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飲食百科 >中藥 >

樗白皮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樗白皮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中醫中藥是非常值得信任的,因為中藥的歷史悠久且副作用小。樗白皮就是我們常見的一種中藥材,對於人體的健康有很多的好處,那麼樗白皮究竟可以怎麼吃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樗白皮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別名】樗皮(《日華子本草》),臭椿皮(《滇南本草》),苦椿皮(《陝西中藥志》)。

【來源】為苦木科植物 臭椿 根部或幹部的內皮 。春季採收,挖取樹根,颳去外面粗皮,以木棒輕輕捶之,使皮部與木部鬆離,然後剝取內皮,仰面晒乾;或剝取幹皮。

【原形態】臭椿(《群芳譜》),又名:臭楮(《食療本草》),山椿、虎目(《本草拾遺》),虎眼樹(《四聲本草》),鬼目(《本草圖經》),大眼桐(《綱目》),樗樹、白椿。

【生境分佈】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佈。

【性狀】①樗根白皮(《近效方》),又名:樗根皮(《本草拾遺》)。

【化學成份】根皮含苦楝素、鞣質、赭樸吩等。樹皮含臭椿苦酮、臭椿苦內酯、乙醯臭椿苦內酯、苦木素、新苦木素等。種子含油約35%及2,6-二甲氧基醌、臭椿苦酮、臭椿內酯、查杷任酮、苦木素等。葉含異懈皮甙、維生素C等。

【炮製】樗白皮:除去栓皮,清水浸泡,撈出,潤透,及時切絲或切成方塊,晒乾。炒樗白皮:先將麩皮撒入鍋內加熱,至煙起時,再將樗皮倒入拌炒至兩面焦黃色,取出,篩去麩皮,放涼。(每樗皮100斤,用麩皮10斤)

【性味】苦澀,寒。

【歸經】入胃、大腸經。

【功能主治】除熱,燥溼,澀腸,止血,殺蟲。治久痢,久瀉,腸風便血,崩漏,帶下,遺精,白濁,蛔蟲。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4錢;研末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熬膏塗。

【注意】《本草經疏》:"脾胃虛寒者不可用,崩帶屬腎家真陰虛者亦忌之,以其徒燥故也。凡滯下積氣未盡者亦不宜遽用。"

【附方】①治痢疾:椿白皮(樗白皮)一兩,爵床三錢,鳳尾草五錢。煎服。(江西《中草藥學》)

【各家論述】《本草通玄》:"樗白皮,專以固攝為用,故瀉痢腸風,遺濁崩帶者,並主之。然必病久而滑,始為相宜,若新病蚤服,強勉固澀,必變他症而成痼疾矣。凡用颳去粗皮,生用則能通利,酸醋炙即能固澀。"

【臨床應用】①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

【備註】樗(臭椿)、椿(香椿)為兩種不同科屬的植物,但在歷代《本草》中每見合併敘述,商品亦多將樗皮、椿皮統稱"椿白皮"或"椿根皮",蓋因二者功用大體相同之故。目前使用較廣者為樗白皮,僅在四川、陝西、湖北、貴州等地單獨使用椿白皮,或椿皮、樗皮兼用。參見"椿白皮"條。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 藥性論》;1.《本草圖經》:椿木、樗木,二木形幹大抵相類,但椿木實而葉香可啖,樗木疏而氣臭,膳夫亦能熬去其氣。北人呼樗為山椿,江東人呼為鬼目,葉脫處有痕如樗蒲子,又如眼目,故得此名。

通過上面文章的介紹,相信大家對於樗白皮都有了一定的瞭解,樗白皮的作用是很大的,對於人體有很大的好處,因此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來選擇樗白皮,但是還是要在醫生的囑咐下進行。

標籤: 白皮 藥用價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ke/zhongyao/xd4z9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