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有關軼事的科普大全

張居正軼事:張居正一生最感謝讓他落榜的顧璘
  • 張居正軼事:張居正一生最感謝讓他落榜的顧璘

  • 明嘉慶十六年(1537年),一場相當於現在大學聯考的鄉試在湖北武昌舉行,主持考試的是時任湖廣巡撫的顧璘。顧璘是一代才子,自幼聰慧,21歲就中了進士,與同裡的陳沂、王韋並稱“金陵三俊”,歷史上說他“有知人鑑”,就是善於識人。在這次考試中,有一個人就特別受他的關照,不過這次,他關照的方...
  • 31937
著名奸臣汪伯彥的故事 汪伯彥的軼事典故有哪些
  • 著名奸臣汪伯彥的故事 汪伯彥的軼事典故有哪些

  • 汪伯彥(1069年―1141年),字廷俊,徽州祁門(今安徽祁門)人,南宋初年宰相,著名奸臣。在南宋屬於主和派。少穎異,嗜詩書,文學有聲。邑建英才館,聘為師,其二甥秦檜皆從之學。宋徽宗時推行割地、納貢、稱臣等屈辱條件。康王趙構在河北,他率兵保護,遂受信任。趙構繼承皇位後,任知樞密院事,旋...
  • 28430
丙吉的故事 西漢名臣丙吉的軼事都有哪些?
  • 丙吉的故事 西漢名臣丙吉的軼事都有哪些?

  • 丙(或作邴)吉(?—前55年),字少卿。魯國(今屬山東)人。西漢名臣。少時研習律令,初任魯國獄史,累遷廷尉監。漢武帝末奉詔治巫蠱郡邸獄,期間保護皇曾孫劉詢(漢宣帝)。後任大將軍霍光長史,建議迎立漢宣帝,旋封關內侯。地節三年(前67年),為太子太傅,遷御史大夫。宣帝即位後,口不言保護之...
  • 5311
東晉晚期桓玄的故事 桓玄的軼事典故有哪些
  • 東晉晚期桓玄的故事 桓玄的軼事典故有哪些

  • 桓玄(369年-404年),字敬道,一名靈寶,譙國龍亢(今安徽懷遠)人,大司馬桓溫之子。東晉將領、權臣,桓楚武悼帝,譙國桓氏代表人物。歷任侍中、都督中外諸軍事、丞相、錄尚書事、揚州牧、徐州刺史、相國、大將軍等職,封楚王。曾消滅殷仲堪和楊佺期佔據荊、江廣大土地,後更消滅掌握朝政...
  • 27308
唐代軼事:一秀才偽裝成陌生男子試探妻子忠誠
  • 唐代軼事:一秀才偽裝成陌生男子試探妻子忠誠

  • 原文:李益有妒痴,閒妻妾過虐,每夜撒灰扃戶以驗動靜。出處:明·馮夢龍《古今譚概》背後的故事:老公愛老婆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夫妻相愛,家庭和睦,事業方才和順,生活也才幸福。愛情是自私的,夫妻雙方的眼睛裡都容不下沙子。所以,彼此吃醋也很正常,適當的醋意甚至可以促進雙方感情更加和...
  • 5884
軼事:歷史上有個皇帝養了私生子還不敢承認
  • 軼事:歷史上有個皇帝養了私生子還不敢承認

  • 《宋史.宗室傳》記載:真宗六子:長溫王禔,次悼獻太子祐,次昌王祗,次信王祉,次欽王祈,次仁宗。禔、祗、祈皆蚤亡,徽宗賜名追封。原來宋仁宗趙禎有五個哥哥,除了二哥趙祐活了九歲之外,其他四個兄長都很快就死了,連名字都是後來宋徽宗追賜的。《宋史.宗室傳》記載,悼獻太子祐,母曰章穆皇后...
  • 13871
大軍閥閻錫山軼事:對部下非常疑心 曾暗布眼線
  • 大軍閥閻錫山軼事:對部下非常疑心 曾暗布眼線

  • 閻錫山(1883年10月8日-1960年5月23日),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字百川、伯川,號龍池,漢族,山西五臺縣河邊村人,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六期畢業生,清朝陸軍步兵科舉人、協軍校,同盟會員,組織與領導了太原辛亥起義。民國時期,閻錫山歷任山西省都督、督軍、省長、北方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
  • 14649
明末軼事:寫詩諷刺大漢奸吳三桂的也是個漢奸
  • 明末軼事:寫詩諷刺大漢奸吳三桂的也是個漢奸

  • 明末清初的詩人吳梅村寫過一首著名的歌行體長詩《圓圓曲》。“圓圓”姓陳名沅,曾做過蘇州名妓。先落到崇禎皇帝田貴妃的老爹田巨集遇手裡。後來,李自成兵臨城下,為了收買人心,“田國丈”便把陳圓圓慷慨地贈送給了鎮守山海關的遼東總兵吳三桂做小老婆。北京失守,吳三桂準備歸降,遺...
  • 14716
漢元帝軼事:因為誇讚兒子被大臣問得啞口無言
  • 漢元帝軼事:因為誇讚兒子被大臣問得啞口無言

  • 漢元帝是繼漢宣帝之後的又一代西漢皇帝,他在位十六年,一共有三個兒子。長子劉驁被立為太子,次子劉康封定陶王,三子劉興封中山王。元帝“柔仁好儒”,以儒家標準選官用人。太子劉驁年少時喜好經書儒學,為人寬博謹慎,後來卻貪婪酒色,聲色犬馬,缺少仁慈之心,元帝越來越覺得他沒出息,將來...
  • 14827
西漢初年大臣王陵的故事有哪些 王陵軼事典故介紹
  • 西漢初年大臣王陵的故事有哪些 王陵軼事典故介紹

  • 王陵(?-前181年),沛縣(今江蘇沛縣西)人。西漢初年大臣。王陵為沛縣豪族,漢高祖劉邦微時,對王陵兄事之。劉邦起兵攻陷咸陽,王陵集合數千兵佔據南陽,不願跟隨太祖。劉邦與項羽作戰,王陵的母親在項羽營中,她為了王陵歸順漢王,伏劍自殺。項羽大怒將王陵之母烹煮。王陵於是歸順劉邦。高...
  • 15039
清末軼事:袁世凱替朝廷借錢來討好慈禧太后
  • 清末軼事:袁世凱替朝廷借錢來討好慈禧太后

  • 1900年,八國聯軍佔領北京,對北京的破壞相當大。1860年,英法聯軍也進過北京,但那時不過燒了一座圓明園,其他的地方大體完好。聯軍還未至城下,咸豐皇帝已經跑了。攻城之戰,就沒有發生。而八國聯軍是搭著雲梯攻進城來的。一路燒殺,進到皇城,連金鑾殿都給佔了。不知有多少洋兵,到皇帝的...
  • 14903
遼瀋戰役軼事 廖耀湘被包圍急得用粵語下令突圍
  • 遼瀋戰役軼事 廖耀湘被包圍急得用粵語下令突圍

  • 錦州像是一根扁擔,一頭擔著東北,一頭擔著華北。拔掉了錦州這個釘子,扁擔一折兩段,敵軍一片慌亂。蔣介石認為,解放軍攻錦之後至少要休整1個月,野司首長決定連續作戰,“乘勝回頭圍殲瀋陽西援之敵,同時以一部圍殲長春可能突圍之敵”。此時,久困於長春的敵軍出現變化。10月15日,蔣介石...
  • 21669
孫中山逝世前後的祕聞軼事 遺體換了四副棺材?
  • 孫中山逝世前後的祕聞軼事 遺體換了四副棺材?

  • 孫中山先生領導中國人民推翻了清王朝的專制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他是國共兩黨都極力推崇和敬仰的辛亥革命先驅者,素有“偉人”之稱,“國父”之譽。他為領導辛亥革命而馳騁疆場的事蹟婦孺皆知。然而,孫中山逝世時發生的一些軼事至今卻鮮為人知。孫中山遺囑產...
  • 31443
民國軼事:魯迅好友曾在西湖邊遭遇“冒牌魯迅”
  • 民國軼事:魯迅好友曾在西湖邊遭遇“冒牌魯迅”

  • 1928年2月25日,魯迅先生意外地接到一位素不相識的女士的來信。信中說:“自一月十日在杭州孤山別後,多久沒有見面了。前蒙允時常通訊及指導……”云云,弄得魯迅莫名其妙。為負責起見,魯迅馬上寫了一封回信,告訴這位姓馬的女士:自己已有將近10年未去過杭州了,因此不可能在孤山與人...
  • 17216
蔡元培軼事 曾為陳獨秀去北大任教造假學歷
  • 蔡元培軼事 曾為陳獨秀去北大任教造假學歷

  • 早在1904年蔡元培在上海蔘與暗殺團工作時,與陳獨秀就有過一面之雅,記得這位獨力支撐著《安徽俗話報》的年輕人,但對他近年的活動,則不甚了了。蔡元培在國外也沒有看過《新青年》,聽了人們的鄭重推介後,找來《新青年》雜誌翻閱,頗有共鳴,決定請陳獨秀擔任北大文科學長。當時陳獨秀...
  • 11956
汪偽軼事 平沼騏一郎給汪偽“國旗”上裝“豬尾巴”
  • 汪偽軼事 平沼騏一郎給汪偽“國旗”上裝“豬尾巴”

  • 1939年1月4日,在軍部和右翼團體的支援下,平沼騏一郎成為日本第35屆總理。此時,抗戰已進入相持階段,中國並沒有像日本軍國主義分子所說的被迅速擊潰,面對中國日益強大的抗戰力量,日軍在人、財、力上已經捉襟見肘。為了擺脫危機,平沼推行所謂“以華制華”政策,積極尋找漢奸作為日軍...
  • 30320
晚清軼事:慈禧太后為何幫貪官打壓清官閻敬銘
  • 晚清軼事:慈禧太后為何幫貪官打壓清官閻敬銘

  • 閻敬銘是我國古代為數不多的理財專家,有“救時宰相”之稱。為官廉正耐勞,生活奇儉,以直言敢諫、曲正分明而聞名。曾彈劾大小不稱職的官員百餘人。閻敬銘做官多年,一直穿一件布袍,不管周圍人如何評論,他都毫不在乎,以致出門在外,人們竟不知他是朝廷大員。而且不論在哪裡任職,閻敬銘...
  • 14067
南宋時期著名的詩人尤袤葬父親軼事
  • 南宋時期著名的詩人尤袤葬父親軼事

  • 這些年,盜墓小說很流行。其實盜墓的歷史很久遠了,早在戰國時期,一些任俠之士(其實就是三環小霸王們),他們閒著沒事就去盜墓發財。《史記》裡就有介紹:閭巷少年,攻剽椎埋,劫人作奸,掘冢鑄幣,任俠併兼,借交報仇,纂逐幽隱,不避法禁,走死地如鶩者,其實皆為財用耳。有這麼一群人,他們打得一手好...
  • 32513
唐朝宰相杜如晦的故事 杜如晦的軼事典故有哪些
  • 唐朝宰相杜如晦的故事 杜如晦的軼事典故有哪些

  • 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漢族,京兆杜陵(今陝西西安長安)人,為隋唐時期李世民帳下重要參謀,李世民徵薛仁杲、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杜如晦為其籌謀劃策,運籌帷幄,深為時人所敬服。李世民與太子李建成積怨頗深,杜如晦與房玄齡一起為李世民出謀劃策,參與策劃玄武門事變,事成之後...
  • 10662
齊莊公在位時有什麼為政舉措?齊莊公的軼事典故
  • 齊莊公在位時有什麼為政舉措?齊莊公的軼事典故

  • 為政舉措齊後莊公在位時期,誅殺太子牙和大臣夙沙衛、高厚等人,並且與魯、晉、宋、衛等國結成聯盟,還曾出兵攻取晉國的朝歌。軼事典故與臣州綽齊後莊公有一次上朝,指著殖綽、郭最說:“這是我的雄雞。”州綽說:“君王認為他們是雄雞,誰敢不認為是雄雞?然而下臣不才,在平陰這次戰役中...
  • 19566
晉武帝司馬炎軼事:被罵做昏君卻只是一笑置之
  • 晉武帝司馬炎軼事:被罵做昏君卻只是一笑置之

  • 司馬炎,司馬懿之孫,司馬昭之子,公元265年接受魏帝曹奐禪讓,代魏立晉,成為西晉開國皇帝,史稱晉武帝。司馬炎早年,英明神武,選任能臣,平定江南,統一天下,是一個充滿激情、高昂進取的明主;晚年,滿足於自己建立的偉業,醉生夢死,驕奢淫逸,賣官鬻爵,成為一個被物慾、色慾所主宰的昏君。舉兩個例...
  • 5524
宋代大儒朱熹軼事 曾用小米粥招待自己的朋友
  • 宋代大儒朱熹軼事 曾用小米粥招待自己的朋友

  • 韓世忠是武將,朱熹是文人,這一文一武有三大共同點:第一,都是南宋名人;第二,都愛喝酒;第三,喝酒的時候都不大吃菜。韓世忠喝酒就是喝酒,不想讓下酒菜把酒的味道“破壞”掉。朱熹倒不認為菜味會破壞酒味,他只是過於節儉,能不點菜就不點菜,這樣可以省錢。朱熹跟辛棄疾是好朋友。宋光宗紹...
  • 11646
袁世凱小站練兵軼事 曾受到朝中頑固派的彈劾
  • 袁世凱小站練兵軼事 曾受到朝中頑固派的彈劾

  • 小站練兵,是袁世凱事業的起點。雖然說,袁世凱在朝鮮已經嶄露頭角,顯示出他居於亂世的才華。但如果沒有小站練兵,袁世凱以後能混成什麼模樣,還真不好說。儘管他是個貴公子,世家子弟。但像他這個檔次的世家子弟,晚清有的是。混成富家兒,不是問題,混個不大不小的官做做,也容易。要想做...
  • 16338
曹汝霖軼事:曾經親自上廬山勸蔣介石組織抗日
  • 曹汝霖軼事:曾經親自上廬山勸蔣介石組織抗日

  • 1916年,北洋政府駐日特命全權公使章宗祥與當時的交通總長曹汝霖、前駐日公使陸宗輿勾結,在段祺瑞指使下,與日本政府祕密談判,出賣國家領土與主權,1918年與日本正式訂立《中日陸軍共同防敵協定》和《中日海軍共同防敵協定》。同年秋,在北洋政府總統徐世昌和國務總理段祺瑞授權下...
  • 7368
康熙軼事:推行西學只因患有瘧疾被西醫治癒
  • 康熙軼事:推行西學只因患有瘧疾被西醫治癒

  • 康熙中招地球人都知道康熙大帝,在大清一朝,堪稱最傑出的君主。康熙的一生是偉大的一生,剪除鰲拜、平定三藩、統一臺灣、痛毆沙俄,等等。總之,康熙乾的全是難度係數很高的大事,而且都成功了。相比他的文治武功,人們對康熙患瘧疾的事似乎瞭解得不是很多。康熙雖貴為天子,錦衣玉食之...
  • 32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