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飲食百科 >常見疾病 >

細菌感染的治療方法是什麼呢?

細菌感染的治療方法是什麼呢?

人們在生活當中經常會出現細菌感染的現象,感染的部位不同,出現的病症也就不一樣,因此導致出現很多細菌感染型病症,比如細菌感染性口炎,細菌性陰道炎,細菌性腸炎,細菌性面板病等等,不同的疾病雖然都是細菌感染,但治療的方法是不一樣的,一起來看一看細菌感染的治療方法都是什麼吧!

細菌感染的治療方法是什麼呢?

小兒細菌感染性口炎:

1、消炎控制感染 可給予抗生素和磺胺類藥物。最好做藥物敏感實驗,選用對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

2、一般治療 患者要多休息,多飲水,適當補充維生素C及B族維生素。

3、中藥 可選用清熱解毒的藥物,方藥可選用銀翹散、導赤丹、清胃散和清瘟敗毒飲等。

4、區域性用藥 口腔區域性止痛用1%普魯卡因飯前含漱,或塗含有麻藥的潰瘍膏。控制感染可用0、1%依沙吖啶(雷夫奴爾),0、05%氯己定(洗必泰)漱口液,口泰漱口液含漱,4~5次/d,每次5~6min。區域性可用潰瘍散,養陰生肌散促進潰瘍癒合。

細菌性陰道炎:

中藥治療:

1、溼熱下注:帶下量多,色黃,質稠,臭穢,陰中潮紅、灼熱、腫痛,尿赤口乾,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治法:清熱利溼止帶。方藥:豬苓、茯苓、赤芍、丹皮各15克,澤瀉、黃柏、梔子、白果、車前子(包)各10克,生甘草6克。

2、溼濁下注:帶下量多,色白,質黏,有腥味,陰中下墜腫脹,腹脹納呆,便溏,舌質淡、苔白膩,脈濡。治法:健脾利溼止帶方藥:黨蔘、蒼朮、白朮、茯苓、山藥、生苡仁各15克,陳皮、欠實各10克。

3、肝鬱脾虛:帶下量多,色黃白,質稠,或腥臭,陰中灼熱墜脹,心煩口苦,體倦乏力,納差便溏,舌質紅、苔薄膩,脈弦細。治法:疏肝清熱,健脾利溼。方藥:丹皮、白芍、白朮、茯苓、生苡仁各15克,柴胡、梔子、澤瀉、黑芥穗、車前子(包)各Io克,生甘草6克。

細菌性腸炎:

1、可用抗生素,阿莫西林,青黴素等。在用藥前要到醫院做大便常規化驗,細菌培養,以便根據生長細菌的種類選用恰當的抗生素。 內服大蒜素,地錦草。

2、輕度脫水而且嘔吐不重者,可口服補液,WHO推薦的口服液配方為氯化鈉,碳酸氫鈉,氯化鉀,葡萄糖或蔗糖,加水。脫水或嘔吐較重者,可靜脈輸入生理鹽水、等滲碳酸氫鈉和氯化鉀溶液以及葡萄糖。

3、恢復期口服腸粘膜保護劑(思密達)與微生態調節劑(培菲康),可加速控制腹瀉。

細菌性面板病:

1、保持區域性清潔,避免細菌的繼發感染。

2、口腔因有糜爛,小朋友吃東西困難時,可以吃易消化的食物,飯後漱口。

3、區域性可以塗金黴素眼藥膏、魚肝油,以減輕疼痛和促使糜爛面早日癒合。

4、可以口服B族維生素,如維生素B2等。

5、若伴有發熱時,可以用一些清熱解毒的中藥。該病一般1—2個星期可以自愈,不會留下後遺症,但它也不是終身免疫,即以後還可以感染髮病。

出現細菌感染的時候,應該及時到醫院找醫生進行檢查治療,自己不要隨意亂用藥,不同的細菌感染病症是不一樣的,需要用的藥物也是不相同的,當然在平時一定要注意提前預防細菌感染,在飯前一定要注意洗手,飯後要及時漱口,從生活的細節方面進行預防。

標籤: 細菌 感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ke/jibing/w7rx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