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飲食百科 >健康生活 >

家有精神障礙者

家有精神障礙者

目錄:

家有精神障礙者

第一章:家有精神障礙者

第二章:喝出來的精神病

第三章:關愛被精神病折磨的家庭

一般情況下,精神障礙的人並不能夠意識到自己已經患上了病。所以他們一般也不會主動的去治療和護理自己。那麼家人應該怎麼做呢?

家有精神障礙者

精神病人由於自己對疾病缺乏認識,一般不會主動求醫,更加不會接受治療,所以家屬對疾病的治療至關重要。

作為精神疾病病人的家屬,我們需要做到如下幾點:

第一,家中有人可能存在精神狀況異常時,家屬應多仔細觀察其行為,對一些特殊事情及言語記錄下來,並及時諮詢心理科或精神科醫生。如果比較嚴重,應儘早讓病人去醫院治療,千萬不要拖延時間,以免錯過早期治療。

第二,治療時不要因為抗精神病藥物開始吃的時候可能想睡覺或手有些發抖等可以耐受的副作用就拒絕服用,因為這些問題機體都會在一個星期內耐受,或者醫生會想辦法解決的。 一定要知道精神藥物是一個慢慢加藥到治療量起作用的過程。一般都需要半個月以上,所以家屬不要急於求成,因為不會好得那麼快。

第三,規律長期服藥。經常遇到復發的病人,就是因為家屬感覺親人症狀已經消失,認為已經好了,就擅自停藥或者減量治療。或者有些家屬因為忙經常幾天忘了給病人吃藥,開始看到沒有什麼事情,就沒把這件事放心上,久了就復發了。

第四,心理支援,不要歧視病人,不能把病人長期當做病人養在家裡、應該讓病人症狀控制後,適當幫助家裡做一些事情,參加一些娛樂活動,適當和朋友多接觸,能自己堅持在外工作那就更好了。這樣有助於病人療效鞏固。

喝出來的精神病

牛某,男,42歲,原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大學畢業後參加工作,原本不喝酒的他因工作關係,經常陪領導吃飯、喝酒。開始,他並不感覺喝酒是好事。可時間一長,他養成了喝酒的習慣,在家也要飲上三四兩。由於工作努力、人緣好,牛某被提升為公司下屬一家飯店的經理。有了便利條件'牛某每日飲酒,—年後發展到不飲就難受,飲了就醉的地步o每日坐在辦公桌前,他手不離酒,終日酒氣熏天,脾氣暴躁、行為怪異,不能勝任工作。而後,他被家屬、領導強迫送住院,進行戒酒治療。約兩個月後,牛某情況好轉,春節醫生允許其回家探望。前3-4天,牛某尚可堅持不飲,到第五天,他就不顧家人反對,再次豪飲致跌傷:造成腦出血死亡。

劉某,男,50歲,—名淳樸的農民。自小在父母的影響下偶爾少量飲酒。成家後,為解疲勞每日喝2兩白酒,持續20餘年後,他感到每日2兩不過癮,就逐漸增量。因家庭經濟困難,無更多的錢買酒,愛人又反對其大量飲酒,劉某就找各種機會買酒,以至說謊、借錢、賒賬。村裡的人大多被借過錢,他卻總是不還,一弄到錢就去買酒喝。他怕家人發現,就把酒藏在床下、棉鞋內或村外的墳地裡。家人總聞到酒氣,就是找不到酒。如此兩三年後,劉某已不能勝任勞作.經常出現幻覺,如看到鬼影,出現妄想,如總感到有人對他不好,要謀害他。一次飲酒後,劉某感到有人追殺他,無路可逃,在墳地上吊自殺。

中國人飲酒已有幾千年歷史,形成了酒文化。酒在人們的心目中佔據了極其重要的地位。疲勞時喝一點,高興了喝一點,聚會時喝一點,憂愁時喝一點,總之,總有理由喝一點。大眾心中還有酒可養身、祛病的觀念,作為保健品每每飲之。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酒的需求量逐年增力C,飲酒的人群也在不斷擴大。人們大多僅知道飲酒的好處,對其危害知之甚少,或根本就不願意知道。其實,不恰當地飲酒會對身體造成極為嚴重的後果,以至危害生命。

癮是這樣形成的

筆者從醫20餘年,接觸診治過大量由於長期飲酒造成約各種軀體及精神疾病患者,他們大多有著共同的飲酒經歷。從青少年起,由於家庭、社會的影響,這些人開始偶爾少量飲酒。初始可能並不感覺到飲酒是件多麼好的事情,如:苦辣、胃灼燒感、話多、頭暈、臉紅等等。隨著飲酒經驗不斷增加,這些人對酒的耐受性隨之提高,其不舒服的感覺逐漸被接受,也就習慣於飲酒了。成年工作後,由於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加之工作環境的影響,為解除疲勞、為應酬、為工作、為親朋好友,隨時赴約,逐漸發展到習慣飲酒,即每日必飲,少則—二兩,多則半斤不等。

由於形成習慣,每日必飲,其酒精對身體的影響逐漸顯現。首先是耐受性增加,原來一二兩可以起到的作用,現在可能需要三四兩才能表現出採,這是由於肝酶的作用所致。經過若干時間後,飲酒者會有一個時期的無節制飲酒階段,就是說豪飲不醉、來者不拒。此時預示著慢性酒精中毒的開始。從經驗上看,無節制飲酒階段最多維持二三年,此後飲酒量會逐年下降,此時,依賴中毒已十分明顯,不飲則乏力、手抖、口齒不清、走路蹣跚、失眠、煩躁不安等。小飲後則精力大增,像換了一個人似的,但維持時間不長再次出現上述症狀,則再飲,迴圈往復,致每日少量多次飲酒。此時,飲酒者除軀體上發生明顯變化外,更重要的是心理的變化,對工作不關心、對家人無責任感,除酒以外,對任何事物的興趣都明顯降低,不能勝任工作,中心活動是飲酒。為飲酒可以說謊、曠工、到處借錢、賒賬,以致偷竊犯罪。由於長期飲酒對軀體的損害作用,導致他們腦力不足,記憶力下降,思考能力不足,智力受到影響,性功能下降,影響夫妻生活,最後造成離異。嚴重者還可出現大量精神症狀、幻覺、妄想、行為障礙、焦慮抑鬱等,最終導致軀體及精神殘疾或死亡。

酒癮的危害

一般而言,從偶爾飲酒到習慣性飲酒到酒依賴,再到慢性酒精中毒及酒精性精神障礙的過程平均為7-11年,短則2-3年,長則20-30年。其中,開始習慣性飲酒的年齡十分重要,年齡越小,其自制力越差,發展越快;另外,飲酒量大,易在短期內形成酒依賴、慢性酒精中毒。酒精除可對心理上造成危害外,長期飲酒還可造成軀體方面的直接損害或誘發諸多軀體疾病,如酒精性肝炎、胃炎,酒精性心肌病,高血壓、糖尿病、維生素Bl缺乏症、銀屑病、營養不良等等。

從臨床上看,酒依賴、慢性酒精中毒及酒精性精神障礙有逐年增加、發病年齡年輕化的趨勢。筆者曾見到最小的一位患者,他14歲便在父母及同學的不良影響下開始飲酒,到19歲時已經出現了嚴重的軀體損害及精神病性症狀,記憶、智力嚴重受損,喪失了工作能力。

由於酒在人們的心目中佔有重要地位,要完全禁酒簡直是天方夜譚。作為醫生,只能告誡大家:不飲酒,少飲酒,飲酒有度,不貪杯。以50度白酒為例:男性每天不得超過100毫升(2兩),女性不得超過50毫升。控制在此範圍內是相對安全的,超過此量’無節制地豪飲則易形成酒依賴I產生慢性中毒’此時’就應該戒酒了。

關愛被精神病折磨的家庭

廣義對一個人的生活質量進行評估,也包括不同的病人與照顧者,都要看其客觀的、物質方面的生活質量,以及他自己主觀的感受或自我評估的生活質量。

客觀方面的評估要找到幾個最有影響力的具體指標來衡量你的生活好不好,包括哪些具體內容呢?

●大部分人會先想到收入。收入要多,有固定可靠的來源(如有一技之長)而經濟負擔少(家中的未成年人與老人少)。

●其次會想到居住條件。住房面積大一點,位置好一點,質量和裝飾好一點。

●接著便是出行便利。出行時常用的是汽車(自備私家車或公共汽車)還是摩托車?抑或是靠兩條腿走路?

●最後是:會與自然生態環境。包括治安環境好不好,是否遇到了經濟危機與通貸膨脹,水質汙染程度如何等等。

與之相對應,主觀感受的生活質量與現實中的生活質量關係密切,但又不是百分之百地平行相關。

物質生活條件起主導作用的,首先是溫飽問題。“貧賤夫妻百事哀”,所以,救國救民的仁人志士都知道振興中華,劫富濟貧不如讓一部人先富起來,然後控制貧富差距,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進入小康社會之後,精神生活質量、感情生活質量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主要話題,如果說智慧與個性共同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那麼,智慧對物質生活質量的作用更大,個性對主觀生活質量的作用更大,因為後者不但影響獨處時的心境,而且全面影響一個人的愛情、親情、友情等感情的強度、穩定度、溝通與共情體驗的能力。個性決定了一個人的志向、對人生終極目標的追求以及生活意義的主觀感受。

舉例來說,家中賢妻對丈夫的生活質量有重要意義,但賢妻一旦患有身體疾病或精神疾病,就會對照料者(丈夫與子女)的生活質量帶來負面的影響,影響程度視其疾病的嚴重程度與護理所需的強度而異。

對病人家屬生活質量的影響主要表現在:

●誤工、臨時請假、請長假,或僱保姆、提前退休來照顧病人,導致家庭收入減少與醫療支出費用的增加,經濟窘迫。

●病人晚上睡眠質量差,行動不方便,影響全家人的正常休息、正常的夫妻生活。

● 家中的精神病人會經常打罵親人,大家只能忍氣吞聲,投告無門。同時,如果病人在外面打罵了別人,其家屬還要親自出面賠禮道歉,承擔監護人的法定責任。

● 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家有精神病人,不能像家有英雄、模範、名人那樣感到榮耀,而是生怕別人知道家有精神病人,生怕女兒嫁不出、媳婦進不來,因而會有家恥感。

長此以往,照料者難免想離家出走,或者希望病人離家。所謂“久病床前無孝子”,當“站著說話不腰痛”的鄰里鄉親與新聞記者責備家屬照顧不周時,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是“誰主張,誰來管”。筆者見到過一個37歲的研究生“剩女”,好不容易找到一個自己滿意但檔次較低的“剩男”談戀愛時,女方遠近親友與閨密都來反對,原因是男方的父親患有嚴重的精神分裂症,他們怕女方被拖累。於是,眾親友聯手把男方轟走了。節假日,她獨守空房,可誰能承擔造成她也許終身失落孤單的責任呢?

精神病人求醫的三個階段

筆者參加過世界衛生組織資助的東亞(中、日、韓)精神病人求醫行為的調查研究,發現精神病人從起病到正式求醫,平均超過兩年。究其原因,是病人與家屬者阱疾忌醫,認為家醜不可外揚。

而一旦求醫,農村病人首先會求神,祖先與各路神仙都拜,偏方、草藥、中藥都吃,若仍無效果,再賣牲口或向親友借錢雲大中城市的專科醫院看病,由親屬1-2人陪同,在門診或住院治療1-3個月的時間,然後帶藥回家繼續服1-2年。首次發作與得到早期治療的病人可獲得滿意的療效。

在全部重性精神病人中,有一半診斷為精神分裂症,其中又有半數以二發展為慢性,由社會功能受損(工作、學習、社交、家務勞動能力受損),到生活自理能力受損,到需要他人護理,變成重度的精神殘疾,這便是求醫行為的第三階段——親屬放棄了治癒的希望。親屬在病人久病拖累家庭,導致家庭因病致貧;經常被病人打罵,生活受到嚴重干擾之後,逐漸出現遺棄的念頭,甚至出現虐待行為。

失去了家庭溫暖,病人開始出走。起初,一去也就三兩天,然後自動回家或被親友找回。漸漸的,出走時間越來越長,且漸行漸遠,終於成了流浪漢。

其實,對精神病人與各種殘疾人的家滿所作出的犧牲與貢獻,公眾要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支援,社會要多一分關愛,政府對社會福利、醫療養老事業多一分投入,堅持以人為本與執政為民.則人民就能提高一分生活,促進心理和諧與社會和諧。

結語:喝酒的危害中就有一項會損害人的精神健康,很多人喝酒會產生酒癮,如果沒有必要的話,大家最好還是不要太頻繁喝酒。(文章原載於《家庭保健》《心理與健康》,刊號:2012/04,2012.05,作者:朱娟娟,南振國,楊德森,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絡,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標籤: 障礙者 家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ke/jiankang/z27k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