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風雲人物 >

“方孟敖”原型實為兩個人 方孟敖原型究竟是誰

“方孟敖”原型實為兩個人 方孟敖原型究竟是誰

《北平無戰事》之所以能抓住觀眾的眼球,靠的就是精心構思的劇情以及背後所展現的巨集大歷史背景:進入1948年以後,國共內戰逐漸走向全面決戰的勢態,國民黨統治區的經濟也出現全面崩潰的局面……對於這樣一部嚴肅的歷史劇,劇中的許多人物是否有歷史原型,這也無疑是觀眾的興趣所在。

“方孟敖”原型實為兩個人 方孟敖原型究竟是誰

“方孟敖”

其實是兩個人

被“建豐同志”(蔣經國)評價為“能力卓越,唯精唯一”的“方孟敖”是本劇的男主角,他原本是國民黨空軍筧橋航校(即國民黨空軍軍官學校)上校教官,實際是中共地下黨員,因涉嫌通共並“違抗命令”案被送上軍事法庭,後被蔣經國特赦,重新任命為國防部北平運輸飛行大隊兼經濟稽查大隊隊長,奉上級命令於北平解放前夕隨國民黨撤往臺灣。

從筧橋航校軍官的出身看,“方孟敖”的原型應來自解放戰爭時期兩位著名的國民黨空軍起義人員。第一位是筧橋航校上尉飛行教官謝派芬。謝派芬1942年被國民黨空軍派往美國進行戰鬥訓練。1943年回國後,任中美空軍聯隊一大隊分隊隊長。國共內戰爆發後,他內心十分痛苦,每到單獨執行任務的時候,他就總是將炸彈投擲到荒郊野外。經過筧橋航校中共臨時支部書記呂雲蓀爭取,謝派芬於1948年11月祕密加入中共。1948年底,國民黨準備將筧橋航校遷往臺灣。起初,中共地下黨組織決定謝派芬隨學校遷臺,但隨後,黨組織改變決定,要求其駕機起義。1949年1月3日,謝派芬、中尉飛行教官蔣聲翰等機組5人駕駛1架美製C-46運輸機從杭州起飛,飛抵解放區的鄭州,受到中共方面的熱烈歡迎。之後,謝派芬加入人民解放軍空軍,並於1949年10月1日國慶大典時駕機飛過天安門接受檢閱。1989年病逝。

第二位原型是國民黨空軍第八大隊中尉飛行員俞渤。俞渤出生於天津一個軍人世家,14歲時,父親因遭日機轟炸而身亡,母親隨後病逝。身懷國仇家恨的他考入國民黨空軍軍官學校,並赴美受訓。回國後,他在第八飛行大隊任飛行員。由於不滿蔣介石的內戰政策,他不願將炸彈投到村莊上空,而是故意投到荒野上。1948年8月,他被中共地下組織祕密發展為中共黨員,併成為第八飛行大隊中共臨時支部的書記。後來俞渤加入人民空軍,曾任空軍第一航校參謀長和副校長,於1974年病逝,年僅48歲。

“馬漢山”

江湖做派,熱愛斂財

“馬漢山”實有其人,是蔣經國反貪劍鋒所指的要害人物。在劇中,馬漢山是北平民食調配委員會副主任,北平市民政局長:軍統出身,江湖做派,熱愛斂財,口頭禪是“混賬王八蛋”,哪怕屢屢在人前吃癟,迴轉身來仍是一副“我是你老子”的張狂德性,頗有一塊老牌滾刀肉的勇氣和魄力。同時這也是個受過傷的男人,家門不幸妻離子散,散發出一個混蛋至深的憂傷。馬漢山的原型叫馬漢三,他早年加入馮玉祥的西北軍。後投靠蔣介石,加入軍統組織。歷任軍統局華北實驗區區長,軍統局北平辦事處處長、國民黨北平行轅肅奸委員會主任委員、北平市民政局局長等職。後因與毛人鳳發生矛盾,又違背蔣介石的旨意,支援李宗仁競選副總統,1948年,馬漢三在南京被毛人鳳祕密處死。

“徐鐵英”

北平解放前夕畏罪逃跑

虛偽善變的“徐鐵英”是本劇中重要的反派角色。他本是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黨員通訊局(簡稱黨通局,前身為中統)聯絡處主任,因參加赴北平調查民調會貪汙案的五人小組成員而出任北平市警察局局長。

據歷史資料記載,1947年成立的國民黨黨通局在局本部共有6個處,包括了黨派調查處、黨政調查處、特種經濟調查處、統計處、總務處和交通管理處,並沒有劇中出現的“聯絡處”,想必此處是劉和平老師的藝術再創造。

徐鐵英劇照

所以,從歷史人物裡,是很難找出徐鐵英在中統內對應的原型人物。不過,如果從北平警察局的角度來看,倒是有個人物可與之相比,1948年北平市警察局長共有過兩任,7月30日之前為湯永鹹,之後為楊清植。楊清植並非出身中統,但曾擔任軍統特務團團長、河北站(設在保定)的站長。從出身特務這一點來說,徐鐵英和楊清植倒是有幾分相似之處:抗戰勝利後,楊清植就在北平保定一帶活動,策劃過不少針對地下黨和進步人士的陰謀,曾經一次就在保定逮捕了20多人,株連近百名進步人士。任北平市警察局長後,曾參與過北平解放前夕針對各學校學生運動領袖的“八一九”大逮捕。1948年12月北平解放前夕,他畏罪逃跑。

“何其滄”

專業不是經濟學

學富五車且性情耿直的“何其滄”是本劇中的重要角色。在劇中,他是燕京大學副校長,也是國民黨政府的經濟顧問,受“建豐同志”的特意委託,和中央銀行北平分行行長“方步亭”一起設計代號為“孔雀東南飛”的幣制改革方案,以挽救國統區的經濟。他鼓勵子女追求自由,同情參加學運的師生,並時常出面保護他們。

從燕京大學副校長的身份看,“何其滄”的原型有可能是當年的燕京大學代理校長陸志韋。燕京大學成立於1919年,校長原為美國人司徒雷登。1929年後,燕大在中國註冊,自此必須遵守國民政府教育部的規定,校長由中國人擔任。這樣,司徒雷登此後出任教務長,而中方校長被稱為“代理校長”,實際上相當於副職。1945年後,陸志韋曾任燕大代理校長。

不過,與劇中“何其滄”不同的是,陸志韋是語言學家、心理學家、教育家和詩人,其專業並不是經濟學,也不可能是國民黨政府的經濟顧問。但是,他主張民主,反對內戰,並親身參加了反對蔣介石政權的民主運動,表現出知識分子的良知和勇氣。北平解放前夕,他堅決拒絕胡適等代表蔣介石政府提出的邀請,不去臺灣,而留下來迎接新中國的誕生。1952年燕大被分拆後,他被調入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工作,後來曾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文革期間曾受到衝擊,1970年病逝於北京,終年76歲。

標籤: 方孟敖 實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fengyun/1yogv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