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有關佤族的科普大全

佤族人是怎樣傳承佤族歷史文化的
  • 佤族人是怎樣傳承佤族歷史文化的

  • 2009年7月14日,63歲的佤族民間藝人尼端穿着盛裝,帶上自制的佤族樂器,參加了西盟佤族自治縣第一期阿佤文化傳習小組的學生畢業典禮,指導教師張曉玲帶着12名學員早早來到佤族木鼓風情園表演歌舞,為孩子們錄音錄像存檔。她高興地説:“這是我們佤族文化的第一批傳承人”。2003年以...
  • 22405
佤族民間傳説:佤族江三木落的故事
  • 佤族民間傳説:佤族江三木落的故事

  • 相傳人類剛從司崗裏出來的時候,是不會蓋房子的,有的住在石洞裏,還有的直接露宿山林,風來了風吹,雨來了雨淋,還經常被野獸侵擾,衣不遮體,食不果腹、居無定所,生活十分艱苦。落(人名)是部落中的一個老人,十分聰明,對這種情況感到十分焦急,但他老了,眼睛又瞎了,已經無能為力。他的兒子們決...
  • 25411
佤族節日 佤族盛大的木鼓節有何文化特色
  • 佤族節日 佤族盛大的木鼓節有何文化特色

  • 佤歷“格瑞月”(相當於公曆12月),是佤族過去舉行全寨性拉木鼓節木鼓活動的時節。木鼓節分為拉木鼓、跳木鼓、祭木鼓,一般在播種旱谷之前,收割旱谷之後期間舉行。佤族視木鼓為至高無上的通天神器,是山寨村民賴以生存的保護神。它源於母系社會中對祖先的圖騰崇拜。在每個佤族村...
  • 22634
佤族人是怎樣殺雞看卦和背對側卧談戀愛的
  • 佤族人是怎樣殺雞看卦和背對側卧談戀愛的

  • 殺雞看卦和背對側卧談戀愛在芒堆的佤族青年訂婚要經過飛玉(串姑娘)、地亞(搶姑娘殺雞看卦)、都帕(送定親禮)三個階段。在飛玉(串姑娘)中,主要有唱情歌和“散海”(梳頭)兩種形式,其中尤以“散海”(梳頭)最為有趣。“散海”是由女青年中年紀較大的自願作為代表,輪流給小夥子們...
  • 32382
佤族舞蹈簡介 佤族共有多少種民族舞蹈
  • 佤族舞蹈簡介 佤族共有多少種民族舞蹈

  • 滄源佤族舞蹈除木鼓舞、蜂桶鼓舞、打歌外,10種舞蹈的流行地和動作如下:悼念舞:佤族為悼念有名望的死者及安撫死者親屬而跳的風俗性舞蹈。它流傳於南臘鄉和班老鄉一帶,舞蹈無樂器伴奏,而是由領舞者領唱、眾人合唱,舞者圍成圈,手拉手,面對着棺木跳舞,動作自始至終只有跺步、抬腿、身...
  • 12771
佤族木鼓是怎樣產生的?其又有何作用
  • 佤族木鼓是怎樣產生的?其又有何作用

  • 木鼓產生的傳説關於木鼓的產生,佤族民間流傳着多種傳説。因為佤族沒有文字,各種傳説都靠口頭流傳,沒有文字記載,流傳中難免出現差異或變異,意思大抵是一致的。其中的一種傳説是木鼓產生於佤族母系社會時代。傳説人類從“司崗裏”出來之後,不懂得怎麼生活,沒有什麼娛樂,生活非常枯...
  • 27182
佤族人為何會崇拜“牛”?其中有何原因
  • 佤族人為何會崇拜“牛”?其中有何原因

  • 佤族是以牛為圖騰崇拜的民族。牛在阿佤人心目中是吉祥、神聖、高貴、莊嚴的象徵。佤族對牛的崇拜,產生出一系列與牛有關的文化現象。透過這些文化現象,我們可以感知佤族對牛崇拜的文化心理。在佤族創世史詩《司崗裏》和古代神話《達惹嘎木》中,記述了牛是人類始祖的傳説。在...
  • 19506
佤族有什麼風俗習慣?中國少數民族佤族的來歷習俗
  • 佤族有什麼風俗習慣?中國少數民族佤族的來歷習俗

  • 佤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現有人口35萬多人,主要分佈在雲南省西南部的滄源、西盟、瀾滄、孟連、雙江、耿馬、永德、鎮康等縣的山區與半山區,即瀾滄江和薩爾温江之間、怒山山脈南段的“阿佤山區”。與漢、傣、布朗、德昂、僳僳、拉祜等民族交錯雜居。佤族有什麼風俗習慣?中國少...
  • 4910
佤族服飾 佤族服飾有何特點和風格
  • 佤族服飾 佤族服飾有何特點和風格

  • 佤族服裝承襲原生態的浸染工藝並經腰機編織而成。線料有棉線、麻線、彩色毛線。棉線採用植物紫梗、衣果、山李子汁和麻粟樹皮同煮取水浸染色澤,成色均勻自然。佤族服裝多以黑色為主色調,這是佤族崇尚黑色,以黑為美的民族文化心理在服裝上的外在表現。佤族服飾亦受外來文化的...
  • 4003
佤族飲食 佤族人在節日或接待客人時吃啥
  • 佤族飲食 佤族人在節日或接待客人時吃啥

  • 佤族過去普遍信奉萬物有靈原始教,有部分地區的佤族信奉佛教,差不多所有節日都伴有祭祀活動。傳統的祭祀活動除殺雞和殺豬外,還要進行特有的剽牛。如:播種節(佤歷氣艾月,公曆三月)全寨人聚居在一起進行剽牛,剽牛儀式由捐牛的主人主持。屆時由主人持悵柄鐵剽刺進牛的心臟使其致死...
  • 14962
佤族節日簡介 佤族都有哪些傳統民族節日
  • 佤族節日簡介 佤族都有哪些傳統民族節日

  • 由於木鼓的這種神聖地位與作用,“拉木鼓”便成為佤族極為隆重、盛大的宗教祭祀活動。所謂“拉木鼓”,就是從寨子外森林中砍伐樹木,拉入寨中,製作新鼓,更換舊鼓的活動。多於農曆十一月(佤歷一月)進行。屆時,首先由村寨頭人會議確定拉木鼓的時間及主祭人(出牛,承擔活動費用的人),準...
  • 14822
佤族是怎樣“叫谷魂”的?“叫谷魂”又有啥內容
  • 佤族是怎樣“叫谷魂”的?“叫谷魂”又有啥內容

  • “叫谷魂”是佤族敬祈豐收的一種祭祀活動,意思是將穀子的魂叫回來,讓它粒粒飽滿,來年獲得更大的收穫。叫谷魂一般在每年穀物快要成熟時進行,由村中一户比較富足且有一定聲望的人家來主辦。是日,要請“魔巴”(巫師)做“法事”,要唱歌(叫谷魂),要跳舞。活動越隆重,谷魂越高興,歌聲越...
  • 16718
佤族共有多少支系?其支系又有啥歷史
  • 佤族共有多少支系?其支系又有啥歷史

  • 佤族是居於中國西南邊疆的一個古老民族。據1990年統計佤族人口為35.19萬人,主要分佈在雲南省西盟、滄源、孟連、耿馬、瀾滄、雙江、鎮康、永德以及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和騰衝、昌寧、景東、普洱等縣。其主要居住區位於瀾滄江與薩爾温江之間,怒江山脈南段的舒展地帶。這裏山...
  • 20132
佤族戀愛是怎樣“煙鍋傳情”和“卧地談情”的
  • 佤族戀愛是怎樣“煙鍋傳情”和“卧地談情”的

  • 煙鍋傳情青年男女一邊勞動一邊調笑説唱,在小夥子們的頻頻進攻下,姑娘們就會滿臉羞澀地把自己抽的煙鍋遞給自己中意的小夥子。隨着煙鍋傳遞次數的不斷增加,姑娘和小夥子的感情也不斷加深,一次枯燥的野外勞動也就由此演變成了一場生動的串姑娘活動。其實,在阿佤山區,18歲的姑娘吊...
  • 15776
佤族生活習俗簡介 佤族蓋房月與賀新房
  • 佤族生活習俗簡介 佤族蓋房月與賀新房

  • 阿佤羣山,山勢如帶,起伏連綿。在這重重疊疊的羣山中,鑲嵌着一個個星落棋佈的佤族村寨。村寨裏的房屋,多是用竹、木、茅草建蓋起來的,稱為佤族竹樓。最結實的佤族竹樓,住上三五年就須翻修或者重建。因此,每年都有一些人家要蓋新房。蓋新房,賀新房,猶如節日般的熱鬧。每年夏曆十月是...
  • 22290
佤族小夥兒是怎樣想心儀的姑娘表白的
  • 佤族小夥兒是怎樣想心儀的姑娘表白的

  • 佤族小夥子一般到了十六七歲的時候就開始“串姑娘”。串姑娘可以是集體活動,也可以獨個進行。姑娘的睡處也不固定,今天在自家裏睡,明晚又到別家跟夥伴睡,有時是一個人睡,有時是三五一羣宿在一處。“串姑娘”,就是小夥子到姑娘住處去玩。姑娘對於來“串”的小夥子,不管對小夥子是...
  • 14792
佤族祭祀:佤族人是怎樣鏢牛祭拜司崗裏的
  • 佤族祭祀:佤族人是怎樣鏢牛祭拜司崗裏的

  • 鏢牛,是佤族舉行傳統宗教儀式必不可少的一個項目,是宗教圖騰的一種表現形式。每逢重大節慶和祭祀活動,佤族都要舉行鏢牛。牛是佤族的吉祥物,祭牛頭則表示對神靈的虔誠。鏢牛和供奉牛頭,是佤族人民祈求安居樂業、吉祥如意、幸福安康的傳統祭祀活動。在佤族聚居地區,每個佤寨都建...
  • 31798
佤族祭祀 佤族人是怎樣祭祀“龍摩爺”的
  • 佤族祭祀 佤族人是怎樣祭祀“龍摩爺”的

  • 佤族,是一個跨境民族,在全球擁有約100萬人,中國境內有35萬人。這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厚重的民族,是一個始終注重保持自己獨特民族傳統文化的民族,其文化的內涵和價值來自它的悠遠與神祕。在佤族文化中,至今仍保留着許多原生態傳統宗教活動,拉木鼓、祭龍摩爺、做鬼,就是其中的重...
  • 5752
佤族習俗 佤族都有何特殊的喪葬習俗
  • 佤族習俗 佤族都有何特殊的喪葬習俗

  • 佤族喪葬取土葬和風葬兩種方式。寨內正常死亡者用土葬,寨外被獵頭或其它意外暴死者用風葬。土葬棺材用整木挖鑿出槽加蓋子,下葬時用竹蓆包棺材。在家中死了小孩,停屍二日;死了成人,停屍三日;死了德高望重的老人,停屍三天以上。死屍入棺之前跳棺材舞,日以繼夜的敲棺材,直至死屍入...
  • 30270
佤族建築簡介 關於佤族建房有什麼傳説
  • 佤族建築簡介 關於佤族建房有什麼傳説

  • 佤族建房傳説有幾種説法,人類從司崗(山洞或葫蘆)出來後受到巖燕搭巢的啟示建蓋房屋;一種叫“來改”的鳥教會人們建蓋房屋;另有傳説,三國時期,諸葛亮三下西南,當時佤族先民吃的是山果野菜,住的是巖洞或樹蔭下,穿的是樹葉獸皮。佤族王子聽説諸葛亮是個足智多謀的能人,想請他幫助擺...
  • 7425
佤族民間故事:佤族“叫谷魂”有着怎樣的傳説
  • 佤族民間故事:佤族“叫谷魂”有着怎樣的傳説

  • 在遠古時代,佤族人民只靠打獵和採擷野菜來維持生活,還不知道種莊稼和飼養牲畜。有一天,一位皇帝路過佤族、傣族和拉祜族居住的地方,發現他們不會種莊稼,於是吩咐部下給他們一些谷種,並且傳授他們種植方法和技術。不知為什麼,傣族和拉祜族都種出穀子來了,吃上了大米飯,可佤族卻沒有...
  • 13422
佤族人用什麼特殊的方式進行信息傳遞
  • 佤族人用什麼特殊的方式進行信息傳遞

  • 佤族過去是無文字的民族之一。在歷史長河中,佤族人民相互間的通訊往來,靠跋山涉水。翻山越嶺,迎風冒雨傳遞,而且是以原始通訊方式進行的。如有事情與其他村寨進行聯繫洽談或傳情報,用雞毛、火炭、木刻、結繩等相互傳送。佤族新房建成後,安在新房火塘前跳起“賀新房”的歌舞;除...
  • 22884
佤族人在日常的生活中有何禮儀和禁忌
  • 佤族人在日常的生活中有何禮儀和禁忌

  • 佤族是個熱情好客的民族,這種民族性格在他們的禮尚往來、飲食習俗、禁忌習俗中都有諸多的體現。佤族愛喝酒。過去佤族喝的酒主要是自制的水酒,現在不僅喝水酒,也喝燒酒、米酒等。酒是佤族待客首要、起碼的禮節。佤族敬酒講究年齡大小,先敬老人,後敬年輕人。敬酒人將酒杯遞給客...
  • 6004
佤族木鼓是怎樣做的?佤族木鼓文化是啥
  • 佤族木鼓是怎樣做的?佤族木鼓文化是啥

  • 木鼓是佤族獨有的稀有鼓種。西盟過去的佤族村寨裏置有一對木鼓,有的村寨一個村寨中聚居着幾個族姓,就建有幾個木鼓房。因此,在同一個村寨中有幾個木鼓房的情況。現在的西盟,僅“司崗裏佤族村莊”就存有上百隻木鼓,木鼓數量多,使用木鼓頻率之高,都是足於稱奇的。不愧為名符其實的...
  • 16389
佤族服飾 佤族人衣服為何多是紅色和黑色
  • 佤族服飾 佤族人衣服為何多是紅色和黑色

  • 佤族崇拜紅色和黑色,服飾多數以黑為質,以紅為飾,基本上還保留着古老的山地民族特色。佤族婦女裝飾別具特色,喜戴大耳筒,寬手鐲、細藤圈,標誌着佤族人粗獷、豪放的堅強性格。相對來説,男子服飾除包黑色包頭上沒有什麼特別。但喜歡紋身,其中多數在胸脯刺牛頭,手腕刺鳥,腿上刺山林圖案...
  • 17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