰 >幼兒教育 >

三歲寶寶與小朋友打架了怎麼辦

三歲寶寶與小朋友打架了怎麼辦

孩子吃虧了你該怎麼教育他

三歲寶寶與小朋友打架了怎麼辦

現在絕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在家長眼中,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不過,孩子總會要進行社會交往,在和小夥伴交往過程中難免會有你吃虧、他佔便宜的情況發生。孩子吃虧有時候是物質上的,像他得到的東西你沒有得到;有時候是身體上的,比如被別的小朋友打了。家長當然心疼自己的孩子,可這時你該對孩子說些什麼?是一定要爭回來,要得到最好的?還是要以牙還牙,自己絕不能吃虧?不少家長在天天副刊論壇上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我們精選有代表性的家長髮言刊登出來,希望對廣大家長能有所啟發。

吃虧是福嗎?

小時候,外婆教育我時常說吃虧是福,不懂得吃虧的人早晚要真吃虧;長大以後,老師也說過吃虧是福;到了單位,上級領導培訓時也講吃虧是福。講得我耳朵快長繭子了,也沒覺得吃虧帶來了什麼福。

等到自己有了女兒,遇事只要覺得女兒吃虧了,就會親自出馬替她找回來,要是自己完不成任務,還會動員家裡的男人們繼續努力,好像吃了虧不找回來就是奇恥大辱。

還時不時當著孩子的面宣揚:就是不能被人欺負,吃了虧不言聲,那人家還不天天欺負你呀!咱不欺負人,但也不被人欺,反正我們家閨女不能讓人隨便捏咕。

就在這種環境下,女兒漸漸長大,她四五歲時,我發現她變得很霸道,幼兒園的小朋友、街坊鄰居的小孩,都被她欺負遍了。每次她闖了禍回家,我都會嚴厲地批評她,還要去給人家賠禮道歉。可是,不管我怎麼教育也沒用,過幾天她又欺負人了,我無奈地對她爸爸說:“這孩子隨誰呀?一點不吃虧兒,老是惹事。”

“都是你慣的,還問隨誰?”孩子爸爸埋怨著。

想想還真是,女兒的玩具被人搶了,我會去找人家不依不饒,直到別人點頭認錯為止。女兒在幼兒園被別的小朋友推了碰了,我會找老師討說法,非把人家家長找來道歉才出氣。凡此種種,哪一樣不是得理不饒人,事事不吃虧呀?原來,女兒這壞脾氣是我這種不吃虧教育的結果!這個不吃虧著實地讓我吃了個大虧,差點把孩子給害了。

在此後的教育中,我注意以身作則,有些事情人家並非出於故意就不窮追不捨地討說法了。有些事情人家已經表示歉意了,就得饒人處且饒人。即使是有時孩子真吃虧了,也只告訴對方我們不在意吃些虧,但你不該這樣做,就算過去了。

特別是我在外面遇到吃虧的事,也做表率不計較。一次公司組織旅遊,住酒店時應該我們住在靠海一邊的房間,但另一個同事偏搶著拿走了我的鑰匙,然後裝不知道拿錯了。我領著女兒,走到對方面前:“你喜歡海?我和女兒也非常喜歡,太好了,我們都是愛海的人,能玩到一塊兒的。”

雖然,這件事看似我們吃虧了,但是對方本來以為我會找他算賬,可是我們並沒有計較,讓他心存歉疚。於是,整個瀏覽過程中他都對我女兒百般照顧。回來時,還特意將自己靠飛機舷窗的位置換給了女兒。

通過這些事例,女兒漸漸有了轉變,現在女兒不僅能懂得吃虧是福的道理,還能給別的同學上課呢!而我呢,也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明白了這個老人常說的道理:吃虧是福呀!

吃小虧不吃大虧

孩子們在相處的時候,總有吃虧佔便宜的事情發生,擔心自己的孩子被別的孩子欺負,估計每個家長都有過此類經驗。

大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子,有事兒沒事兒總愛招惹別人。如果偶爾為之地惹到家裡的孩子頭上,我們大人是這樣看的:一定要表明你的態度,你得讓他知道你不喜歡他這樣做,公開地私下地跟他說都可以,男孩子比較好面子,私下的溝通可能更容易為對方接受。往往私下的解決是很有效的,在只有兩個人的時候,更容易達成諒解。

朋友、同學間的糾紛以和為貴,但也有以欺負人為樂事兒的人。對這種人,你要麼看不開,和他死磕到底;要麼看開些,不和他一般計較,讓他覺得無趣,知難而退。選哪一種都行,關鍵是你能更接受哪一種。哪種都有優點缺點,也很鍛鍊人,但是有一點你得明白,你不能為了和他較勁最後變成了和他一樣的人,這就徹底失敗了。

人際相處和國際關係一樣,是一個充滿了變數的複雜問題,不可能有具體方案,但有一個總體原則,就像國際關係中和平共處,互不干涉內政一樣,人和人之間也應該和平共處,互不奴役,這是最基本的原則。如果他已經踐踏到了你的人格尊嚴,拿你不當人,那你就沒有什麼好顧忌的了。對這種人不要手軟,不下手就算了,下手就要制住他。作為家長,當然希望雙方既解決了問題又不出大的事情。用武力的方式始終是下策,智慧的方式才是上策。當然了,你更不能反過來,以欺負別人為樂事。

這些形而上的空洞論調不知道對孩子起不起作用,總之一句話:要是小虧,吃了就吃了,男孩子別那麼小氣;要是原則性的問題,那就是大虧,大虧堅決不能吃,在你沒能力解決它的時候,可以適當忍受,但是忍受不是目的,只是解決問題之前的策略,最終一定要解決掉這個問題。

我們家的孩子平時一向溫和敦厚,人氣很旺。他不善武力,但有幾個格擊出眾的朋友。也沒有聽他們鬧過什麼事兒,在處世上有點兒瑞士風格,積極自防,有實力但不出擊,和平是目的。但是有一次,學校裡的一個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招惹他,他一腳把那傢伙踹到馬桶上起不來,出了衛生間,大家就相安無事了。

所謂的吃虧,就是一個忍受限度的問題;所謂的不吃虧,就是一個解除忍耐的方法問題,小到孩子、大人,大到國家間,都是一樣的道理。自強的體魄和自立精神,尊重別人的態度,解決問題的能力,是遠離吃虧的要點。

捱打之後想辦法

第一次發現兒子受委屈,是在他上幼兒園的時候。

兒子比較內向,話少,在幼兒園裡,常常是獨自玩,不願與小朋友們說話。問兒子在幼兒園的事情,他總是不回答我。

為了改善他內向的性格,也為了瞭解一點他在幼兒園的情況,每天晚上睡覺前,我便與他聊天。開始的時候,我總是向他講一些我當天幹了些什麼,碰到了什麼好玩的事情等,有時瑣碎到事情的細節,比如早飯喝了一碗什麼粥吃了幾個包子什麼的,今天看到一個小朋友背個天線寶寶的包很漂亮……不管他是否願意聽,我總把他當成一個聽得懂的大人,不厭其煩地講著。

有一天晚上,他在聽我講了一番“白日瑣談”之後,居然一改往日的聽眾角色,開口向我講他的事情了。“媽媽,今天董環不讓我洗手!”“是嗎?她不讓你洗手?”“我站在她邊上洗手,她打我。”

我心裡一下子就疼起來了,眼中浮現出內向軟弱的兒子受小朋友欺負的畫面,並在想象中教訓了那個欺負他的小朋友一下。很快,我冷靜下來。得與兒子聊下去,他是在向我求助,也是在向我討主意,得讓他慢慢學會自己分析和解決問題。

“我們來探討一下,這事情怎麼解決。”我開始認真地和他分析。

首先從打人對不對開始。“打人不對!”兒子說。藉著兒子的結論,我及時地補上一句,“我贊同你的觀點,你肯定不會打別人的,對嗎?”

接著開始分析如何解決問題。“我們來想一下,有什麼辦法能讓她再不打你了呢?”我們一共想出了四個辦法:躲開、告訴老師、大聲說你打人不對以制止她的錯誤行為、打她。接下來,我和他簡單分析了四個辦法的利弊……

說實話,那一次,我並沒指望兒子能自己去解決問題,但我次日還是沒向老師反映情況,我留著問題讓兒子自己解決,那天晚上,兒子說他告訴老師了,我有些吃驚。接下來的好幾天,晚上聊天時,我都“順便”問一下是否有人打他,還好,那個打他的小朋友再也沒有打他了。

後來,兒子漸漸大些了,從幼兒園轉入國小,他依然被人欺負過,比如睡午覺時誰踢了他,下課玩耍時哪個同學抓傷了他的臉……

每每這樣的時候,我都會與他一起探討行為的對錯,以及如何解決問題。解決問題方法的創始人,也慢慢由我變成了他。可能是無形中養成的習慣,現在,碰到問題時,兒子總能想出幾個解決的辦法來,並能說出每種方法的利弊,會比較有主見地從中選擇。這純屬附加收穫了,嘿嘿,得到了意外的贈品,這可是買不來的!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女兒班上有個小朋友牛牛,我聽見過班上的三個老師都說過牛牛愛打人。因為老師很少負面評價一個孩子,可見問題的嚴重性。問牛牛為什麼愛打人,牛牛說,爸爸媽媽說的,不能讓人欺負。老師把問題反映給孩子家長,孩子媽媽藉口說孩子去年上小託班時,經常捱打受欺負,所以才這樣教導孩子的。

其實孩子剛剛踏入人生的長途,培養孩子一個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品格是最重要的。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也是社會化的過程,我們從小到大,學了很多技能,培養了很多品德,說到底還是怎麼適應社會。

牛牛的父母看似找到了一個讓孩子立足於社會的法寶,父母的初衷不過是讓孩子不受欺負,培養孩子霸道的個性,在以後的成人世界裡也不吃虧。確實成人世界裡有許多這樣那樣不合理、不完美的現象,但是牛牛父母這樣做是絕對不對的。先不說孩子一生品格養成這樣的大問題,單就孩子目前來說,因為與老師教育理念的不一致,老師在平常的教學中自然而然地會把這類孩子劃為另類,這也給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造成壓力,小小的孩子要為父母的錯誤買單。牛牛父母這樣做,不是幫助孩子,反而是害了孩子。

孩子的生活,單純到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幼兒園或學校生活,二是家庭生活。家長很不放心的是學校生活中怕孩子吃虧,教師的教育理念還是比較健康的,任何一個教師都會竭力建立一個良好的班級作風,在班級工作中不會特別寵愛某個孩子,也不會去欺負某個孩子。在學校裡,孩子們是按照一個標準被鍛造的。

孩子的差異性品格,絕對一點講,是由家長的差異性決定的,孩子的行為反映的就是大人的觀點。我不贊同吃虧是福的觀點,也不贊同“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態度,凡事應該客觀實際地分析,讓孩子既要學會自我保護,也要培養一種健康的人生態度。孔子就特別強調做事的分寸,“過”和“不及”都要不得。有人問孔子:“以德報怨,何如?”孔子答曰:“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我想關於孩子吃虧了,該怎麼辦的問題,應該能從孔子的話裡找到答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muying/jiaoyu/1dge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