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野史祕聞 >

為什麼清朝人要把前面頭髮剃掉?

為什麼清朝人要把前面頭髮剃掉?

清朝人把前面的頭髮剃掉留下不同時期長度粗細不等的辮子,除了不遮擋視線、對大自然的崇拜及薩滿教的影響,還有剛入關時的一種髮型說法:“金錢鼠尾”。“只留一頂如錢大,作辮,謂之金錢鼠尾”。也有人說,留的辮子細長,要能從銅錢孔中穿出,所以才那麼叫。總之就是腦門心留一小撮頭髮,然後梳一條小辮兒。

為什麼清朝人要把前面頭髮剃掉?

順治四年廣州“易服剃髮令”說“金錢鼠尾,乃新朝之雅政;峨冠博帶,實亡國之陋規”;另一方面就是威脅,不挨剃刀,就挨屠刀。明朝有個遺民說:“時剃頭令下,閭左無一倖免,金錢鼠尾,幾成遍地腥羶。”而且,不剃要殺頭,剃得不對也要殺。也就在順治四年,江南滸墅關有個叫丁泉的平民,因為“周環僅剃少許,留頂甚大”,儘管他“無奸宄之心”,但因為“違同風之化”,還是被“著就彼處斬”,連帶著縣官、家長、鄰里也受了牽累。

到了清朝乾隆年間,忍了鼠尾巴一百多年的中國人對辮子做些改良,頭頂留的頭髮有了一巴掌大,辮子也粗了許多。那時期外國人大量來華,對這種髮型稱為“豬尾巴”,成為外國人對中國男人的主要印象。到了清朝晚期髮型又有變化,留的頭髮更多了,男人們都以拖一根又粗又長的大辮子為榮,很多人形容為“牛尾巴”,如同一般“辮子戲”中表現的那樣。

補充:清朝留辮子的男子是怎麼洗頭的?

老北京三十六行有一行,叫做—— 剃頭擔子。

一副扁擔兩頭挑,一頭是箱子,裝著剃刀毛巾頭油臉盆板凳, 一頭挑著個小火盆,上面座一壺水。這就是剃頭挑子一頭熱的來由。

走街串巷,遇到有人想要剃頭,就擺好傢伙事兒,讓客人坐著或者躺著,燒熱水,燙熱手巾把兒,先熱敷,讓客人面部放鬆。然後動刀修面。

據說手藝高的師傅,修面只要寥寥數刀,一刀下去鬍子臉面全乾淨,再一刀下去腦門兒鬢角全乾淨。總之寒芒一點先到,隨後刀過如風,客人還沒感覺,已經是煥然一新了。

然後打散辮子,為客人洗頭,抹頭油,重新打辮兒,要光亮,要緊緻。有的街頭青皮混混有特別要求的,還要加個鐵絲兒讓辮子翹起來,稱作“蠍尾鉤”

歷史民科們的普及,清朝入關之初的辮子和歷史劇中的改良辮大相迥異,其所謂“金錢鼠尾”,即“只留一頂如錢大作辮”。

由此,這些歷史民科們還請著名畫家畫成了一幅廣為流傳的“辮子演變白描圖”,生動形象的向世人展示了兩百多年中國國辮的演化過程。

歷史民科的功勞可謂大矣,辮子演變圖可謂聞名矣,竟不亞於蒙娜麗莎圖。而歷史的誤導之深,也可謂謬矣。

滿人原是騎在馬背上的民族,留鞭子本為方便行事,且此俗並非始於滿人,歷史上的其他北方遊牧民族如鮮卑、契丹、女真、蒙古等都曾留辮,不過形式稍有差異而已。

事實上,薙髮是遊牧民族騎射的特點所決定的,主要為防止頭髮凌亂眼睛而將前額頭髮剃去,腦後頭髮則編成鞭子或垂或纏繞頸上,這樣就不會因風吹散頭髮而妨礙視線。

漢人則不一樣了,其植根於農業社會,不像遊牧民族那樣要天天騎馬,前額剃髮也就毫無必要。

再者,按儒家之說,身上髮膚乃受之父母,不可有絲毫損傷,因而漢民自古即蓄滿發,不剪也不剃。

小孩生下來後,任憑頭髮自然生長,到讀書年齡時,就將頭髮挽結成髻,謂之“束髮受書”,成年人也大都將頭髮梳理為髻,或包布頭或盤起藏在帽中。

清朝之前,漢人對薙髮(剃髮)是極忌諱的,只有犯罪或出家當和尚不得已而削髮,否則頭髮是不能剪也不能剃的。

譬如古代之“髡刑”,剃髮即為懲罰手段,而太史公司馬遷說的“剔發受辱”,亦有此意。

曹操出征南陽,因座馬驚奔踏了道旁禾苗,觸犯了自己所定的“踐苗者斬”之禁令,“割發權代首”,這一自懲,力度已不算小。

清初之“薙髮令”,一言而蔽之即“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這大大傷害了漢人的感情。

漢人們反抗的未必是留辮,因為辮子無非髮式,或纏或綁並不重要,但將前額頭髮剃去,則於傳統大為相背。

特別在頭髮剃去後,額面露一光溜溜的大瓢,這就像被刺字一樣,幾乎是一種失敗與恥辱的標誌,而滿人統治者要的就是這種歸順的效果。

當然,需要說明的是,不管是入關還是未入關,滿人也只是將前額頭髮剃去,“金錢鼠尾”並非普遍現象,所謂全腦剃除,未見於記載。

事實上,以當時的剃刀製作水平和髮型師操作水平,也是做不到的。更需要說明的是,留辮也是一個過程,並非剃髮令下,即全國剃髮留辮。

即便在康熙時期,其行農耕禮,很多農民也都未剃髮而仍舊沿襲前朝包頭,前額亦頭髮茂密。如此髮型,當著皇帝的面公然如此,康熙亦不為杵,何罪之有?

這證據亦不難找,《康熙耕織圖》有圖有真相,亦有書出版,不難找到。歷史民科,無知當有知,可以休矣。

具體髮型前半部是都剃光的,因為滿族過去是遊獵民族,額前不留髮是為了避免騎馬奔跑時頭髮會遮住了視線,後面留了一條辮子是為在野外露宿時可以當作枕頭使用。

滿人留髮最出的原因可能與滿人信奉的薩滿教義有關係,薩滿教主張崇拜萬物,山川、河流、樹木、花草、動物所有大自然中的一切薩滿教都尊重它們,這叫:萬物有靈。與現代觀念裡面我們推崇的愛護大自然,愛護動物的觀點很一致,可以說是保護生態的最早理念..至於到留髮就更不用說了,薩滿教對萬物都那麼虔誠地尊崇,對於祖先和上天給予自己的身體當然也是同樣愛惜。

那麼首先頭部是人類智慧的源泉,頭髮生長於頭部因此滿人認為不可剃髮,當以好好保護。同時,滿人還把留髮當作是對祖先的尊重,如前所說身體是生身父母所賜,以留髮這種方式來表達敬和孝。具體髮型影視劇裡表現的應該是正確的,前半部是都剃光的。

至於為什麼要把前半部剃光,這裡也有它的實用性,因為滿族過去是遊獵民族,額前不留髮是為了避免騎馬奔跑時頭髮會遮住了視線,後面留了一條辮子是為在野外露宿時可以當作枕頭使用。薩滿教認為頭髮既然是生在人的最頂部和天也就最接近,是人的靈魂所在之處,因此髮辮更受到滿人的重視,滿人在額角用一條直線對齊兩邊後把前面的頭髮剃掉,留下後面的頭髮編成辮子垂在腦後。這個習俗是沿襲滿族先民"靺鞨"而來的。

清朝統治者規定:自佈告下達後十天之內,各地人民一律剃髮,凡是不剃的,遲疑的,甚至上表章請示儲存明朝制度的,一律視為亡命草寇,殺無赦!清政府委派的江南地方官員,到處帖出“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佈告,同時,派出八旗兵丁,帶著剃頭匠,挑著剃頭擔子,在大街小巷巡邏,一見到沒有剃髮的,就強行拉過來剃,稍一反抗,當場把頭砍下來,掛在剃頭擔特製的竿子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yeshi/zxkmx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