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傳統文化 >

正月剃頭死舅舅?為什麼正月不能剃頭

正月剃頭死舅舅?為什麼正月不能剃頭

在國內的很多地方,都有“正月不能剃頭”的說法,要問老一輩的人為什麼正月不能剃頭?得到的答案都有幾分恐怖的色彩:“正月剃頭死舅舅”!這聽起來完全不相干的事,到底是為什麼流傳了這麼久,而且不少人深信不疑呢?

正月剃頭死舅舅?為什麼正月不能剃頭

話得從清軍入關時說起,大清皇帝為了"削平四周,留守中原"的治國主張,決定推行一種奇怪的髮式:將頭髮從前部到腦頂剃去,再將四周的髮際全部剃光,只留下中間集中的一塊和一個長長的大辮子。為了一統江山,尤其是統治思想,這種髮型要在漢人間大肆推行。推行的媒介便是剃頭匠,清政府把全國的剃頭匠召集起來,每人發給一個掛有聖旨的"吊投旗杆"。隨後,這些剃頭匠便走街串巷,恩威並施地把人們的頭髮一一拿下。

經歷了無數次朝代更迭的漢人對於誰當皇上這樣的事情並沒有表現得太過強烈,倒是這場頭髮的變革著實惹惱了其中一部分人。當時的清王朝打出的口號是"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這種強硬的做法出人意外地遭到了歷來柔弱的江南民眾的反對:江南士子認為剃頭是對他們人格的莫大侮辱,因此群起反抗,指望通過群眾的力量讓滿人有所收斂。然而,順治皇帝隨便找了點茬兒,一聲令下,接連出現了"揚州十日"和"嘉定三屠"等悲劇,漢人頭上的標誌連同熱血乘鶴西去。

1644年至1650年(順治元年~順治七年)間,義大利人衛匡國寫下了著名的《韃靼戰紀》。其中記錄了中國南方軍民為保衛頭髮而戰的情況:士兵和老百姓都拿起了武器,為保衛他們的頭髮拼死鬥爭,比為皇帝和國家戰鬥得更英勇,不但把韃靼人趕出了他們的城市,還把他們打到錢塘江,趕過了江,殺死了很多韃靼人。實際上,如果他們追趕過去,也許會收復省城和其他城鎮,但他們沒有繼續發展勝利,只滿足於保住了自己的頭髮。

義大利人不懂得我們的國情,他看到的只是區域性的一場小小的勝利,他不曉得,天下已經是清人的天下。"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韃靼人"動真格的了。在大清國的高壓下,一些文人士大夫不再高喊"頭可斷髮不可剃",而是以"正月不剃頭"來表達對明王朝的思念,實為"思舊",為了掩人耳目,訛傳為"死舅舅"。一場發生在三百多年前的剃頭鬧劇至今未結。

不過,古代人對春天該做什麼事、不該做什麼事真的挺有講究。《黃帝內經》中的“四氣調神大論”中的“春三月”中就有一段話說:“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實寒變,奉長者少。” 具體到理髮上就是,春天的這三個月,應該讓頭髮自由生長,而不該剪斷;應該讓頭髮鬆散地披在肩上,而不該扎得太緊。違反這個規則,就會傷到肺。這個古老的說法可能也使人們對正月裡剃頭比較忌諱。

當然了,現代社會是科學社會,上面說得禁忌其實是不存在的,更不要說“死舅舅”這個玄乎的說法。但是中國人對“死”非常忌諱,所以不少地方正月裡確實有說法讓不要剃頭。

標籤: 剃頭 正月 舅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chuantong/03g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