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

成語故事

病入膏肓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 病入膏肓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 春秋時期,晉景公得了重病,聽說秦國有一個醫術很高明的醫生緩,便專程派人去請來。醫生還沒到。晉景公恍惚中做了個夢。夢見他的病變成了兩個小孩,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說話。晉景公側耳傾聽。一個說:那個高明的醫生緩馬上就要來了,我看我們這回難逃了,我們躲到什麼地方去呢?另一個小孩...
  • 21584
請人捉刀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 請人捉刀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 《世說新語·容止》:魏武將見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遠國,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頭。既畢,令間諜問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聞之,追殺此使。魏武帝曹操要接見匈奴的使者,他自己認為相貌不好看,不能用威儀震服匈奴,就讓美男子崔季珪代...
  • 27123
顧名思義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 顧名思義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 在古代,大多數人尤其是當官的人和讀書人既有名又有字,有些人除了名字之外還有號。所謂名,即個人在社會上所使用的符號。字則是名的解釋和補充,它與名互為表裡,因而古人又稱其為表字。從《禮記·檀弓上》一書中可以知道,在古代,名是一個人小的時候起的,主要是供長輩稱呼。長...
  • 28083
風聲鶴唳 草木皆兵的故事及成語解釋
  • 風聲鶴唳 草木皆兵的故事及成語解釋

  • 唳:鳥鳴。聽到風聲和鶴叫聲,都疑心是追兵。草木皆兵:把草和樹木都當做了敵人的兵將。形容人在極度驚慌時疑神疑鬼。《晉書·謝玄傳》: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晉書·苻堅載記》:堅與苻融登城而望王師,見部陣齊整,將士精銳;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類人形。故事:公元...
  • 24871
出人頭地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 出人頭地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縣)人。他的父親蘇洵和弟弟蘇轍都是北宋有名的文學家,被人們合稱為三蘇,而且都一起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蘇軾小時候,天資聰穎,由於書讀得多,字也認得多,再加上文章寫得好,因而受到人們的稱讚。在一片讚揚聲中,蘇軾不免有些飄飄然。有一天...
  • 18288
入木三分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 入木三分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 王羲之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大書法家,字逸少,晉朝時會稽(今浙江紹興)人,是王曠的兒子,七歲就擅長書法。因為他曾經做過右軍將軍,後人又稱之為王右軍。王羲之的書法,可以稱得上冠絕古今,他的字秀麗中透著蒼勁,柔和中帶著剛強,後世的許多書法家,能超越王羲之的人少之又少。所以,學習書法的...
  • 10281
模稜兩可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 模稜兩可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 蘇味道是初唐的政治家、文學家,趙州欒城(今屬河北欒城)人。九歲能詩文,少有才華,與李嶠以文辭齊名,號蘇李。20歲中進士,早年為咸陽尉,因吏部侍郎裴行儉賞識,隨裴行儉兩徵突厥,為書記。聖歷初官居相位,先後三度為相,深得武則天賞識。當狄仁傑垂垂老矣之際,武則天向他諮詢誰能接班,狄仁傑...
  • 6646
不求甚解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 不求甚解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 東晉時期,有一個名叫陶淵明的人,是我國最早的田園詩人。他所開創的田園詩體,為古典詩歌開闢了一個新的境界。他出身於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勳,軍功顯著,官至大司馬,都督八州軍事,荊、江二州刺史、封長沙郡公。祖父陶茂、父親陶逸都做過太守。年幼時,家庭衰微,九歲...
  • 4036
難兄難弟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 難兄難弟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 史料記載:陳元方子長文,有英才,與季方子孝先,各論其文德,爭之不能決,諮子太丘。太丘曰:‘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太丘名陳寔,元方、季方之父也。潁川有個叫陳宴的人,自幼好學,辦事公道。後來做了縣官,更是廉潔奉公,百姓很佩服他。他的大兒子叫元方,小兒子叫季方,也有很高的...
  • 5723
鑽木取火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 鑽木取火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 傳說,在遠古蠻荒時期,人們還不知道有火,也不知道如何用火。到了晚上,一片漆黑,野獸的吼叫聲時斷時續,人們蜷縮在一起,又冷又怕。由於沒有火,人們只能吃生的食物,經常生病,壽命也不長。有個叫伏羲的天神,他看到人間生活得這樣艱難,心裡很難過,他想幫助人們意識到火的用處。於是,伏羲大展...
  • 26525
信口雌黃的含義 信口雌黃的故事及成語解釋
  • 信口雌黃的含義 信口雌黃的故事及成語解釋

  • 魏晉時期的上層社會盛行清談之風,西晉大臣王衍就是個很有名的清談家。他從小就口齒伶俐,曾在文學名家山濤府上做客。大家都對他清秀的外表和文雅的舉止加以稱讚,但山濤卻感嘆道:日後耽誤天下的,就是這種人啊!王衍成年後,擔任元城縣令時很少辦公事,經常約人在一起沒完沒了地閒聊。...
  • 27147
必恭必敬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 必恭必敬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 西周的最後一個國君是周幽王姬官涅。此人昏庸暴虐,政治腐敗。公元前779年,褒國進獻了一個姓姒(sì)的美女,叫褒姒。周幽王對她萬般寵愛。褒姒一向不愛笑,幽王用音樂歌舞、美味佳餚都不能讓她笑。有人獻計點燃報警的烽火臺,招來各路諸侯兵馬,使他們上當,讓褒姒笑一笑,幽王欣然...
  • 4410
楚弓楚得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 楚弓楚得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 據《說苑·至公》記載:楚共王出獵而遺其弓,左右請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遺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孔子世家·好生》:楚人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這段話主要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春秋時期,楚共王有一張寶貴的烏號之弓。據傳說這把弓是黃帝遺留下來的,儘管...
  • 30192
錢可通神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 錢可通神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 唐朝父子擔任宰相的不少,祖孫三代都擔任宰相的則只有張延賞家。在唐朝,張家號稱三相張家,張延賞的父親是唐玄宗開元年間的名相張熹貞,張延賞本人是唐德宗時期的宰相,他的兒子張弘靖是唐憲宗時期的宰相。因此,時人常說:河東張,不尋常。張延賞原名張寶符,張熹貞去世時他才四歲。開元...
  • 31354
談笑自若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 談笑自若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 三國時期,東吳有一員叫甘寧的大將,作戰英勇而且很有智謀。因有戰功,被任命為西陵太守、折衝將軍。公元208年,曹操在赤壁之戰中失敗後,被迫向江陵撤退。孫權和劉備的聯軍乘勝追擊,一直追到南郡(今湖北江陵境內)。駐守南郡的魏將曹仁以逸待勞,奮勇擊退了吳軍的先頭部隊。吳軍大都督...
  • 28222
養虎遺患的含義 養虎遺患的故事及成語解釋
  • 養虎遺患的含義 養虎遺患的故事及成語解釋

  • 傳說,很久以前,地廣人稀。那時的人們除了種地之外,靠山近水的大都以漁、獵為生。每當北風吹,雪花飄的時候,人們便進山打獵。有次,獵人們進山居然用陷阱成功捕獲了一雄一雌兩隻猛虎。大家將兩隻猛虎牢牢綁住,一個獵人便循著猛虎的蹤跡,在深山的洞穴裡找到了一隻小虎崽兒。這隻小虎...
  • 7539
逐鹿中原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 逐鹿中原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 東晉時期,十六國中後趙的開國皇帝名叫石勒。有一天,石勒設宴招待高麗的使臣,喝酒喝得快醉的時候,他大聲地問臣子徐光道:我比得上自古以來的哪一位君王?徐光想了一會兒說:您非凡的才智超過漢代的高祖,卓越的本領又賽過魏朝的始祖,從三皇五帝以來,沒有一個人能比得上您,您恐怕是軒轅黃...
  • 15897
老當益壯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 老當益壯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 漢光武帝劉秀靠武力奪取了江山,他手下有批出身豪強地主的大將謀臣,都是幫光武帝打天下立過赫赫戰功的,其中功勞最大的有二十八個。光武帝死後,他的兒子漢明帝劉莊把二十八人的肖像畫在南宮的雲臺上,稱為雲臺二十八將。但是在二十八將之外,還有一員大將,他的名字雖然沒有留在雲臺...
  • 15914
守株待兔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 守株待兔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 話說在春秋時期,宋國有一位農夫。他一年四季,每天早出晚歸,十分精心地耕種著自己的一塊土地,可到頭來,即使是遇到好年景,也只落得個頓頓粗茶淡飯,剛剛能填飽肚子。他實在是很辛苦。一天正午,烈日炎炎,勞作了整整一上午的農夫感到十分疲倦,就坐在一棵大樹下休息。這時,突然一隻野兔從...
  • 21706
南橘北枳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 南橘北枳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 晏嬰,字平仲,也稱晏子,夷維(今山東高密)人,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曾經輔助齊靈公、莊公、景公。景公時為相,輔政長達四十餘年,既是三朝元老,也是齊國一代名相。據說晏嬰身材不高,其貌不揚,但足智多謀,為官清廉,敢於犯顏直諫,匡正國君之謬;生性敏捷,能言善辯,奉命出使他國,臨危不俱,從不讓國...
  • 24864
掩耳盜鈴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 掩耳盜鈴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 春秋時期,晉國貴族智伯滅掉了範氏。有人趁機跑到範氏家裡想偷點東西,看見院子裡吊著一口大鐘。這口大鐘是用上等青銅鑄造而成的,造型和圖案都非常的精美。小偷心裡高興極了,想把這口精美的大鐘揹回自已家去。可是鍾又大又重,他使出九牛二虎之力也沒挪動分毫。他思來想去,只有一...
  • 28565
千鈞一髮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 千鈞一髮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 公元前154年,即漢景帝劉啟即位的第三年,吳王劉濞因不滿朝廷逐步削弱諸侯王封地,糾集楚、趙、膠東、膠西、濟南、淄川等6個諸侯王,打著“清君側,誅晁錯”(因為晁錯力主削藩)的旗號,起兵叛亂。史稱“吳楚七國之亂”。據東漢班固的《漢書·枚乘傳》記載,西漢初年著名的辭賦家枚乘,最初...
  • 12480
因噎廢食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 因噎廢食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 相傳,古時候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節日之夜,有個大財主在家大擺酒席。大家划拳喝酒,喧聲如潮。突然,鬧得最歡的一個老頭大汗淋漓,翻著白眼,捂住脖子,拼命地嚥著唾沫。原來是他剛才急著說話,嘴裡一塊牛肉沒嚼爛就吞了下去,結果喉嚨被堵住了。這時,在場的人紛紛圍了過來,有的說快灌一杯冷...
  • 21901
道聽途說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 道聽途說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 春秋時期,齊國有兩個鄰居,他們分別叫艾子和毛空。艾子很有學問,收的學生很多。儘管如此,毛空卻看不起艾子,總認為自己比艾子強。他想讓艾子知道自己比他強,可是一直沒有機會。有一天,毛空在路上聽到一個訊息,十分高興,心想這回可找到機會了。他很快就走到了艾子的家裡,對艾子說:你聽...
  • 29478
覆巢無完卵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 覆巢無完卵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 孔融,字文舉,東漢末年山東人,孔子第二十代孫,世代為官,自幼聰慧明理,《三字經》上說融四歲,能讓梨傳為佳話。漢獻帝時,孔融曾做過北海相。據說,當年曹操發動五十萬大軍,南征劉備和孫權時,孔融曾表示反對,勸說曹操停止出兵。曹操不以為然,依然我行我素。孔融在背後發過幾句牢騷。御史大...
  • 3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