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人群 >女性健康 >

女人遠離四大誤區擺脫宮頸癌

女人遠離四大誤區擺脫宮頸癌

女人遠離四大誤區擺脫宮頸癌

女人遠離四大誤區擺脫宮頸癌

警惕 走出四種誤區遠離宮頸癌

子宮頸癌,這一發病率僅次於乳腺癌的女性惡性腫瘤,每年會奪去全世界近30萬女性的生命。

近年來,宮頸癌發病率的不斷增高及發病年齡的年輕化,喚起了人們對這一疾病的關注。然而目前,仍有不少女性對宮頸癌的認識存在誤區。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劉惜時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宮頸癌其實並不可怕,它是一種可防、可治的疾病。

誤區一:感染HPV=宮頸癌

宮頸癌的發生和一種叫作人乳頭瘤的病毒(HPV)關係密切。研究表明,持續感染高危型別的人乳頭瘤病毒,是宮頸癌及其癌前病變發生的必要因素。絕大多數宮頸癌患者的體內都能檢測出這種病毒。

劉惜時教授指出,凡是有性生活的女性都有可能通過性接觸而感染HPV病毒。約有80%的女性在其一生中都感染過這類病毒。

然而,感染了HPV並不一定會患宮頸癌,因為每個健康女性體內都有一定的免疫力。研究證實,感染HPV後,大多數女性的免疫系統可以把進入體內的HPV清除。只有少數女性由於無法消滅進入體內的HPV,造成HPV持續感染,才有可能引起宮頸癌前病變。其中有部分患者會進一步發展成為宮頸癌,這一過程約5到10年。

感染HPV後是否會進展為宮頸癌,還與HPV的型別有關。HPV病毒大約有100多種亞型,女性生殖道感染HPV最常見的型別分別是6、11、16、18型,其中HPV6和HPV11型屬於低危型,而HPV16和18型則屬於高危型,來自世界各國的宮頸癌研究發現,HPV16型和HPV18型在宮頸癌患者中的感染率最高。

誤區二:宮頸糜爛會變成癌

許多女性都存在這樣的誤解,以為宮頸糜爛會引起宮頸癌,因而對宮頸糜爛感到非常恐懼。劉惜時教授告訴記者,這兩者其實並沒有必然的聯絡。

從醫學上來說,女性宮頸管內的柱狀上皮外翻,替代宮頸鱗狀上皮,醫生在檢查時,會發現宮頸區域性充血呈現紅色,就稱其為 “宮頸糜爛”。糜爛並非真正意義上的“爛”,它可以是一種生理現象,育齡期女性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宮頸管內柱狀上皮外翻,替代宮頸鱗狀上皮,呈現出“糜爛”狀。而女性在青春發育期前和絕經期由於體內雌激素水平相對低,所以“糜爛”也少見。

值得注意的是,宮頸糜爛也可以是一種常見的炎症狀態。早期宮頸癌在外觀上和宮頸糜爛的表現非常相似,容易混淆。因此,如果在婦科檢查中發現宮頸糜爛,不能掉以輕心,需要通過進一步的細胞學檢查及活組織檢查來明確診斷,排除宮頸癌的可能,並正確治療。

誤區三:不重視婦科檢查

從感染HPV病毒,到宮頸癌的發生發展有一個漸進的自然病程,一般長達5到10年左右。因此,女性只要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完全有可能及時發現疾病的“苗頭”,並將其扼殺在萌芽階段。目前,早期宮頸癌患者經治療後,其五年生存率可達到85%到90%。

劉惜時教授提醒,育齡期女性務必不能忽視每年進行婦科檢查,包括巴氏塗片或液基細胞學(TCT)檢查等宮頸細胞學檢查,是發現宮頸癌前病變和宮頸癌的重要方法。尤其是以下宮頸癌的易發人群,更不可掉以輕心:

持續感染高危型別的HPV病毒者,即HPV病毒檢測發現HPV16、HPV18呈陽性者;

性行為因素不良者,包括開始性生活的年齡過早、多個性伴侶、性衛生不良等都會使患宮頸癌的發病危險增加;

早婚早育、多產多孕的女性;

性病患者,無論男方或女方患有生殖道溼疣、梅毒、淋病等都會增加女方患宮頸癌的機率;

免疫功能低下、吸菸、營養不良者。

誤區四:“蛛絲馬跡”視而不見

宮頸癌在早期可能不會引起患者任何的不適,有些症狀也非常容易被忽視。劉惜時教授建議,育齡期女性應該學會關注身體發出的“健康警報”,有時雖然只是“蛛絲馬跡”,卻有可能藏有隱患。

接觸性出血 主要是指在性生活後出血或在婦科檢查、大小便後出血。即使是一次、量少,也應提高警惕。

白帶異常多數宮頸癌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白帶增多。因此,女性平時應該關注白帶的性狀、量的多少和有無臭味。尤其是當發現大量水樣或黏液性白帶時,必須引起注意。

女人小心 宮頸癌愛便祕

大腸下段的直腸及乙狀結腸都位於骨盆腔,當男性罹患攝護腺癌、女性罹患子宮頸癌時,有六分之一的患者容易因攝護腺癌或子宮頸癌影響大腸蠕動,進而導致便祕。

腹脹難忍,卻又什麼也排不出來,痛苦的感覺無可名狀。據專家介紹,便祕是現代人常見的腸胃疾病之一,一般說來,便祕的症狀,輕微的是解便量減少、解便解不乾淨,重則需要藉由灌腸、塞劑、瀉藥等藥物介入方式解便。

從醫學的觀點認為,一個人一週解便的次數不到三次即是便祕。雖然短暫的便祕並不代表腸胃異常,但是若是便祕現象持續超過三週以上,則應該及早就醫,尤其當發現個人解便習慣改變,如經常便祕改變成經常腹瀉,或時常腹瀉轉變成時常便祕時,即需就醫尋求便祕原因,千萬不要置之不理,忽略身體發出的警訊。

小心!宮頸癌愛便祕

便祕持續超過八週以上,而緊急送急診的80歲女患者到院時,除有嚴重便祕症狀外,尚合併有輕微左下腹脹痛及輕微貧血、顯微血尿的情形,經腸胃科做緊急超音波發現,病患有左側水腎合併左側輸尿管水腫,X光腎盂及輸尿管造影術與骨盆腔計算機斷層攝影檢查則顯示,病患左側輸尿管下端狹窄。會診婦產科,並進行子宮頸抹片及病理切片檢查後,確定該名病患為第三期子宮頸癌,目前病人正持續接受放射線治療中。

醫生表示,當便祕症狀持續超過三週,建議最好就醫檢查。因大腸下段的直腸及乙狀結腸都位於骨盆腔,當男性罹患攝護腺癌、女性罹患子宮頸癌時,有六分之一的患者容易因攝護腺癌或子宮頸癌影響大腸蠕動,進而導致便祕,如前述提及之女性病患即是因子宮頸癌而導致嚴重便祕。

解剖:宮頸癌變病因

據瞭解,日常攝取蔬菜或水果的纖維質和水份不足、缺少運動的生活方式或環境改變等,是常見的便祕原因,而旅行、懷孕或飲食改變也會造成便祕。但一般大家容易忽略的是,便祕也可能代表身體發生嚴重的問題,除攝護腺癌及子宮頸癌,因大腸長腫瘤造成腸道狹窄,也常導致便祕。據專家介紹,長期便祕患者應警惕身體器官的的變化,尤其是宮頸癌變。專家補充,便祕只是宮頸癌變的的表現之一,而引發宮頸癌變的起因至今尚不明確,目前認為是多因素協同綜合作用的結果,主要包括四方面。

宮頸癌前病變起因一:不當的性生活

沒有性生活的女性,通常不會患上宮頸癌,越早有不當的性生活,往後便越容易引發宮頸癌。性混亂(包括男、女雙方)、初次性交年齡小,婚產因素、宮頸糜爛、病毒感染 (HSV-2,HPV)等為宮頸癌的高危因素。國外報道15歲以前開始性生活或有6個以上性伴侶者,宮頸癌的發病危險增加10倍。同時,男性包皮垢中的膽固醇經細菌作用後可轉變為致癌物質,這也是導致宮頸癌的重要誘因。

宮頸癌前病變起因二:HPV 感染

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 (HPV) 感染是引發宮頸癌的主要因素, 90% 以上的宮頸癌患者伴有高危型 HPV 感染。當 HPV 感染持續存在時,在吸菸、使用避孕藥、性傳播疾病等因素作用下,可誘發宮頸癌。這個過程是漫長的,也就是說從HPV感染髮展到癌前病變即CIN需要相對長的時間,而從CIN發展到癌同樣也需要較長的時間,定時檢查能夠在其還沒有發生癌變時發現並及時治療。

宮頸癌前病變起因三:宮頸炎症和荷爾蒙分泌異常

若有長期的宮頸損傷、破皮、糜爛、發炎,都可能轉變為早期的宮頸癌細胞。有調查顯示,黃體素(女性的一種荷爾蒙 )分泌異常會改變子宮頸上皮細胞的穩定性,使其發生不正常的變化,導致宮頸癌細胞的發展。

宮頸癌前病變起因四:吸菸

抽菸會增加罹患宮頸癌的機會,因為抽菸會減少身體免疫力而使宮頸癌細胞加速發展,此外,抽菸產生的一些致癌物質也有可能導致宮頸癌細胞的發展。

治療宮頸癌,把握兩大方向

關鍵一:預防篩查,及早發現

缺乏有效的篩查及早診早治的意識,常常使患者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期。以預防為主的策略作為降低子宮頸癌死亡率的主要途徑是簡單而有效的。子宮頸癌不同於其它腫瘤,疾病自然史明確,有一系列的癌前病變。如果能查出並且成功地治療發生在子宮頸組織所潛伏許多年的癌前病變,及時發現和治療子宮頸病變,就可阻斷髮展成子宮頸癌。早期子宮頸病變的治療效果比子宮頸癌的治療效果要好得多,子宮頸浸潤癌的5年生存率為67%,子宮頸早期癌的治癒率為90-92%,而子宮頸原位癌的治癒率則可達到100%。

關鍵二:正確治療

由於誤診或治療不當,全國有相當一部分的子宮頸癌患者是由於誤認,如把癌前病變診斷成“糜爛”或者“炎症”並實施治療,並因此錯過最佳治療時期,最後導致死亡。對於早期宮頸癌的患者來說,治癒其主要是取決於能夠採取恰當及時的治療手段。一般的來說,宮頸癌早期的腫瘤是比較小的,沒有發生擴散跟轉移,其最為有效的治療的方法是手術切除。廣泛性的全子宮切除是宮頸癌早期主要的治療方法,一般是配合配合盆腔淋巴結清除術以消除鄰近的癌變組織,術後可以在一定的時間內採取放化療,和中醫中藥等治療的方法。

子宮癌“最愛”哪些女人

子宮內膜癌的高危因素,隨著分娩次數的增多,危險性下降。因長期不排卵所引起的不孕者與生過一胎的女性相比,較易患此病。患有多囊卵巢綜合徵的患者也由於同樣的原因容易得此病。

肥胖者

肥胖是內分泌不平衡的表現,機體大量的脂肪增加了雌激素的儲存,脂肪還有利於雄激素異化,增加血中雌激素含量,導致子宮內膜增生甚至癌變。

月經失調、初潮年齡早或延遲絕經者

在絕經前一段時間裡,往往是處於無排卵狀態,子宮內膜受到無孕激素對抗的單一雌激素長期刺激後,出現增生改變所致。

與飲食習慣有關

攝入脂肪過多者發生子宮內膜癌的相對危險性增加,而蔬菜和水果具有保護作用,使相對危險性下降。脂肪有儲存雌激素的功能,將導致子宮內膜發生增生甚至轉化成癌變。 

糖尿病、高血壓

有些糖尿病、高血壓病等患者,由於長期垂體異常,可致發生多囊卵巢綜合徵、子宮內膜非典型增生、體內雌激素水平過高,也是致癌原因之一。

因各種原因長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者

單用外源性雌激素而無孕激素對抗者,可增加發生子宮內膜癌的危險性,並與用雌激素的劑量、時間長短有關,若加用孕激素對抗,可降低其危險性。

久治不愈的子宮出血

特別是絕經後的子宮出血應想到有患子宮內膜癌的可能,應趕快作婦科檢查,以便及早發現,及早進行治療。

有X射線暴露史者

由於遺傳因素的影響,子宮內膜癌的病人常有家族史、近親腫瘤病史,所以有子宮內膜癌家族史者以及近親腫瘤史者,其患病危險性增高。 

經濟收入高的、受高等教育的人

與較貧窮者比較,發生子宮內膜癌的危險性高2倍,可能與攝入脂肪過多、體力活動較少有關。

結語:你的子宮健康嗎?你知道如何呵護子宮嗎?小編提到的那四個誤區你可千萬別碰,別讓宮頸癌盯上你!

標籤: 宮頸癌 四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renqun/nvxing/3wdl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