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飲食百科 >中藥 >

萆薢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萆薢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中藥材在治療某些疾病上有著很好的效果,雖然見效稍慢,但對人體無副作用,還是受到人們的推崇。不過在選擇的時候,需要注意對它的使用方法等,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萆薢這種藥材。

萆薢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別名】百枝(《吳普本草》),竹木(《雷公炮炙論》),赤節(《別錄》),白菝葜(《日華子本草》),粉萆薢(《本草從新》),金剛、硬飯糰(《植物名實圖考長編》),山田薯、土薯蕷(《泉州本草》),麻甲頭(《廣東中醫》5(11):500,1960)。

【來源】為薯蕷科植物 粉背薯蕷 叉蕊薯蕷 山萆薢 纖細薯蕷 等的 塊莖 。春、秋均可採挖。挖出後洗淨除去鬚根,切片晒乾。

【原形態】①粉背薯蕷,又名:黃萆薢、黃山姜、土黃連、黃薯。

【性狀】①粉萆薢

【化學成份】山萆薢根莖主含薯蕷皁甙,尚含纖細薯蕷甙、薯蕷皁素毒甙A(以上皁甙的甙元都是薯蕷皁甙元),山萆薢皁甙、約諾皁甙、托克皁甙元-1-葡萄糖甙等皁甙。薯蕷皁素毒甙是山萆薢中的殺蟲成分。從根莖中分離得到的甙元有:薯蕷皁甙元,含量1.2%(江蘇產)、2.1%(浙江產)、1.35%(江蘇宜興產);托克皁甙元,含量0.06%(江蘇產)、0.09%(浙江產)、0.32%(江蘇宜興產);雅姆皁甙元,含量0.04%(扛蘇產)、0.10%(浙江產);約諾皁甙元;考蓋皁甙元和衣蓋皁甙元。另還分離出少量25-異-螺甾-3,5-二烯,可能是水解時薯蕷皁甙元的脫水產物。地上部分分離出約諾皁甙元、托克皁甙元、考蓋皁甙元。地上部分除種子外,各部都含相當量的遊離的約諾皁甙元和托克皁甙元。地下部分有痕跡的遊離的薯蕷皁甙元,其他都成皁甙。種子中含托克皁甙元,其甙元幾乎全成為皁甙存在。雌花中分離出薯蕷皁甙元、約諾皁甙元、托克皁甙元和衣蓋皁甙元。雄花中分離得到薯蕷皁甙元、約諾皁甙元、托克皁甙元和考蓋皁甙元。

【藥理作用】山萆薢根莖中所含之薯蕷皁甙或薯蕷皁素毒甙有殺昆蟲作用。薯蕷皁甙、克拉塞林甙還有抗真菌作用。

【性味】苦,平。

【歸經】入肝、胃、膀胱經。

【功能主治】祛風,利溼。治風溼頑痺,腰膝疼痛,小便不利,淋濁,遺精,溼熱瘡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入丸、散。

【注意】腎虛陰虧者忌服。

【附方】①治真元不足,下焦虛寒,小便白濁,頻數無度,漩面如油,光彩不定,漩腳澄下,旋如膏糊;或小便頻數,雖不白濁,亦能治療:益智仁、川萆薢、石菖蒲、烏藥各等分。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入鹽一捻,同煎至七分,溫服,食前。(《楊氏家藏方》萆薢分清散)

【各家論述】①《綱目》:"萆薢,足陽明、厥陰經藥也。厥陰主筋屬風,陽明主肉屬溼,萆薢之功,長於去風溼,所以能治緩弱頑痺、遺濁、惡瘡諸病之屬風溼者。萆薢、菝葜、土茯苓,三物形雖不同,而主治之功不相遠,豈亦一類數種乎?雷敦《炮炙論》序雲:囊皺漩多,夜煎竹木。竹木,萆薢也。漩多白濁,皆是溼氣下流,萆薢能治陽明之溼而固下焦,故能去濁分清。《楊儀家藏方》治真元不足,下焦虛寒,小便頻數,白濁如膏,有萆薢分清飲,正此意也。又楊於建《萬全護命方》雲:凡人小便頻數不計度數。便莖內痛不可忍者。此疾必先大腑祕熱不通,水液只就小腸,大腑愈加乾竭,甚則渾身熱,心躁思涼水,如此即重症也。此疾本因貪酒色,積有熱毒,腐物瘀血之類,隨虛水入於小腸,故便時作痛也。不飲酒者,必平生過食辛熱葷膩之物,又因色傷而然,此乃小便頻數而痛,與淋證澀而痛者不同也。宜用萆薢一兩,水浸少時,以鹽半兩同炒,去鹽為末,每服二錢,用水一盞,煎八分,和滓服之,使水道轉入大腸,仍以蔥湯頻洗穀道,令氣得通,則小便數及痛自減也。"

【備註】同屬植物 福州薯蕷 的根莖,亦作 棉萆薢 入藥,產於福建。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神農本草經》。

上文為我們分析了萆薢的一些功效等,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適量食用萆薢,對身體機能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標籤: 藥用價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ke/zhongyao/p8wr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