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母嬰 >幼兒教育 >

物質獎勵教育 究竟好不好

物質獎勵教育 究竟好不好

不少八零後回憶童年時光,可能會記得,如果考試取得好成績,就能從家長那裡得到一些獎勵——可能是一個變形金剛,或者一頓肯德基。也正是從那個時代開始,一些中國家庭的經濟條件,允許家長們這樣做。

物質獎勵教育 究竟好不好

儘管我們的教育過程中,一直伴隨著對成績的獎勵,但是直接的物質獎勵一出現,還是引起了很大的爭議。一些家長不僅用獎品獎勵學習成績,還把孩子的良好行為和零花錢掛鉤。在那個沒有網際網路的時代,甚至有報紙就這些話題組織大討論。

現在回望這些,就會發現,我們其實對物質獎勵能否幫助孩子改善行為、提高成績缺乏足夠的瞭解。最近,哈佛大學的經濟學家福萊爾(Roland G. Fryer, Jr)卻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了一項實證研究——他跑到學校裡,給學生發錢督促學習。

美國的教育質量一直廣為詬病,作為科技最為發達的國家,其學生閱讀、算術等基礎能力的水平卻排在世界的十五名以外。另一方面,是那些基礎薄弱的社群,其公立學校提供的教育質量更差。在這些地區居住的美國人很多是非洲裔或西班牙裔,糟糕的教育往往和社群中的其他問題互為因果,造成了當地孩子學習成績上與其他孩子的差距。

福萊爾是一名年輕的非裔經濟學家,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對上述問題有著深切的體會。他的童年經歷了父親的家庭暴力,學習成績也不好,通過體育特長才進入大學,為了不被同學看不起,他努力學習,成為了一名成功的學者。這樣的經歷,讓他作為一名經濟學家,選擇了不平等這樣的問題展開研究。在過去的研究中,福萊爾討論了黑人孩子受到同伴壓力等社會現象。而這一次,他將目光投向了教育問題。

工作剛剛開始時,福萊爾團隊遇到了很大的阻力。他首先來到的是紐約,因為2005市長選舉,教育這類公共政策問題非常敏感,任何改動都可能引起非議,更別說在學校中給學生提供物質獎勵了。直到2007年,福萊爾才成功爭取到基金會和教育部門的支援。這一次,他決定用經濟學定量研究的方法開展研究,用嚴謹的資料說明問題,這也意味著一個更大的計劃,需要動員更多的師生參與進來。雖然有媒體的負面報道,福萊爾還是獲得了老師們的支援,研究計劃最終在四個城市得到展開——華盛頓特區、紐約市、達拉斯和芝加哥。這樣的研究會取得什麼樣的結果?福萊爾和那些希望改善教學的老師們一樣,拭目以待。

按鍵的老鼠

提到獎勵,不能不提行為主義心理學操作性條件反射的學說——胡蘿蔔加大棒說法的學術版本。美國心理學家B.F.斯金納在上世紀三十年到的一個經典實驗中,使用了被稱為斯金納箱的裝置,在一個精心設計的盒子中,有著一個按壓後就會滑出食丸的壓桿。把一隻飢餓的老鼠放入盒子中,一開始,它只會漫無目的探索,按壓壓桿會得到食物後,之後,老鼠會學會將按壓行為和獲得食物結合起來,不斷的按壓壓桿,記錄器記錄下來老鼠按壓的頻率越來越高。

斯金納就一系列實驗提出,要想強化一種行為,讓這種行為不斷髮生,就需要給與獎勵,或者減少消極刺激;而如果想讓某種行為的頻率下降,就要反其道而行之,減少獎勵,或者給與懲罰。例如,想教會孩子好的行為,就要在他們做對了時獎勵他們,而要想消除不良行為,就要避免強化這些行為,還要予以懲罰。

這聽起來有些過於簡單,實際上,斯金納等學者將這一理論做了很多推廣。例如,在教育中,可以用孩子喜歡的行為強化他們不喜歡的,用“更多的體育時間”,強化孩子更好的完成作業。這些方法我們一直熟悉,但是斯金納的研究更為細化。例如他發現,強化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越來越無效。而更好的方法,不是每次孩子有了正確的行為就給與獎勵,而是將獎勵按照比例或者時距給與。而在教授新知識時,立即的強化則能讓孩子表現的更好。對於那些淘氣希望得到家長關注的孩子,最好的方法可不是懲罰他——那正是他所需要的關注——而是不理睬他的胡鬧,而回應他好的行為,這樣才能讓他明白如何用正確的方式和成人的交流。

這些思想在今天難免讓人想起思維控制之類,確實,二戰時期,斯金納曾經幫助盟軍訓練戰鴿,有人嘲笑行為主義說,他們將老鼠身上獲得的理論用在了人身上。但是,斯金納等人的研究,將我們對行為的認識從簡單的觀察和描述,進步到能夠定量分析,在福萊爾的研究中,定量分析仍然是重中之重。

斯金納的理論隨著科學的進展,已經不是主流,對於人類心理更為複雜、精巧的研究,沒有簡單地推翻他,而是發現我們的行為遠比老鼠複雜。那麼,向學生提供金錢獎勵來讓他們學習,這能成功嗎?

愛上學習

對於金錢獎勵,一個重要的疑慮來自英國心理學家德西()的研究。在他七十年代進行的經典實驗中,德西要求大學生被試解決一些趣味智力題,之後,大學生被分為兩組,一組每解一道題就能得到一點金錢獎勵,而另一組則得不到獎勵,當然,兩組互相不知道對方的情況。之後,給他們一個自由活動的時間,通過觀察發現,沒有獎勵的一組學生仍然嘗試解題,而另一組則不怎麼在自由活動時間做這件事了。

七十年代,德西在斯坦福大學開展的研究也支援這一結論:學生被分為兩組畫畫,一組可以得到一些獎勵,比如一顆金星等,另一組卻沒有獎勵。幾周後,通過單向觀察發現,沒有獎勵的學生平時仍然喜歡畫畫,而那些獲得獎勵的學生卻不怎麼畫畫了——沒有獎勵拿,為什麼還要畫呢?

德西的研究圍繞這一個重要的心理學概念——動機。他的理論之處,當外部動機很強烈,內部動機就要受到壓制。對於歸因理論的研究也在從側面證明:當進行一項惱人的任務時,如果給與獎勵,參加者就傾向於把任務評價的更難以忍受。因為那些得不到獎勵的人傾向於將自己做事的原因歸結為任務有吸引力,而那些得到獎勵的人則把原因歸在了獎勵本身。

這樣的研究,福萊爾自然知道,而反對者所援引的證據也來自這些研究,但是他表示,如果在那些學校中,已經找不到愛學習這種品質,我們該怎麼辦呢?對此,很多學校的教師看法也是更為實際,總要試一試,如果金錢獎勵真的能把厭學的孩子拉回課桌的話。

孩子不是大人的寵物

到了2007年秋天,福萊爾的研究逐步展開了。這是一個設計複雜的研究,需要詳細證明哪種獎勵最有效因此,四個城市的學校參與的方式是不同的。這項研究歷時兩年,來自二百六十餘所學校的三萬八千餘名學生參與。在四個城市中,芝加哥和紐約城按照“產出”給與獎勵,這兩個城市的學生按照考試成績獲得獎勵,考試由教育部門制定,相應的成績可以獲得一定的美金;而華盛頓特區和達拉斯的學生則是依據“投入”給與獎勵,達拉斯的學生只要讀完一本書,就能得到兩美元,而華盛頓特區的學生則是根據上課投入、作業完成之類的行為指標給與獎勵的。作為一項嚴謹的科學實驗,每個地區的學校都被分為兩組,一組有部分年級參加這樣的獎勵計劃,而另一組是對照組,這些學校則按過去正常的方式教學。

在研究進行中,也有著不同的聲音。有部分對照組學校想福萊爾要求參加到實驗組去,認為那樣確實能改善學生的學習,而另一些學校也有老師表示,那些本來學習就很好的學生還是很好,而那些學習欠佳的學生,即便有著實實在在的美金,也沒能改變。福萊爾對此的態度和每一個學者一樣:不要通過簡單的觀察下結論,等到結果出來再說。

隨著研究結果浮現,我們看到了很有趣的結論,孩子不是大人的寵物,他們不會像小老鼠一樣,靠著食物就隨你的意思前進。在四座城市中,紐約的學生成績提高非常有限,而芝加哥的學生在考試中成績有提高,但是在學年末的標準測試中卻和沒有獎勵的學生沒什麼差別。

但是另兩座城市的結果令人振奮:華盛頓特區依據學生行為的情況予以獎勵,結果在標準測試中,學生的成績提高了;而達拉斯的效果就更好,學生靠讀書獲得獎勵,結果不但在標準測試中的閱讀一項成績突飛猛進,不少學生在停止獎勵的第二年,仍然繼續保持閱讀的習慣。

這樣的結論來自學生認知能力的侷限,並不是所有學生都能明白如何取得好成績,儘管他們現在有了強烈的主管願望。芝加哥的經濟學家約翰·李斯特發現,當問及一個學生如何取得好成績時,他回答要在考試時認真看題,而不知道學習和複習的關鍵。

目前的結論告訴我們,儘管成人可能瞭解取得成績的關鍵,孩子卻不是這樣。但更為重要的是,金錢的獎勵確實能夠起到作用。一直以來,很多教育組織都在通過獎勵學生的方式幫助那些學習困難的學生獲得成績,但是主要獎勵的是文具、甚或聽ipod的自由,現在,很多教育學家把目光投向了新的方式。

儘管還有來自文化或者方法的巨大爭議,福萊爾的研究還是為我們提供了第一手的資料。他關注的很多地區教育質量比較差,西班牙裔和非裔美國人地孩子學習困難,而這次,可能有一種方法真的能幫助到他們。

福萊爾的研究還沒有結束,但是已經有教育部門的工作者希望開展更大規模的研究。也許對於我們,除了教育工作的啟示以外,另一個啟發是,要獎勵那些好的行為,而不是結果。

標籤: 物質獎勵 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muying/jiaoyu/x80z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