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風雲人物 >

伊尹死時正好100歲高齡 他為何能以天子之禮下葬?

伊尹死時正好100歲高齡 他為何能以天子之禮下葬?

伊尹簡介

伊尹死時正好100歲高齡 他為何能以天子之禮下葬?

伊尹生於公元前1649年,名摯,“尹”是官職名,等同丞相,也就是他後來擔任的職位。伊尹是生於夏朝晚期,後輔佐商湯討伐夏朝,建立商朝,是當時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據記載,伊尹在商朝為相長達五十餘年,死時正好100歲高齡。

伊尹出生於有莘國,是一個奴隸。從小聰穎好學的他,一邊田間勞作,一邊學習堯舜的治國之道,是貴族子弟的老師。商湯聽說伊尹後,求賢若渴多次帶著厚禮前來聘請,可惜有莘王一直不答應。直到商湯娶了有莘王的女兒,伊尹才得以成為商湯的臣子。

伊尹來到商湯身邊後,成為了他的老師繼續著自己的教育事業。伊尹教商湯的主要就是堯舜之道,就是仁德的治國執政理念,此外為他策劃了之後討伐夏朝拯救黎民百姓的戰略。等到夏桀的暴政使他眾叛親離成為獨夫後,伊尹便輔佐商湯開始伐夏,最後建立了商朝。伊尹建下大功,被封為尹,就是右丞相。從此以後,伊尹在商朝為相五十餘年,經歷了商湯、外丙、仲壬、太甲、沃丁這五代君王,不但輔佐他們,也可以說是他們的老師。

伊尹在擔任商朝的尹的期間,他主張以“調和五味”等烹飪方面的方法來治國,把商朝治理得很好,經濟繁榮,政治清明,可謂國力強盛。因此,伊尹被後來的老子評價為“治大國若烹小鮮”的賢相。伊尹100歲時逝世,被以天子之禮安葬在商湯的陵墓旁邊。

伊尹負鼎

“伊尹負鼎”是一個典故,出自司馬遷的《史記·殷本紀》,主要講的是伊尹給商湯藉著談論廚藝的機會跟他講治國之道的故事。也有學者把這四個字作為成語,用來比喻尋求機遇來體現自我價值。

在司馬遷的描述中,伊尹見商湯的故事有兩個版本。第一版本是,伊尹名叫阿衡,他想求見商湯但苦於無門,於是就去給有莘王的女兒做陪嫁的廚師,這才得以見到商湯。之後,伊尹揹著做菜的鼎和切菜和砧板來見商湯,先是跟他談論烹飪和滋味,後來藉機勸說他實行王道。因此,伊尹負鼎的故事也正是出自這個版本。

另一個版本的故事說,伊尹是一個有才有德的隱士,不願意出仕做官所以一直拒絕商湯的聘請,前後五次才答應下來。伊尹給商湯講上古帝王的治國之道,得到了他的重用。伊尹曾經離開商湯去找夏桀,但後來厭惡夏桀就又回商都。在入城的時候,伊尹見到了商湯的另外兩位賢臣女鳩和女房,回去就寫下《女鳩》、《女房》兩篇文章。

伊尹負鼎就是出自這一個典故,後世的詩歌文章裡常常借用它來指輔佐帝王。“負鼎”、“伊尹之志”、“伊尹烹飪”等詞語也是相似的出處和意思。

至於把伊尹負鼎當成語使用,雖然沒有相關的例子和證據,不過這樣的比喻也非常恰當,因為負鼎烹飪對於伊尹而言就是一個進見商湯的機遇,而他也因此得到重用,可以說是實現自我價值。

伊尹論

《伊尹論》是蘇軾的一篇議論文。蘇軾是北宋的文學家,堪稱宋朝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人物,“唐宋八大家”之一。除了最出名的詩詞,議論文也是蘇軾的拿手好戲之一,相比起《伊尹論》,他的《賈誼論》和《范增論》更為出名。

蘇軾的《伊尹論》並沒有把伊尹作為全文的評價物件,只是將他作為一個成功的正面例子,文中涉及伊尹的文字也不過兩段、四五句話而已。

全文上來就當頭棒喝,能做成天下的事的人必然是可以不被外物打動的具有高尚節操的人。第二段,從普通男女、飯菜肉湯、一個鄉村說起,推演拓展到王公大人、千金資財、整個天下,說明越是能夠不被外物打動的人,能夠辦成越大的事情。

第三段以孟子評價伊尹的一句話開始,孟子認為伊尹雖然耕作田野,但如果不符合道義,即使是拿整個天下給他,他也不會接受。蘇軾由此評價伊尹是一個有完美道德的人,因此才能治理天下。然後他感嘆古時候的君子可以拿讓高官厚祿來開闊自己的胸襟,而現在的人卻在面對的時候迷失了自己。

第四段又以孔子感嘆虞舜、夏禹、皋陶相互推讓天下的故事開始,認為天下不足以動他們的內心,這正是他們可以得到天下人信任的原因。之後蘇軾以伊尹放逐太甲的故事為例,說明伊尹的行為沒人覺得過錯是因為他這麼做是為了太甲和天下,而不是為了自己獲得什麼好處。

最後,蘇軾認為現在有道德的人只知道循規蹈矩不敢為了天下而站出來,這是大錯特錯的。

伊尹湯液經

伊尹不只是一位賢明的丞相,政治軍事方面了得,在醫學方面也很有造詣。據傳,他發明了湯液,也就是湯藥,並且寫下了書籍。漢代稱之為《湯液經法》,共三十二卷,因為是伊尹所作,所以也叫《伊尹湯液》。

從史書可知,伊尹是一名出色的廚師,還是一個醫術高超的巫師。據稱他發明湯藥和他的廚藝也有莫大關係,傳說在一次做湯的過程中他突發奇想,把中草藥當做食料來熬來煮,從而誕生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份中藥湯液。這一故事在後世的醫學界廣為流傳,他的《伊尹湯液》被歸於經方派,內容主要是以方劑為主。後來,張仲景的《傷寒論》以及其他許多醫學書都引用借鑑了許多伊尹書中的藥方,而且引用許多。可惜,該書據說在唐朝以後就失傳了,所以無從知曉該書的原文如何。

雖然也有人認為湯藥只是在伊尹在世時開始盛行,而非他本人發明,但大多數人都堅信伊尹發明了湯藥這一點。因此,人們認為伊尹的《湯液經法》是中醫方劑學的基礎,認為現在中醫仍然一直在使用的經方的源頭就在這本書。伊尹也被中醫們成為“亞聖”,在醫學家朝拜的廟宇祠堂裡常有伊尹的塑像,甚至有人把他與黃帝、神農並稱為“三聖人”。

民國時期,有一位楊紹伊先生希望還原《伊尹湯液》的原貌,他根據一些引用該書的中醫經典為根據,把伊尹的內容整理出來,重新編寫成一本書,取名《湯液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fengyun/dlo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