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飲食百科 >中醫養生 >

煎中藥的常識有哪些?

煎中藥的常識有哪些?

如今即使在現代社會,我國的傳統醫學依然廣泛運用在百姓的治病和養生中。中藥煎煮質量的好壞以及服藥方法的正確與否都是直接影響治病療效的,然而很多年輕人並不懂得煎制中藥,這樣服用下去藥效大大降低,起不到治病作用。接下來就讓小編告訴大家正確煎制中藥的必備知識吧。

煎中藥的常識有哪些?

一、煎藥前的浸泡

一般加冷水漫過藥面,浸透後再煎煮,則有效成分易於煎出。一般浸泡30分鐘左右即可,但也要根據藥材自身質地的輕重和季節、溫度的差異分別對待。花、草、葉可浸20分鐘;根莖、種子、果實及礦石、甲殼類藥材宜浸泡30~60分鐘。總之以藥材浸透為準。

二、煎藥用具的選擇

煎煮容器與藥液質量關係非常密切,歷史記載認為,“銀為上,磁者次之”,不主張用錫、鐵之類的鍋煎煮。因為有些藥物遇到錫、鐵等金屬後會發生沉澱,降低溶解度,甚至會引起化學變化,產生副作用。目前多主張使用陶瓷、瓦罐而不用鐵鍋、銅鍋,最好也不用鋁鍋及不鏽鋼、搪瓷容器來煎藥,以確保中藥的療效。

三、煎藥用水的選擇

水是煎煮中藥湯劑的最常用溶媒,一般宜選用潔淨的冷水,如自來水、井水、蒸餾水等。用水量應視藥物的重量、體積、吸水能力、煎煮時間、火候及所需的藥量等因素來決定,一般以水漫過藥物半寸左右為宜。煎藥的用水量應一次加足,不要中間數次加水,更不能把藥煎幹了再加水重煎,煎乾的藥應棄掉。

看完全文,如何才能煎出一副藥效極好的中藥大家應該知曉了吧。看來中藥在煎制時講究是很多的,因此煎制中藥前一定要熟知這些知識才能更有效的治病。不同的處方,煎開後的時間要求也不同,小編建議在看病開藥時一定要詢問清楚,按照醫生叮囑的去做。

標籤: 常識 中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ke/zhongyi/y3ol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