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飲食百科 >養生保健 >

開春養生要做好6件事情

開春養生要做好6件事情

又是一年春來到,春天是萬物復甦的時節,對於我們人來説也是養生的好時機,那大家知道在春天我們應該怎麼養生嗎?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快來看看吧。

開春養生要做好6件事情

春季養生

1.調養精神

春天,大自然生機勃勃,萬象更新,萬物始生,在調養精神方面,也應順從自然,重點放在一個“生”字上。在春天裏,人的意志當順應生髮之氣,此時要力戒動怒,更不要情緒抑鬱,思想上要豁達開朗,心胸寬闊,身體要放鬆,要舒坦自然,使情志“生”發出來。

尤其是中老年人,如果不常生惱怒和忿恨,保持樂觀情緒,則精氣不易耗散,臟器不易老化,形體不致衰憊,自可祛病益壽。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緒易導致肝氣鬱滯不暢,使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發精神病、肝病、心腦血管病、感染性疾病。因此,春天應注意調養精神、保持樂觀開朗的情緒,以使肝氣順達,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2.防風禦寒

在衣着上,春天雖暖和,但別急着減衣服。因早春氣温乍寒乍暖,如同孩兒臉,一日三變,常有寒潮來襲。

老年人,氣弱骨疏、抗病力差,稍受風寒,易發宿疾。因驟冷會使血管痙攣,血液黏稠,血流速度減慢,臟器缺血。於是感冒、肺炎、氣管炎、哮喘、關節炎、偏頭痛、冠心病等便會接踵而來。故在此時,應防風禦寒。

春季衣着款式應寬鬆舒展,純棉織品吸濕性好,暖和又貼身,是內衣的合適選料。由於寒冬自下而起,傳統養生主張春時衣着宜“下厚上薄”,起到“滋陰養陽”的作用。青年女性尤應注意,不可過早地換穿裙裝,否則會導致關節炎與多種婦科病。春風於温暖之中暗藏殺機,出汗後應及時擦去,切勿敞開胸懷讓風勁吹。春天適當捂一捂,可減少疾病,尤其是常見的呼吸系統傳染病的發生。

3.調節飲食

春天新陳代謝旺盛,飲食宜甘而温,富含營養,以健脾扶陽為食養原則。

宜選用甘辛、性温清淡可口的食物,忌食油膩、生冷、酸澀、粘硬和大辛大熱之品,防止助熱生火。漢代養生家張仲景説:“當春之時,其飲食之味,宜減酸增甘,飲食不可廢之一日,以養脾氣。”唐代藥王孫思邈也説:“春日飲食宜省酸增甘,養脾益氣。”故春季飲食宜甘甜少酸。

由於春天人體新陳代謝加快,營養消耗增加,因此應多選用既升發又富有營養之食品,如:黃豆芽、綠豆芽、豆腐、豆豉、大麥、小麥、大棗、瘦肉、魚類、蛋類、花生、芝麻、柑桔、香蕉、蜂蜜、姜、葱、蒜之類;由於冬季新鮮蔬菜較少,攝入維生素不足,聚積一冬的內熱要散發出去,所以還要多吃一些新鮮蔬菜,如:春筍、春韭、油菜、菠菜、芹菜、薺菜、馬蘭菜、枸杞頭、香椿頭等,可起到清熱瀉火、涼血明目、消腫利尿、增進食慾等作用。

對於體質過敏,易患花粉過敏、蕁麻疹、皮膚病等患者,應禁食含有異性蛋白等刺激性食物,如:羊肉、狗肉、豬頭、雞頭、海腥魚、蛾、蟹之類。

此外,在飲食方面還應注意少吃辛辣,多食青菜、水果等清涼滋潤的食物,以抵消體內外的不平衡。如:煮橘子皮當水喝,可以化痰止渴,理氣和胃;用茅根和蘆根泡水,或用鴨梨、荸薺去皮煎水喝,可以清熱潤肺;多吃蘿蔔可以理氣、化痰、和胃。

4.運動鍛鍊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體質投資的最佳季節。春天空氣清新,這種環境最有利於吐故納新,充養臟腑。生命在於運動。動則養形,活則血流。有規律的活動,適當的運動,這是古往今來長壽的祕訣。不過“動”有主動、被動之分,為適應春季之生氣,當以主動運動,持之以恆為主要。

《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中説:“春三月,此謂發陳,天物俱生,萬物以榮,早卧早起,廣步於庭,披髮緩行,以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乃養生之道也。”其意思是説,春天,陽光明媚,萬物復甦,是採納大自然之氣養生的大好時機。所以,春天應加強體育鍛煉,多到户外運動,如:散步、跑步、登山、做操、打拳、打球、扭秧歌、踢踺子、跳繩等,以改善血液循環,提高心肺功能,使之獲得更多氧氣,以使腦組織得到較多的血液和氧氣,從而使腦組織能適應季節性血液循環的變化。

在運動上,動作宜舒展、暢達、緩慢,猶如百草萌芽,風擺柳絲,蜻蜓點水,運動量不宜過急或過大。我國古代着名長壽醫學家孫思邈指出:“養生之道,常欲小勞。”故運動切忌過分活動,以免大汗淋漓而傷陽氣,有悖於“春夏養陽”之旨。

此外,要開展春遊活動。春遊俗稱“踏青”,它可以使人受寒冬禁錮的神經得以開放。到春光明媚的野外,到翠綠如茵的草地,到水流潺潺的溪邊……接受日光浴、空氣浴,在花的世界和綠色海洋中,使人精神振奮,心情舒暢,達到陶冶情操,修身養性的效果。

5.預防春困

春天風和日麗,大自然呈現出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可是,人在感到舒服爽快的同時,卻又會產生睏倦和思睡,加上春夜要比冬夜短,使人感到“春眠不覺曉”,睏倦無力,精神不振,這些現象中醫叫做“春困”。

“春困”不是睡眠不足,也不是病態,而是“生物鐘轉換”——人體不能適應氣温升高的環境變化,體內發生了“血液重新分配”生理變化所致。

6.保健防病

人的精神活動必須順應氣候的變化。人體受季節影響最大的時候是過渡季節,尤其是冬春之交的早春時節。此時或風和日麗,春光明媚;或春雨連綿,冷風襲人。故在我國民間素有“春風如刀刮,死牛又瘦馬”的説法。

春季養生的關鍵是要防風。春季多風,中醫認為,風為六淫之首,風雖然是一年四季都有,但以春季為主,“春多風病”,春季風是主要的致病因素,它適於細菌、病毒等繁殖傳播,易發生流感、肺炎、流腦、猩紅熱、肝病、腮腺炎、紅眼病等。所以一定要講究衞生,勤洗曬衣服、被子,除蟲害,開窗通風。為了適應春天的特點,應當稍晚些睡,早些起牀,然後散步於庭院或公園之中,鬆寬衣帶,全身放鬆,使神志隨春天生髮之氣而活動舒暢,提高防禦能力。在傳染病流行時,應少去公共場所,避免傳染。

俗話説:“百草發芽,百病復發”,春季是極易引起舊病復發的季節,若不重視保健,或過食辛熱助火之食品,再被春季之“風邪”引發,一些舊病就易復發。如:偏頭痛、胃痛、慢性咽炎、過敏性哮喘、冠心病、高血壓、心肌梗死、神經病等。所以,應特別注意從衣食住行各方面進行調適,達到預防。

此外,因春季多風乾燥,需水量大,要多飲綠茶,以滋潤皮膚,疏通肝氣。春季飲茶,可預防多種疾病,如:皮膚乾燥、脱皮、口腔潰瘍、支氣管哮喘、冠心病、高血壓等。還可防止動脈硬化和脂肪肝的形成,對泌尿系統的疾病也有療效。

春季養生小常識

春季宜養神

專家介紹,冬去春來,大自然陽氣開始生髮,人體也一樣進入陽氣生髮之時,容易陽亢陰虛而傷心神;此外,肝血養心神,春季肝陽偏旺,也容易導致心神失養。這些,正是我們出現春困、煩躁、情緒波動等情況的原因。

春季宜養脾胃

肝屬木,脾屬土。春季肝氣上升,則使肝木過旺而剋制脾土,抑制脾胃消化功能,因此春季養生,也需要注意脾胃的調養。“尤其是那些有慢性胃病或腸胃功能長期不好的人,在這個季節調養脾胃,對一整年的健康都很有幫助。”專家説。

開春養生五件事一年少得病

第一招:排毒喝花茶

冬季天冷,人就偏愛吃熱食。特別是春節假期,大魚大肉、辛辣口味,再來一兩盅酒,能讓整個人都暖暖的。但正因為冬天熱性食物吃得過多,到了春天,就必須給自己的腸胃減減負,清腸排毒了。

早上喝杯淡鹽水,能利小便、助排毒。血壓偏高的人,可以換成温開水;血糖不高的人,就來杯蜂蜜水,同樣有效。春天講究喝春茶,不管是綠茶還是花茶,都能起到排毒、提神養氣的作用。特別是茉莉花茶,氣味芳香,養生提神效果更好。

要想給身體排毒,必須保證大便通暢。建議大便不好的人適當多吃蘿蔔、白菜、土豆、紅薯,幫助排便;也可以進行自我按摩,每天繞肚臍順時針揉按至少36次,按壓肚臍左右三指寬處的天樞穴至有酸脹感,均有通便作用。

第二招:晨練拉拉筋

古人提倡在春天晨練,他們認為這是一年四季中鍛鍊效果最好的時期,可以徹底放鬆禁錮一冬的身體。年紀稍大的人,最適合散步,還可以在空氣較好的公園做個深呼吸,伸伸腿、拉拉筋。有句話説,“筋長一寸,壽延十年”。這説法雖然有些誇張,但適當抻拉韌帶確實有助身體氣血暢通,甚至可起到祛痛和排毒的效果。春天要養肝養膽,所以鍛鍊時,不妨拍打一下兩肋外側。這裏是中醫所指的肝膽區,以掌心適度拍打,可通暢氣血經絡,達到養肝養膽之效。

一年之計在於春,除了户外鍛鍊,更應該多外出踏青旅遊。可以在年初制定一套旅行計劃,按照假期長短、季節特點等規劃四季旅遊,並在接下來的一年中身體力行。

第三招:春吃酸甜口

唐代孫思邈《千金方》記載,春季飲食宜“省酸增甘”,因為春天吃過多酸性食物會使肝火過旺,從而損傷脾胃,應多吃些性温味甘的養生食物以助消化,如糯米、南瓜、大棗、山藥、銀耳等。從另一個角度説,在五臟和五味的關係中,酸味有收斂作用,不利於陽氣的生髮和肝氣的疏泄,吃得太酸就會損傷陽氣。但所謂少酸多甜也只是個相對概念,不能走極端,更好的方法是,多吃點酸甜口味的東西,水果、飲料均可,更有助於平衡體質。

春天是生髮的季節,按照“天人合一”的原則,同樣具有生髮之氣的芽類蔬菜,很適合春季食用。比如,豆芽、豆苗、春筍、蒜苗、芽菜等,可清炒、煮湯、作餡,以清淡、温熱為宜。韭菜、生薑、雞湯有助養陽,可以多吃點;草莓、橙子、獼猴桃也可適當多吃;重點推薦枸杞菊花泡水,能養肝明目。此外,蜂蜜是春天一大補品,除了喝蜂蜜水外,還可以在熱牛奶中分別兑上一勺燕麥和蜂蜜,口味更好。

第四招:太陽下梳頭

古人養生,講究“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也就是説,古代的人們在春季晚睡早起;到寬闊的地方散步運動;散開束髮、寬鬆衣帶,不讓身體受到束縛。這一原則現在也很適用。

春季要養陽,所以應多曬太陽,特別是早起的時候,邊曬太陽邊梳頭,或者按摩頭頂的百會穴,能幫助人增加陽氣,滋潤五臟。春天還要養肝,而“肝開竅於目”,所以,養好眼也能護肝。建議人們全身放鬆,面對太陽,閉上眼睛,讓玻璃窗和眼瞼濾去過於強烈的太陽射線,同時轉動眼珠,先順時針再逆時針,每天堅持十幾分鍾。人們還可以每天回到家用清水洗洗眼周、眼瞼,並按揉眼睛周圍,以促進血液循環。

春天風大幹燥,需特別注意補水,防燥排毒;因氣候變化大,需按天氣隨時增減衣物,有慢病的老人尤其要做好保暖工作,後背、腰腿都是重點。春捂的原則是:如果日平均氣温在15℃以下,或日夜温差大於8℃,就最好不要脱棉衣。

第五招:心理倒時差

春天養肝最重要的是保證心情順暢,但春節剛過,多數人在突然轉變生活方式的過程中,都會產生不適反應,進而影響到心情。因此,建議人們儘快倒倒“時差”。

上班族花一點時間回顧節前的工作,擬定新年計劃,就會以比較主動、有準備的心態來應對工作,不會顯得手忙腳亂。節後應迅速恢復日常作息習慣,清淡飲食,白天儘量把注意力專注到工作上,提高工作效率,更有利於迅速倒回“時差”。

從親情滿滿的家鄉回到大城市的年輕人,也許會重新感覺到孤獨和寂寞。這類人不妨儘量頻繁地跟家人、朋友保持聯繫,以此幫助自己度過“過渡期”,也不妨把家鄉帶來的特產分發給同事和鄰居,也許就能在身邊經營出新的友誼。

老人在看到孩子短暫陪伴後的又一次離家,心裏難免空落落的,這時,不妨轉移一下注意力,比如約上老伴或好友去踏踏青,或者投身到自己的愛好中去。另外一種方式就是以“活到老,學到老”的心態來迎接改變,比如試着學習使用微信、飛信等新的通訊方式和孩子交流,或擬定新年的生活規劃,比如到孩子所在的城市去看看、實現某些從未實現的夢想等。

開春養生四大方法

飲食裏面加點甜

春天,受陽氣影響最大的是人的肝臟。肝氣旺盛的人春天最容易發脾氣,動不動就“怒從心頭起”,這種突然暴發的情緒很容易引起氣血上衝,會導致血壓突然升高、頭疼、眼疼和耳鳴,甚至是腦出血,這種人還容易拉肚子。而肝氣虛弱的人春天常覺得乏力、沒精神,總是懶洋洋的。

如果你屬於前一種體質,可以適當吃點山楂、烏梅等酸性食物,以滋養肝臟。而後一種體質的人,最好在飲食里加點甜。這個“甜”不是指糖和甜飲料等,而是土豆、山藥、南瓜、甘蔗、大棗等甘味食物。它們大多有健脾的作用,能保護被肝火過旺所傷害的脾胃。

太陽底下按頭頂

人體有5個穴位,是和陽氣升發關係最密切的:頭頂凹陷處的百會穴、脖子後最高骨頭下凹陷處的大椎穴、位於肚臍下三寸的關元穴、後腰正對肚臍的命門穴和命門兩邊各1.5寸處的腎腧穴。春天,按摩和輕叩這5個穴位,幫助陽氣慢慢地升發出來,對健康最有利。

命門和腎腧穴都與人的腎臟健康息息相關。每天下午5點到7點,腎經值班的時候按摩它們最好。春天還有一件最好的事情,就是邊曬太陽邊梳頭,或者按摩頭頂的百會穴。在陽光下按摩,能幫助人增加陽氣,把它們引進經絡,滋潤人的五臟。

多吃香椿和香菜

早春時節,香椿樹會冒出嫩嫩的綠芽,掐下嫩芽,做一盤香椿炒雞蛋,或者切碎了加點油鹽,做成涼拌香椿芽,是最好的保健家常菜。像香椿、香菜這些帶有香氣的蔬菜,都具有很強的疏通作用,能幫助陽氣在人的體內升發。

春天最重要的就是養肝、護肝。最好一週吃一兩次豬肝、羊肝、雞肝等食物。綠豆、豆漿、生薑也都是幫助肝臟解毒的食物。春天熬點綠豆粥,配一盤薑絲炒肉,能清掃一下自己的肝臟。

6點起牀做早操

最好6點天一亮就起牀,迎着太陽在公園裏做做早操、散散步,深呼吸以吸收陽氣。推薦動作:雙手上舉,弓腰,摸腳尖,然後屈膝、站立。這節操別看簡單,全身都能鍛鍊到,尤其是腰腹部,可以讓肝臟達到氣血舒張的目的。做完操後,還可以用雙手拍拍肋骨下面,讓全身氣血順暢,增強胃腸消化功能。

開春3招養生 身體“虎虎生威”

初春是養生的好時候。寒冷的冬天讓身體各方面的機能都有所減退,人體抵抗力也相對降低,此時如果不注重保養之道,很容易讓各種疾病趁虛而入。只有衣食住行全方位呵護,才能真正地捍衞健康。

穿衣要“春捂”

民間歷來有“春捂”的説法,從中醫理論講,“春捂”既是順應陽氣生髮的養生需要,也是預防疾病的自我保健。適當“春捂”,能起到很好的養生防病效果。

醫療氣象學家發現,許多疾病的發病高峯與冷空氣南下和降温持續的時間密切相關。比如感冒、消化不良、早在冷空氣到來之前便捷足先登。而青光眼、心肌梗死、中風等,在冷空氣過境時也會驟然增加。因此,“春捂”的最佳時機,應該在氣象台預報的冷空氣到來之前在一兩天。

“春捂”的持續時間保持在1至2周最好。捂着的衣衫,隨着氣温回升逐步減下來,但減得太快,也可能出現反效果。所以,氣温回升後,得再捂7天左右,身體才能適應。

飲食防過敏

春天百花競放,在空氣中形成了“過敏源”。春季是天氣忽冷忽熱、風沙多、濕度大,使這些過敏源的擴散量很大。加上春天人們户外活動增多,使具有過敏體質的人容易在春季發生疾病。

預防春季過敏,應該從注意生活起居、飲食調理得當和適當的體育鍛煉做起。首先,在早春時節,氣温仍然寒冷,在寒冷空氣的刺激下,甲狀腺功能亢進,消耗熱量,使人體耐力和抵抗力減弱。因此,飲食上仍以高熱量為主,除多食豆類製品外,還可食用花生、核桃等食物,還要增加補充優質蛋白質,如雞蛋、牛肉等,這些食物中富含氨基酸,具有增加人體耐寒的作用。此外,要攝取足夠的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充具有抗病毒能力,提高人體免疫力的維生素A、D、E等。

鍛鍊重養護

養生專家提醒市民春季鍛鍊要多去户外。初春時節,身體各器官功能還處在較低水平,此時不宜進行激烈、長時間運動,一些節奏較慢且運動量不大的户外活動更適於初春,如散步、慢跑、放風箏等。鍛鍊結束時要立即擦乾汗液,以防着涼。走進大自然,從舒緩的運動開始,重在養護。

開春倒春寒 10招不生病

倒春寒就是在春季天氣回暖趨勢中出現温度明顯下降的現象。中醫認為春季養生要養人的陽氣,防風寒,因為冬天消耗的熱能量大,到春天時人的陽氣就會比較弱。而且陽氣是由內而外散發的,如果寒氣侵入人體,陽氣的生髮就被扼殺在搖籃裏,抵抗力下降就容易生病,感冒、咽喉痛、頭疼等等疾病就會頻頻出現啦。女性還容易在這個時候得風濕性關節炎、痛經,嚴重的還會導致宮寒,引起不孕呢。所以,倒春寒時,一定要注意保護好身體哦!

1、腳底保暖,增強生理期抵抗力

你是否春天一到就想早早穿上漂亮的單鞋,即使在最怕冷的生理期也不例外?但中醫認為人的腳底不能受涼,因為腳底脂肪少,而且許多穴位與人的內臟相對應,腳部受涼就會引起許多臟腑不適。倒春寒時,記得在家時或沐浴後不要穿涼拖哦,特別是生理期期間要各位注意保暖,儘量到晚春時節再換上單鞋,平時要注意腳底鍛鍊。

●腳底鍛鍊法

睡前兩小時,在家或者户外,站直,踮起腳後跟,腳掌、腳趾着地,以較快的速度和較大的步幅甩臂行走,每天20分鐘以上。注意循序漸進,剛開始時間不要太長。

睡前用熱水洗腳,擦乾,用雙手對雙腳腳底進行揉、拍、打,效果會更好。

2、每天3次開窗通風

雖然天氣轉暖了,但倒春寒還是會讓不少人為了暖和而把門窗關得緊緊的,不注意換氣,這樣特別容易滋生細菌、病菌,白天應該經常開窗通風換氣,保持清新的空氣和充足的陽光。

●小提醒

開窗時間保持在30分鐘左右,一天3~4次;不能盲目依賴薰香、臭氧空氣過濾器來保持室內空氣質量;陰天和每天10點以前不宜多開窗,空氣中浮塵多,空氣質量不好。

3、多吃韭菜,不怕風寒

倒春寒時,多發性傳染病與低氣温交織着,容易導致傷寒、流感等,我們要多吃葱薑蒜、韭菜等這類稍有刺激性的食物。中醫養生認為,這些食物能夠祛風寒、舒張血管,還能夠殺菌防病。可是單獨吃味兒太重,怎麼辦?介紹一款韭菜粥給你。

●祛寒韭菜粥

取100克粳米、500克韭菜,適量清水,韭菜用淘粳米的水泡15分鐘左右,清水沖洗乾淨、切碎。將粳米倒入鍋內,加清水煮沸,再加入韭菜,同煮成粥食用,早晚適量食用。春天吃韭菜有幫助陽氣生髮的作用。

4、晚睡早起,流感遠離我

倒春寒這種冷暖空氣相互交換的天氣變化,導致氣温多次降落、回升,有利於各種細菌、病菌的繁殖,而且春天風多且大,人體吸入細菌、病菌的機率也增大了。因此,春天要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因為人的休息和睡眠會直接影響抵抗力水平。

但並不是睡眠越多越好,一般養生以7.5-8.5個小時為宜。而且春季提倡晚睡早起,養生要順天然,春天白天變長,夜晚變短,人的睡眠時間也要隨之變化才能養陽氣。注意哦,這裏的“晚”是指晚上10點半左右入睡,“早”是指早上6點左右起牀。

●小提醒

倒春寒期間睡覺時,應該選擇合適的被子,最好仍沿用冬天的羽絨被,既保暖、輕薄,又透氣、排汗。

5、乍暖還寒,“春捂”不能太過分!

中醫提倡“春捂秋凍”,不要因為天氣轉暖就馬上脱掉冬服。因為冬天人們已經習慣了多穿衣服,身體產熱、散熱的調節功能與冬季環境温度處於相對平衡狀態,隨便減少衣服會破壞這種平衡。一旦氣温下降身體的抵抗力就下降,會引發各種疾病。

● 春季脱衣服要遵循遞減原則,如果天一熱就急忙脱衣服,身體不能完全適應早晚與體外温度,很容易生病;

● 可選擇洗澡後遞減衣服,因為洗澡產生的熱氣能夠讓人體較快地適應外界的温度,起到過渡作用;

● “春捂”不能一味多穿,“捂過渡”會把熱氣積在體內,散不出來,傷了五臟六腑,捂出病來;

● 春捂還提倡“上薄下厚”,因為人體下部血液循環比上部差,更易受寒冷侵襲。

6、每天清晨含一片姜

古人説:早上吃薑,勝過蔘湯。中醫認為,清晨含姜,既可以活血養生、驅散體內外的寒氣,又能殺菌防病,增強抵抗力。

注意:口含薑片最好用自制生薑片。

● 自制口含薑片

將生薑刮皮,把姜切成紙片薄厚,每日4?5片,放碗內,用開水沖泡生薑片,再把生薑片含入嘴中,約10?30分鐘後將生薑片嚼爛,吞服。這樣生薑的氣味就從口腔擴散到鼻孔和腸胃。

● 吃薑有祕決

薑片切得太厚會很辣哦;而且應該早上起來後先喝一杯温水,補充夜晚流失的水分後再含薑片;此外,晚上千萬別大量吃薑,中醫認為"晚上吃薑,賽過砒霜",對身體有害無益呢!

7、喝碗梨子粥,給肌膚喝飽水

倒春寒時肌膚也特別容易乾燥,這樣光喝水是不行的,需要多喝生津的養生粥。這裏推薦一款簡單的中藥食補粥—梨子粥,能生津止渴、潤喉去燥,食用後清爽舒適。

● 超簡單梨子粥

取2個梨子、100克粳米,適量的冰糖。將梨子洗淨、去皮、切碎,與粳米一同放到鍋內,加清水,待煮沸後,改小火熬煮,煮至濃稠時再放入冰糖。

● 春季水果熟透再吃,你才會美!

有些人喜歡吃酸的東西,挑水果時會選不太熟的水果,因為酸味比較足。但這種做法對身體有害喲,因為沒成熟的水果酸性強,這種酸性會破壞人體內的弱鹼環境,而人體只有在弱鹼性環境中才會讓人顯得年輕,身體才會健康。

8、來點慢節奏運動

春天到了,萬物復甦,好不容易可以走出户外啦!但要注意,不能進行激烈運動,否則會使經過冬天嚴酷氣候而變得脆弱的器官更容易受損,而且出汗過多,毛孔開放,容易受到風寒侵襲而誘發感冒。

應該選擇輕柔緩和的運動項目,比如快走、慢跑、踏青、放風箏等養生運動。

● 運動前必須做準備活動;

● 運動時着衣要適中,鞋子要輕便柔軟;

● 運動後要及時擦汗、換衣,這樣才不會受傷、着涼。

9、太陽沒出來,不要做運動

春天鍛鍊要在日出後進行。天色沒有大亮時最好別運動,特別是不要到有綠色植物的地方運動!

因為春天早上霧氣重,碰上倒春寒,温度會很低,春天細菌很活躍,太陽沒出來之前瀰漫在空中,加上粉塵等空氣污染,不適合鍛鍊。

還有,夜間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排出的二氧化碳比較多,天沒亮時,在植物旁邊運動的話,身體會攝入大量二氧化碳,對身體不利。

太陽出來以後,陽光有殺菌的功能,而且還能促進植物光合作用,釋放更多氧氣,對心肺調節非常有幫助。

10、瑜伽舒展式,讓壓力無影蹤

瑜伽舒展式能夠讓肩、頸、背、四肢等舒展開來,這樣能夠有效地消除疲勞和壓抑感,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身體抵抗力。堅持練習的話,在這個温差甚大的春季,你就不會再被倒春寒打倒!

●手臂伸展式

盤腿坐在地面,左腳腳背置於右膝蓋上方,手指交叉,手臂伸直舉過頭頂,手心朝上,打開肩膀與胸部。

總結:養生是每個時代的重點,深受人們重視,度過寒冷的冬天,進入一季開始的春天,大家想好在這春意盎然的春天裏如何養生了嗎?今天文中給大家介紹了一些知識,親們來看看吧。

標籤: 開春 養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zh-hk/ke/baojian/ene74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