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傳統文化 >

漢族文化 儒學發展史簡介

漢族文化 儒學發展史簡介

原始儒家是繼承中華遠古文明思想而來,並特別重視國家社群的維護及個人修養的實踐的哲學,其中周文化的社會哲學理想更是儒學價值意識的根本基礎。而先秦儒學的理論重點在於思想生活化的落實(如孔子的《論語》),與儒家社會哲學精神之提出,(如孔子的禮樂教化思想,及孟子的行仁政觀點,以及荀子隆禮義知廉恥的說法等。)。另外,透過孔子與孟子的若干直捷明白的命題,與《中庸》《易傳》等整理後的文字,也提出了儒學理論中的形上學思想部份。

漢族文化 儒學發展史簡介

簡言之,《論語》標出聖人境界的理想,《孟子》說出修養功夫哲學及性善主張的人性論觀點,《中庸》明確化天道有德的德性本體論思想,《易傳》即基於論孟庸的德性思想而建構儒學的宇宙論世界觀。漢代的儒學發展走向,首先是解經之學的出現,在解經的過程中,漢儒加入了當時的科技知識所提供的新的宇宙論的觀點,主要是天人相感的天人關係之哲學,由於強調天人的互動性,使得漢儒發展出由天象以定人事的社會哲學,若就人文主體的開發而言,當然,此一觀點在漢儒彼此之間亦有著極大的辯論。漢儒的理論反而走了回頭之路。

漢代儒學的另一條發展脈絡則是兩漢經學的出現,經學即是藉由解經研究而制定禮法,禮法即做為國家政策的根本大法,這是儒學思想在社會科學領域的落實,是儒學中有具體實效性的知識部分。

漢以後儒學理論衰微,中國哲學思想的主要課題轉向道家與道佛兩教的宗教哲學之中,直至宋以後才又恢復了理論創造的能力

北宋五子的出現,不僅反映了整個時代的精神生活文明已能回到儒家本位中來的現象,更反映了儒家哲學體系能夠從自己的典籍詮釋中迴應道佛思想挑戰的形上學建構。至朱熹的集大成與王陽明活潑化生活化的開展,儒家思想不僅完全籠照中國文明,更且對日、韓等國發散出它的影響力,使得兩國的民族哲學中有著深厚的儒學傳統,形成兩國人民精神文化的重要基石。儒學發展至當代,有當代新儒家熊十力、牟宗三、唐君毅等哲學家為儒學在經歷西方哲學挑戰之後重建理論體系,成為當代中國哲學發展中最具有創造力的一套哲學思想,影響所及,併成為港臺及中國大陸當代中國哲學研究的方法論依據,頗有以儒學方法論壟罩道佛詮釋之強勢解釋效力之勢。

標籤: 儒學 發展史 漢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chuantong/lke3m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