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風雲人物 >

蔣公五虎將之顧祝同 一生官運不衰的軍中聖人

蔣公五虎將之顧祝同 一生官運不衰的軍中聖人

顧祝同從黃埔教官起步,而成為黃埔“嫡系”重要將領,素有“馭將之才”聲譽。他先後參與東征北伐,軍閥混戰,“圍剿”紅軍。抗戰八年,履歷第三戰區司令長官,兼江蘇省政府主席,統軍扼守江南重地閩浙贛數省,創辦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三分校,製造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在黃埔“嫡系”將領中,其為“八大金剛”之一,列名“五虎上將”,被稱譽為中國國民黨軍政高層“軍中聖人”。

蔣公五虎將之顧祝同 一生官運不衰的軍中聖人

漣水鄉村子弟:走上從軍之路

顧祝同(1891—1987)別號墨三,江蘇漣水人。1891年11月22日(另說生於1893年1月9日)生於江蘇省漣水縣細湖鄉顧家莊。幼年私塾 啟蒙,先後於縣城張家巷養正初級國小、縣立高階國小、江蘇陸軍國小堂第五期、武昌陸軍第三預備學校、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步兵科畢業。在學期間武昌起義 爆發,隨軍參加蘇北光復活動,任北伐軍先遣支隊司令(臧在新)部差遣,炸彈隊隊員,蘇北新軍(司令臧在新)步兵營排長,江蘇陸軍第九師(師長冷橘)第十八 旅(旅長張信)第三十六團排長等職。1912年7月江蘇陸軍國小堂覆校,辭職返回南京復學。1912年夏加入了國民黨,1913年初陸軍國小畢業,參加 “二次革命”,任南京衛戍總司令(錢通)部參謀,南京失守後逃往上海,從事祕密反袁鬥爭,事敗後返回鄉間隱居。1914年8月考入武昌陸軍預備學 校,1916年底畢業。1917年初入保定軍校入伍生隊實習,同年夏繼入保定軍校,1919年3月畢業,分發長江上游總司令(吳光新)部。歷任陸軍第十三 混成旅步兵第一團第一營見習,暫編第四旅第七團第三營第九連排長、連長等職。1920年10月辭職赴湖南,任長沙清鄉司令(王德慶)部參謀處(參謀長趙啟 祿)副官,衛隊營營附等職。湘鄂戰爭爆發後,任湘軍援鄂支隊第二隊隊長等職。

結緣黃埔軍校:棉湖、龍潭戰役功績顯赫

1922年1月顧祝同由長沙隻身南下桂林,參加孫中山領導的護法戰爭,受任為粵軍第二軍軍士教導隊區隊長。赴桂林後,由保定軍校同學曾則生、沈應時介 紹,結識了正在孫中山桂林北伐大本營任參謀長兼粵軍第二軍參謀長的蔣介石。交談中,得知蔣曾於保定陸軍速成學堂就讀,顧十分高興地說:“速成學堂就是我們 保定軍校前身,你高我幾屆,我應叫你學兄。”蔣介石客氣地回答:“稱學兄不敢當,我們是同學。”兩人同為江浙人,故交談甚歡,彼此都留下很好印象。從此顧 祝同的命運便同蔣介石連在了一起。陳炯明部粵軍與孫中山革命陣營分離後,1922年5月,顧祝同隨軍南下討伐失利後入閩,任由入閩粵軍編成的東路討賊軍總司令(許崇智)部參謀處(參謀長蔣介石)副官、總司令部代理副官長等職,隨侍蔣介石左右,形影不離,關係密切。

黃埔軍校創辦之際,顧祝同於1924年5月12日任第一期教授部戰術教官,1924年10月20日代理軍校管理部主任。教授部事實上成為“黃埔系”的 崛起支點。該部20位教官和軍校總教官,以及其他各部主任、副主任中,後來擔任過國民革命軍軍政要職的就有十多人之多。1924年11月11日組建國民黨 黨軍時,蔣介石委任顧祝同為軍事祕書。

廣州商團叛亂平定以後,黃埔軍校先後編組成立了兩個教導團,顧祝同於1924年12月2日兼任教導第二團(代團長錢大鈞)第一營營長。東征作戰中,所 率第一營因軍紀較好,對百姓秋毫無犯,受到民眾擁戴。攻打淡水城一戰中,團長王柏齡臨陣退縮,顧祝同率部與叛軍血戰,攻下淡水城。在著名的棉湖戰役中,何 應欽率教導第一團在普寧縣棉湖一帶,與陳炯明部粵軍林虎部作戰異常激烈,因雙方兵力懸殊太大,人槍均為劣勢的教導第一團眼看不支,情況萬分危急。顧祝同所 在教導第二團正在五公里外的鯉湖,聽到槍炮聲,全團跑步趕來增援,突襲林虎總部。作戰中,顧祝同舉槍高喊:“跟我來!”率先衝入敵陣,很快將林軍主力打 垮。自此,其帶兵打仗的名聲雀起。

棉湖之戰結束後,1925年4月29日顧祝同升任第二團參謀長。1925年10月率部參加了第二次東征,戰後其來了個“三級跳”:先任第二團中校團 副,繼升任第三師上校參謀長,而後不久晉升為第三師少將副師長。可以說,在黃埔短短兩年時間,奠定了他在國民革命軍軍界基礎。1925年5月率部回師廣 州,參加平定商團叛亂和討伐滇桂軍閥楊希閔劉震寰部的戰鬥。1926年7月北伐誓師後,率部隨北伐東路軍向福建方向進攻,於鬆口之役全殲閩軍周蔭人部。佔 領福州後,任北伐東路軍第一軍(軍長何應欽)第四縱隊(指揮官馮軼裴)第三師師長,率部轉戰閩浙蘇等省,乘勢屢戰告捷。1927年3月率部攻克南京,同年 5月率師渡江繼續北伐,任國民革命軍第一集團軍第二路軍第二縱隊第三師師長等職。1927年9月任第一集團軍第一路軍第九軍軍長,統轄第三師(師長自 兼)、第十四師(師長衛立煌)、第二十一師(師長陳繼承)等部。1927年10月特任南京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率部繼續北伐蘇皖魯等省。短短三年光 景,其即由一名中校教官躍升為中將軍長,成為國民黨軍界的顯赫人物。

憑藉黃埔“嫡系”勢力:在國民革命軍中崛起

1928年2月中央軍改編,顧祝同仍任第一集團軍第一軍團第九軍軍長;同年8月部隊編遣,任縮編後的陸軍第二師師長,統轄第四旅、第五旅、第六旅等 部;同年11月兼任江蘇省政府(主席鈕永建)委員等職。1929年3月桂系集團發動反蔣戰爭,顧率部南下討伐,任討逆軍第一軍第二師師長。1929年10 月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軍長,兼任第二師師長,同年底兼任國軍編遣委員會直轄第二編遣分割槽辦事處(主任委員劉峙)委員等職。1930年1月獲國民政府頒發的 二等寶鼎勳章,同年3月任討逆軍第十六路軍總指揮,繳械並整編陸軍第四十九師(師長任應岐)等部。1930年5月中原大戰爆發,率部參與討伐,先後任討逆 軍第二軍團第一軍軍長,隴海路總預備隊總指揮官,隴海路中央軍總指揮,歸德警備司令部司令,右翼挺進軍前敵總指揮兼右縱隊指揮官,討逆軍第四路軍總指揮, 陸海空軍總司令部洛陽行營主任及潼關行營主任等職,負責收編隴海路以南戰敗之馮(玉祥)閻(錫山)部隊,奉命主持中原軍事善後事宜。1931年1月獲國民 政府頒發的一等寶鼎勳章,以第一軍軍長兼任隴海路警備司令部司令,率部駐防鄭州地區。

1931年7月調任國民政府中央警衛軍軍長,兼任第一師師長,負責警 衛首都。1931年11月當選為國民黨第四屆中央執行委員,同月底辭去警衛軍軍長職,轉任江蘇省政府主席等職。1932年1月兼任江蘇江北運河善後工程委 員會主任委員,江蘇省戰區救濟委員會常務委員,主持江蘇省政府軍政事宜近兩年。1933年10月調任贛粵閩湘鄂五省“剿匪”總指揮部北路軍總司令,指揮所 部對江西革命根據地和中央紅軍的第五次“圍剿”作戰。1935年4月任陸軍二級上將軍銜。1935年10月任軍事委員會重慶(四川)行營主任,主持西南各 省軍事及地方綏靖事宜,同年11月當選為國民黨第五屆中央執行委員。1936年1月獲得國民政府頒發的二等雲麾勳章,同年7月獲國民革命軍誓師十週年紀勳 章。同年夏任最高國防會議委員,兼任貴州省政府主席及全省保安司令官。不久“兩廣事變”發生,任定桂軍第一路軍總司令等職。1936年12月“西安事變” 發生後,任討逆軍西路集團軍總司令。1937年1月任軍事委員會西安行營主任,兼任討逆軍第一集團軍總司令,處理西安事變善後事宜。後任川康軍事整理委員 會(主任委員何應欽)副主任委員,同年6月獲得陸海空軍甲種一等獎章。

顧祝同長期位居國民黨軍黃埔“嫡系”核心要樞,雖未刻意培植個人軍政勢力,但其鄉誼同學觀念較為濃重。凡是江蘇人特別是漣水人,他都特別關照,對王敬 久、王仲廉、冷欣、韓德勤、方先覺等同鄉之關照提拔很盡力到位。在黃埔系將領中,除顧希平身居較高地位,其他與黃埔沾邊的子弟輩如顧葆裕、顧錫九、顧心 衡、王連慶、趙錫田等在軍隊之升遷,都與顧祝同的影響作用有關。顧對部下寬厚,籠絡了不少人。他的漣水同鄉,年紀大了不能再當兵的,他會安置其到他創辦的 農場裡,或資助一筆錢,讓他們經營小商業。

顧長期以往的處世方法,使他在軍隊中獲得“軍中聖人”美譽。到了晚年,部下常去看望他,大家都敬重地稱他為“墨公”。1987年1月17日,顧祝同在臺北三軍總醫院因病逝世,享年96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fengyun/4kgk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