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風雲人物 >

最新研究成果顯示:魯迅寫信用的箋紙逾170種

最新研究成果顯示:魯迅寫信用的箋紙逾170種

今年是魯迅誕辰135週年和逝世80週年。作為一代文豪,魯迅寫作所使用的紙張成了學界近期研究的一大熱點。最新研究成果顯示:魯迅生活的時代正逢書寫工具大變革,沿用了千年的毛筆和宣紙逐漸被外來的鋼筆與洋紙取代,但魯迅卻對中國人自己製作的紙張情有獨鍾,這之中,最喜愛的莫過於箋紙。據統計,僅現存的魯迅書信,所使用過的箋紙就達170餘種。為了喚起人們對日漸凋敝的制箋藝術的關注,魯迅還與文學家鄭振鐸合作編印了《北平箋譜》,這一箋譜被研究界譽為“中國木刻史上斷代之唯一豐碑”。

最新研究成果顯示:魯迅寫信用的箋紙逾170種

選用箋紙時,魯迅頗為用心

箋,《辭海》的解釋是:“精美的紙張,供題詩、寫信等用。”它採用手工製作,需經染色、加料、砑光、灑金銀粉或刻印圖案、題詩等各種手續完成,堪稱“紙中美玉”。北京魯迅博物館研究員蕭振鳴在研究中發現,魯迅有著濃厚的箋紙情結,他使用過的箋紙品種十分豐富。1898年2月,魯迅到杭州探望在獄中的祖父,購買了一部《徐霞客遊記》,在這套書的第一冊內鈐有“戎馬書生”印,並夾有庚子年(1900年)冬末重閱時自擬的該書卷目一頁,寫在一張漂亮的箋紙上,箋紙為曙紅色,畫題“風蓮圖”,這是現存的魯迅最早的一頁用箋。

在魯迅的日記中,曾提到靜文齋、寶晉齋、淳菁閣、懿文齋、鬆古齋、洪興紙店、清祕閣、榮寶齋、九華堂等多家老字號,這些地方所售的箋紙價格不菲,但他還是多次出手購買。在選用箋紙時,魯迅也頗為用心。1929年5月15日夜間,在北京探望母親的魯迅給許廣平寫了一封信。這封信寫得很別緻,首先是對許廣平的稱呼,既不是過去開玩笑的“害馬”“H.M”,也不是習慣上的“廣平兄”,而是“乖姑!小刺蝟!”與過去更為不同的是,這封信所用的是兩張帶有彩色圖案的箋紙,上面分別畫著枇杷和蓮蓬。枇杷有三枚,兩大一小;蓮蓬有兩隻,其中的一隻飽含著蓮子。根據許廣平1929年5月21日的回信和魯迅此後的來信,之所以選用這兩張箋紙,一來因為枇杷是許廣平喜歡吃的食物,飽含著蓮子的蓮蓬則暗指當時許廣平已經懷孕,透出了魯迅即將為人父的喜悅。

《北平箋譜》是他獻給制箋藝術的情書

蕭振鳴告訴記者,魯迅不僅喜歡用箋紙寫信、創作和記錄,還熱愛收藏各式各樣的信箋。例如,在1929年5月23日的日記中,魯迅寫道:“從靜文齋、寶晉齋、淳菁閣蒐羅信箋數十種……”知道魯迅有此愛好,友人也紛紛“友情贊助”,據魯迅日記記載,柔石曾贈送給他信箋數種。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隨著西方文具的傳入,箋紙逐漸出現了衰落的趨勢。魯迅決定用他自己的力量,跟鄭振鐸一道,編印一部《北平箋譜》。1933年2月5日,魯迅在寫給鄭振鐸的信中說:“去年冬季回北平,在琉璃廠得了一點箋紙,覺得畫家與刻印之法,已比《文美齋箋譜》時代更佳,譬如陳師曾、齊白石所作諸箋,其刻印法已在日本木刻專家之上,但此事恐不久也將消沉了。因思倘有人自備佳紙,向各紙鋪擇優,各印數十至一百幅……訂成一書……實不獨為文房清玩,亦中國木刻史上之一大紀念耳。”魯迅的這一倡議得到了同樣喜愛中國傳統版畫藝術的鄭振鐸的積極響應。工作分兩頭進行:在北京的鄭振鐸,就地擔任蒐集箋樣、接洽印刷、裝訂。在上海的魯迅,則在經濟並不寬裕的條件下籌劃經費,預約訂戶,並且從500多種箋樣中一幅一幅的仔細選定,草擬編排的意見。這樣,經過5個多月的共同努力,用宣紙精印的《北平箋譜》終於面世。這裡頭收有各式各樣的箋紙300多種,其中有山水人物,有花鳥蔬果,還有仿古的西域古蹟、唐代畫磚,甚至兒童畫箋。箋譜中還特意記錄了這些箋紙的刻工。比如,綽號叫“版兒楊”的楊華庭,是靜文齋的刻工;被人喚作“張老西”的張啟和,是淳菁閣的刻工。在這裡,魯迅有意讓人們知道,即便制箋藝術衰落了,但仍有一批默默為此付出的民間藝術家。

業內專家認為,隨著時代變遷,書寫的介質在不斷變化。到了電腦普及的今天,連寫字本身都變得奢侈。然而,技術的發展固然不可阻擋,但那些在時間中被淘洗而遺落的文房器具,連帶著其中所凝結的文人情感和趣味,卻值得我們回望和追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fengyun/36xpg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