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傳統文化 >

毛南族人喜歡跳什麼舞蹈 毛南族的舞蹈

毛南族人喜歡跳什麼舞蹈 毛南族的舞蹈

毛南族肥套 用於還願的舞蹈

毛南族人喜歡跳什麼舞蹈 毛南族的舞蹈

"還願舞",毛南語稱"肥套",是毛南族還願等活動的總稱,盛行於明清之際,初為毛南族藉助儺祭祀天地自然萬物的儀式,在傳承過程中融合毛南族口頭文學、山歌、戲劇、舞蹈、音樂、打擊樂等藝術元素成為內容豐富的民俗活動。其歌、舞、樂、戲等藝術形式承載著毛南人祈求民族生生不息、冀望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美好願望,它既是毛南族發展的歷史見證,又是毛南族傳統文化的珍貴遺產。

主要特點

毛南族肥套種類繁多,內容豐富,其主要表現形式有儺歌、儺舞、儺戲、儺樂、儺故事(口頭傳說)、儺面具雕刻幾大類。"肥套"共有十幾個舞蹈場面。"還願"時需要擺設各種"供桌",搭神壇,在神壇上"安樓",掛神像,舞蹈活動均用一班師公主持進行。當主唱的師公念請哪種神時,即由師公戴上該神的木面具舞蹈。這些舞蹈的主要內容是"還願"之家希望通過祈神活動得到"恩賜",使以後的子孫興旺發達。其過程由主唱師公唸咒語、唱神書。念唱到哪個神,哪個神就出來舞,都按一定的程式表演。

表演由一幫專業的神職人員主持,整體結構是由十五個舞蹈組成,內容非常豐富,他們表演登梯、超度、架橋、揀花、送花、坐殿等舞蹈。

舞蹈的基本動作有軟拜步、起伏碎步、甩袖、繞手輕拜、跳小步和輾轉繞圈等。很少有劇烈粗獷的跳蹦。動作規律是在流動行進中起伏跳蕩,輕柔悠然,氣氛較為莊重肅穆。男性神多身穿龍袍、蟒袍,袍上繡著各種鮮豔聲調的圖形,並配上閃光片。女性神則上衫下褲,不穿裙,與民間婦女的服飾大致相同。

傳承價值

毛南族肥套的形成、發展、演變對認識毛南族歷史有重要參考價值。其儺文化以歌、舞、樂、戲等多種形式表現,可以看到毛南族文化與漢族文化融合與嬗變的印記。

由於社會發展和人們價值觀念的變化,毛南族肥套處於瀕危狀態,亟需採取有效措施加以保護,使其發揮保持民族文化獨特性和維護文化多樣性的應有作用。

從傳播學角度看肥套儺俗

毛南族“肥套”儺俗,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能歷經無數個歷史朝代頑強的存活下來,發展和演變,反映著毛南族社會發展的歷史;儺俗歌、舞、樂、戲多種娛樂形式,透射出毛南族文化藝術與其他民族文化藝術的融合與嬗變。

從傳播學的角度來看,“肥套”儺俗傳播,可以說是人類特有的各種文化要素的傳遞擴散和繼傳現象,是各種文化資源和文化資訊在時間和空間中的流變、共享、互動和重組,是傳播者的編碼和解讀者的解碼互動闡釋的過程,是主體間進行文化交往的創造性的精神活動。

毛南族“肥套”儺俗的傳播主要是以口耳相傳、行為示範和心理影響的方式擴布和傳承。在這個過程中,符號成為儺文化資訊傳播的載體。毛南族“肥套”儀式中的許多符號按照一定方式組成,這就是符號的編碼過程,然後通過接受者的解碼過程,完成儀式的傳播活動。

本文首先分析毛南族“肥套”儺俗的傳播活動,包括其構成要素、傳播方式、特點等等。其次分階段論述“肥套”演變中的傳播表現。主要是分為3個階段:1.1949年前,形成發展巔峰階段;2.1949年—1980年,由盛而衰階段;3.1980年至今,劫後重生復原階段。再次,分析傳播在“肥套”儺俗變遷中的作用。最後總論民俗與傳播的關係。傳播在改變民俗文化生存環境同時,又是促進民俗變革的彈性機制,而媒介的運用也拓寬民俗活動的傳播物件。民俗利用傳播擴充套件民俗文化新空間,豐富民俗文化的傳播手段,創新民俗文化,加入時代因素。

毛南族猴鼓舞 葬禮上的歡快舞蹈

前往平塘縣的甲壩村頗費周折,運送磚頭的大貨車路上拋錨,讓我們不得不徒步前進,尋找毛南族舞蹈——猴鼓舞。

一路上都能看見嶄新的瓷磚新房,還有幾戶正在建設中。鄉親們說,這都是打工帶來的變化。寨子裡除了修房的施工聲,還有節奏強勁的流行歌曲,讓這個村寨顯得並不寧靜。此時甲翁國小傳出陣陣古樸的鼓聲,透出別樣韻味。

為參加“多彩貴州”舞蹈大賽,孩子們正在排練猴鼓舞。隨著鼓聲的節奏,手拿兩根棍子的孩子們模仿猴子的動作,跳躍翻騰,或單打獨鬥,或相互嬉鬧,並不時發出“嚎嚎”的叫聲,動作敏捷,俏皮歡快,滑稽幽默。平塘縣文化局史副局長介紹:“這是喪事舞蹈,歡快的表演是為了安慰失去親人的家庭。”

鼓控制舞蹈的節奏,敲鼓的學生叫石治健。他不但負責敲鼓,還負責教其他的學生跳舞,因為他的父親就是一個猴鼓舞好手,還曾經遠赴上海表演。如今父親和村裡大多數壯年人一樣,外出打工,他就擔負起了“舞蹈老師”的職責。石治健說:“從小,爸爸就在家裡教我打鼓。”每當他的鼓聲響起,學校低年級的孩子總喜歡圍在他身邊,高年級的孩子則自己就跑到操場上舞蹈,甚至“參乎”到學校的正式排練中,這讓學校不得不組織猴鼓舞的第二梯隊,以滿足孩子們好動的天性。

猴鼓舞生於毛南族,鼓點猶如“密碼”非常複雜,要“解碼”自然並非易事。學校老師們津津樂道著一個故事:“哈哈!縣裡曾經來了個搞音樂的人,在我們村足足學了三個月,才學會我們的鼓點。”甲壩村是猴鼓舞跳得最好的毛南族村寨之一。早在上世紀90年代,村裡就組織了一支猴鼓舞隊伍到上海演出,長達兩年時間。前幾年,附近建立了一個毛南族風情園,石治健和村裡的幾個小朋友也被選中,在課餘時間去做表演。

學校的小朋友們大多沒見過猴鼓舞,老師們也只是小時候見過。學校的負責人石繼榮說:“以前經常看到村裡有人跳,後來沒看見了。現在也是因為政府重視我們的傳統文化,讓學校組織起了猴鼓舞隊伍。”其實,村裡40歲左右的人基本都會跳猴鼓舞,但這些人大多在外打工,石繼榮:“前幾年,我們學校的房子是村裡唯一的瓷磚房子,現在村裡的好房子越來越多了,都是打工換來的。”

打工帶來的不僅是新房子、流行歌曲等,還有觀念的變化。史副局長介紹:“以前,這個村寨還是比較封閉,要想看猴鼓舞,非要和村民們喝上兩杯,交上朋友,才有可能。現在,村民們都非常熱情,而且也越來越懂得民族文化的價值。”猴鼓舞所用的銅鼓是村民們的寶貝。可是,以前經常有外地人來平塘的毛南族村寨裡收購銅鼓,也有人以幾千元的價格成交過,現在已是後悔莫及。石繼榮感慨:“以前還覺得不值錢,現在再多錢也不賣了,那是我們的民族文化啊。就像我們的猴鼓舞一樣,以前只是我們自己的娛樂,沒想到政府這麼重視,我們自己更要保護了。”從不認識,到逐漸瞭解,民族文化的價值在村民們心中重新定位。

孩子們已經擔負起了猴鼓舞的傳承與興旺。生長在同一片土地上,身上流著毛南族的血液,他們和父輩一樣對猴鼓舞有著獨特的情結——自覺地學習民族舞蹈。但與父輩相比,他們更樂於向外人展示,記者數碼相機的鏡頭一度成為他們追逐的目標“讓我們看看,拍得怎麼樣呀?”已經是放學時間,孩子們都沒有離開學校,有的在排練,有的在看排練……

源於母子親情的舞蹈

傳說,在一個林木茂盛的毛南族村寨有一戶人家,丈夫早亡,妻子帶著三個兒子艱難生活。一天,最小的兒子在山上吃了很多野果,覺得頭暈,迷迷糊糊掉進了一個山洞。

洞中有一群猴子,小兒子與猴子一起生活。餓了就吃猴子採來的野果,渴了就喝洞中泉水……天長日久,小兒子學會了猴子的語言。而母親卻因為小兒子的失蹤哭瞎了眼睛,10多年後去世了。出葬那天,法師用銅鼓祭祀,被正在和猴子一起玩耍的小兒子聽到。

順著鼓聲找到了自己的家門,突然勾回了兒時的記憶,卻只能發出“嚎、嚎”的叫聲。只見他撿起了一個空樹筒,用獸皮蒙上,邊敲邊叫,淚水不停地流出……村民們這才明白,失蹤10多年的小兒子回來了。

猴鼓舞就是根據這個母子親情的傳說演化而來。每當有親人去世,大家便敲響銅鼓,跳起這個舞蹈來悼念。

標籤: 毛南族 舞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chuantong/94w41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