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風雲人物 >

哪一位國軍將領敢在22年裡三次逼蔣介石下野?

哪一位國軍將領敢在22年裡三次逼蔣介石下野?

947年,臺灣“二二八”事件爆發後,白崇禧受蔣介石之命,於3月17日飛抵臺灣平息了危機。返回南京後,蔣介石擬讓白崇禧任行政院副院長,仍兼國防部長,以酬其功,白崇禧認識到行政院副院長乃一虛職,便拒絕了蔣介石的一番“好意”。是年11月10日,蔣介石召見白崇禧,要他在九江設立國防部九江指揮所,以對抗大別山區的劉鄧大軍。11月中旬,國防部九江指揮所正式成立,這是白崇禧自任國防部長以來蔣介石首次給他以部隊的指揮權。

哪一位國軍將領敢在22年裡三次逼蔣介石下野?

白崇禧藉此之機,忙向蔣介石提出了他醞釀已久的“守江必守淮”的戰略原則,主張華中只能成立一個戰區,以期兵力能夠集中使用;主張華中“剿總”總部設在蚌埠,以重兵運動於江淮河漢之間,鞏固南京這個政治中樞的防衛。但蔣介石不同意,而堅持在徐州成立另一個“剿總”,以劉峙為總司令;華中“剿總”不設在蚌埠而設在武漢,也僅指揮江北上游部隊。白崇禧以為中原劃分兩個戰區,緩急不能相顧,根本違背了他的“守江必守淮”的戰略方針,如此分兵使用,後果將不堪設想。但蔣介石恐怕白崇禧兵權太重,尾大不掉,難以控制,不許所請,反而免去了白的國防部長職位而將其調往武漢任華中“剿總”。但白崇禧不肯就任,並在自己的寓所裡宴請李宗仁藉機訴一下冤,說他將赴上海住一個時期,如蔣介石不答應其“守江必守淮”的原則,決不接受蔣介石的任命。

不多幾天,蔣介石派吳忠信到上海去勸白崇禧接受任命,白崇禧仍不為所動。後來又叫黃紹竑去勸他,黃一到上海就打電話給白崇禧。白說:“你如果代表那個人來勸我,那我們便沒有什麼好談。”黃說:“當然是那個人叫我來,但我自己還有別的看法。”等到兩人一見面,黃紹竑就開門見山地說:“人家都說你是小諸葛,現在我看你這個諸葛亮,實在太不亮了。這些年來你在南京,不過是籠中之鳥,既然蔣介石要放你出去,你何不借此機會遠走高飛。你到武漢之後,把廣西部隊掌握在自己手中,一到時機成熟,就可以製造形勢,迫蔣介石下臺,讓德鄰出來代理總統,開創一個新的政治局面,豈不是一舉而數得嗎?”白聽此說竟然茅塞頓開,隨即回南京,同李宗仁面談一切。1948年6月28日,白崇禧在漢口就任華中“剿總”職務。“守江必守淮”的主張也就隨之擱置不談了。

是年10月19日,錦州被解放後,何應欽等預感到淮海會戰可能隨即展開,決定由白崇禧統一指揮華中和徐州兩個“剿總”所屬部隊,以期集中兵力,保衛南京中樞。這本來是白崇禧當初提出過而被蔣介石否決了的計劃。此次又由何應欽舊事重提。24日,何電告白崇禧由白統一指揮大軍的決策,但白崇禧自有自己的考慮,此次雖讓他統一指揮兩個戰區的大軍,但兵力佈置與其“守江必守淮”的主張大相徑庭,他怕蔣介石造成圈套,讓他上當。同時,他發現滬寧一帶政治氣氛有點異樣,呼籲和談的聲浪正在興起,覺得還是在漢口靜觀風向為好。因此白崇禧沒有接受任命,把蔣介石氣得不輕。

隨後,蔣介石電令將華中“剿總”所轄的黃維兵團和張淦兵團調到津浦路段去參加會戰。黃系蔣的嫡系,白自然同意黃東調參戰,還希望看到其潰滅,而張淦兵團是白的老本,無論如何不讓調去。為此白崇禧和蔣介石在電話裡吵起來。蔣介石說明東線戰況的需要,白崇禧則以武漢重要,說華中地區部隊太少,不能再調。雙方交鋒了幾十個回合,爭吵半個多小時毫無結果。蔣介石指責白崇禧不服從命令,白崇禧說:“合理的命令我服從,不合理的命令我不能接受。”氣得蔣使勁摔電話機,大罵“娘希匹”。

在淮海戰役高潮時,白崇禧已預感到了國民黨將要覆滅的危機。白與其作戰處長覃戈鳴討論前途時說:“蔣快完了,我們不能為他陪葬,要一百八十度地向左轉,李任潮(李濟深)或許可以作橋樑,可以試一試。”從這時起便開始了“備戰求和”和“求和備戰”兩手活動。白崇禧於12月末迭次致電蔣介石,建議與共產黨談判。白的電報是促使蔣介石於1949年1月21日第三次辭職下野的因素。白崇禧聽到蔣介石下野的文告後,從漢口打電話到南京,非常激動地對李宗仁說:“全文沒有‘引退’這個詞,蔣既不‘引退’,你李德公怎麼上臺呢?這是值得注意的問題,應當設法補救。”李宗仁說:“沒有什麼值得擔心的,蔣走得很乾脆,不會拖泥帶水。”兩人因看法相左而爭吵起來。最後李宗仁說:“算了吧,你這一套我已經聽夠了,我不要聽了。”說完就把電話結束通話。李、白感情自此出現了隔閡。

4月上旬,當和談代表劉斐由北平返回南京報告毛澤東和周恩來“無論戰和,人民解放軍都要渡江”的決定,並幻想江南蔣介石的嫡系部隊同廣西部隊合作,以守衛長江。白崇禧自恃有三四十萬能戰之兵,為華中擎天一柱,且西南、西北還有半壁河山。又大反前態,反對和平談判,準備通盤重新調整部署,與“共軍”作有計劃的長期作戰,劃長江而南北分治。

但白崇禧並沒有完全看清形勢。1949年4月21日凌晨,解放軍百萬雄師渡過長江,23日解放了南京。白崇禧率部至以衡陽、邵陽為中心的湘南地區。解放軍乘勝追擊,在衡寶戰役中重創桂系主力,後又組織廣西戰役將白崇禧和李宗仁多年經營的桂系武裝基本殲滅。至此,白氏的政治本錢已經輸光。1949年9月下旬,蔣介石抵達廣州,他一反過去先召見李宗仁的常態,而是先單獨召見白崇禧,並閉門密談。蔣介石說:“民國十六年我們兩人精誠團結,所以能完成北伐,統一全國。嗣後不幸為奸人挑撥離間,以致同室操戈。但後來盧溝橋事起,我兩人又復衷心合作,終於把倭寇打敗,收復國土,建立不世之功。今共黨雖極猖狂,國勢雖極危險,只要我兩人能一心一德,徹底合作,事尚有可為。”一席話使白崇禧受寵若驚,心中的天平慢慢傾向了蔣介石,後來他對李宗仁談到此事時,不禁感慨地說:“蔣先生這次倒很誠懇。”

11月份,蔣介石想復職“總統”,見逼李“勸進”不行,他轉過來又要逼他下野的頭號人物白崇禧對李施加影響。吳忠信受蔣之託與白崇禧商洽,吳忠信說:“蔣先生說你不僅長於軍事,政治也很內行,如今局勢這麼嚴重,非你出來不可。”白崇禧被捧得暈暈乎乎,假裝推辭:“哪裡,哪裡,本人不才,只願為總裁效犬馬之勞。”這時,他正窺視著“行政院長”兼“國防部長”的寶座,不過他知道要想謀得個一權半職,沒有蔣介石的點頭是不行的,所以他雖然仍與李宗仁維繫著老關係,但同時對蔣又暗送秋波。經過這次懇談,白崇禧轉而聲稱:“蔣之復出已成定局,不管環境如何惡劣,亦必力促實現。”

同時,白崇禧對李宗仁的所為也日益不滿。他曾對程思遠說:“過去三個月,德公不知談了多少事,事實證明他是一個扶不起來的人。他不聽我的話,以致陷於今日無所作為的境地。”他還抱怨說:“總結李宗仁上臺十個多月來的經驗,給了我們一個寶貴的教訓,那就是蔣既不肯放手,而我們也搞不通。如果長此僵持下去,斷非善策……只有蔣、李妥協,才能有利於挽救西南危局。”於是,他決心勸李讓步,放棄“代總統”的名義,讓蔣介石復出主政,消除當前危機。

此時,重慶迎蔣復職已如箭在弦上,白崇禧乘機勸李:“我建議德公去昆明休息一個月,由我出來調處,看看是否能夠達成妥協,然後,德公再定行止。”在蔣介石的逼迫之下,李宗仁囑託白崇禧見機行事,遂飛往昆明。李宗仁走後,11月3日,白崇禧與程思遠等商量擬出了一個蔣、李妥協的方案:蔣介石宣佈復職;李宗仁回任“副總統”(但因李患胃病,急需赴美就醫,並藉此在美進行“外交”活動);白崇禧任“行政院長”兼“國防部長”。

11月7日,吳忠信將此方案轉達到臺北,蔣介石認為李宗仁不是真心求退,而是形勢所逼,知難而退。吳忠信也說:“不應以研究李之有否誠意為出處之基準。”蔣介石感到此言甚是切中要害,遂對此方案作如下答覆:蔣介石同意復職;李宗仁出國之議此時不能提,一提就表明蔣、李不能合作;白崇禧出任“行政院長”一事,不能作為蔣、李合作的條件。蔣介石不同意李宗仁出國,那麼李氏憑什麼答應蔣介石復職呢?至此,白崇禧的調停活動宣佈失敗。

11月10日,程思遠從重慶飛往昆明,向李宗仁彙報白崇禧的調停及結果。李宗仁藉此向程思遠傾吐他的想法。他說:“白健生(崇禧)的一些做法過於天真率直,他還指望同蔣介石合作,我則對蔣介石不寄予任何希望,因為我太瞭解他了。蔣對人毫無誠意,唯知玩弄權術,當他要利用你時,不惜稱兄道弟,歃血為盟,一旦獸盡狗烹就要置人於死地。記得1928年9月,蔣介石一面命健生代行總司令職權,用兵冀東,一面派劉興北上奪軍,並授劉興密令:‘如果抓到白健生就把他殺了。’其人陰險狠毒,由此可見一斑,所以臺灣我是不去的。目前唯一的一條退路就是去美國,我將為此做準備。”

11月11日,李宗仁自昆明飛往桂林,而蔣介石則由臺北飛抵重慶。行前,蔣親自電告白崇禧:“昨聞貴陽垂危,川東吃緊,已於本日飛渝,甚望德鄰即日飛渝,策劃全域性,請兄力促命駕。”蔣介石還說:“餘為革命歷史及民族人格計,實不能不順從眾議,決心飛渝,竭說人事。明其不可為,而在我更不能不為也……乃決心飛渝,尚期李能徹悟回頭也。”

李宗仁對蔣不予理會,決定先飛赴香港。白崇禧見李決心已定,知多說已無用,但他還是禁不住問:“你還是‘代總統’,中樞重心所寄,可否先在政治上部署一番,然後再行出國?”李宗仁回答:“不必,依法‘代總統’離職時可由‘行政院長’代行。我到香港後當將此意電告閻百川(錫山,此時為‘行政院長’)。”白崇禧最終同意了李宗仁的這一做法。11月20日,李宗仁包機自南寧飛往香港,當日白崇禧即往重慶拜謁蔣介石,報告李宗仁已飛抵香港。蔣介石聽後不勝駭異,他實在料想不到李宗仁如此孤注一擲。

11月21日,蔣介石再約白崇禧在重慶“林園”談話,謂:“我已決定派居正、朱家驊等4人赴港挽留德鄰,請你告訴他,我不在此時‘復行視事’,但必須德鄰立即回到重慶來,待商定對內對外大計後未嘗不可以出國。”白崇禧應承轉達此意,但不能強迫李宗仁返渝。他知道,李宗仁已堅拒同蔣氏合作了,這時讓李再回重慶那將意味著什麼。作為患難兄弟,他還不忍心出賣朋友。

28日,居正、朱家驊等到香港,帶去了國民黨中央常委會決議:“以當前國家局勢之嚴重,西南戰役之艱危,中樞不可一日無人主持。仍望‘代總統’宗仁同志迅返中樞,力疾視事。萬一為病勢所不許,再請總裁復行‘總統’職權。”李宗仁接此決議後嚴肅宣告:本人具有“法統”地位,不受中央常委會決議所限制。朱、居等人無可奈何而歸。不久,解放軍相繼解放桂林、柳州、梧州等地,桂系精銳大部被殲,白崇禧退守海口,李宗仁赴美就醫,蔣介石回到臺北。12月10日,蔣介石命前軍政部軍需署長陳良和陸軍副總司令羅奇到海口白崇禧住處。他們兩人各有使命:陳良帶去金磚數萬兩,說是清發所欠華中部隊軍費;羅奇則請白崇禧去臺北與蔣共商大局,並暗示蔣有意讓他出任“行政院長”一職。對於蔣介石的恩寵,白崇禧自然心知肚明:老蔣與他“共商大局”是假,到臺北“勸進”是真。因為蔣氏的復職活動一直沒有停止,現在李宗仁在美養病,蔣就更振振有詞了。但是,不管怎樣,做“行政院長”組閣是極具吸引力的一件事,他不能錯過這次機會。

12月15日,白崇禧聯名李品仙、夏威等桂系將領致電李宗仁:“蔣曾勸禧往晤,意在勸進。仙不日赴臺謁蔣,勸蔣稍待公治病結果對自身問題有所表示後再談復位問題。”李宗仁覆電雲:“請總裁考慮復職事不必提出,因復職無法律根據,理由是:子、總裁既已引退,即為平民,決不能恢復已放棄之職位;醜、仁之代理,非代理總裁個人,乃代理‘總統’之職位;寅、依照憲法,缺位為死亡,總裁非死亡,亦非因故不能行使職權,第49條全不適用,故用代理字樣;卯、‘代總統’引退,則由‘行政院長’代理,3個月後另選,不能由前任‘總統’任職。”

白崇禧接電後左右為難,一個要奪回“總統”之職,一個死活不讓,他既曾是李宗仁的患難兄弟,又是蔣介石的一個馬卒。權衡利弊,蔣氏“復職”是早晚的事,不如投靠蔣罷,或許能弄個“行政院長”噹噹。為了探清蔣介石邀他赴臺的真實意圖,白崇禧特派李品仙飛臺謁蔣。李品仙抵達臺灣後不久致電白崇禧,說總裁請白先生組閣出於至誠,具體情況請到臺後一敘。12月26日,白崇禧收到李品仙的資訊後再次致電李宗仁,他想勸李宗仁回心轉意以博取蔣介石的歡心。處於李品仙、羅奇、陳良包圍中的白崇禧在蔣介石函電交馳的催促下,終於在12月30日乘專機飛臺。

對白崇禧的這一輕率舉動,程思遠後來說:“白崇禧在過去22年中,曾經3次逼蔣下野,蔣介石對他自然恨得刻骨銘心,必欲置之死地而後快。蔣介石所以不立刻對他下手,是因為李宗仁在海外進行反蔣活動,白崇禧還有可供利用的餘地,但這一次進入臺灣就休想再出來了。”“白諸葛”算計種種不及蔣介石,最終自投羅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fengyun/kl1ew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