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風雲人物 >

智者千慮必有一愚 揭諸葛亮一生八大敗筆!

智者千慮必有一愚 揭諸葛亮一生八大敗筆!

智者千慮必有一愚,又有俗語言:“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就算機智如孔明也會有老馬失蹄的時候。今天,小編就和大家盤點諸葛孔明一生的八大敗筆。

智者千慮必有一愚 揭諸葛亮一生八大敗筆!

可以說諸葛亮的一生是足夠輝煌的,但若深究其功過得失,難免也存在一些敗筆,這些敗筆也間接導致了蜀國的最先滅亡。

一、沒能直言勸誡劉備,導致劉備一意孤行

當時劉備決定讓關羽留守荊州,這本來就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可是諸葛亮明明知道關羽心高氣傲,不可當此大任,卻也沒堅決讓趙雲代替關羽鎮守荊州,從而導致了後來關羽的大意失荊州,諸葛亮對這件事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劉備欲為關羽報仇征討東吳,雖然出言相勸,也沒能攔住劉備,而且本可以跟劉備一同前往,但卻只負責後方建設,導致劉備一敗塗地。

二、沒能及時挖掘培養新人才

五虎上將在世時,確實是威震四海,可是隨著老將一個個撒手離去,諸葛亮並沒有及時挖掘培養新人才,從而導致蜀國軍中青黃不接,沒有特別出類拔萃的人才,甚至無將也用。

所以出現了“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的尷尬局面。

三、手握大權,架空劉禪

劉禪年幼時,諸葛亮作為託孤重臣,手握大權本是應該。可是劉禪長大成人後諸葛亮並沒有及時將大權交還給劉禪。

這樣令劉禪心中不安,唯唯諾諾,再加上一些唯利是圖的宦官從中添油加醋、挑撥離間,導致劉禪對諸葛亮的不信任,造成北伐無功而返的悲劇,無不令人嘆息。

四、連年征戰,殃及百姓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一心想完成先帝恢復漢室的心願,可謂是嘔心瀝血,舉全國之力,六出祁山,使得國庫空虛,百姓水深火熱。

無奈由於曹魏實力強大,北伐大業未能順利完成,反而令蜀國背上了一個大包袱,需要好多年才能修養緩過來。

五、繼承人選擇不當

諸葛亮一直在尋找自己的繼承人,直到遇到了姜維,他認為姜維才智過人、文武雙全可以繼承他的衣缽。

可是姜維基本上是隻懂打仗,一心只想完成丞相遺願,不顧蜀國百姓民生和國力空虛,執意九伐中原最終落得個血本無歸,葬身異國。

六、處理後事欠妥

大家都知道,諸葛亮最終病逝於五丈原,但是臨終時卻把大權交給了一介書生楊儀,楊儀跟魏延之間一直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

楊儀在掌握大權後剝奪了魏延的兵權,迫使魏延造反,不過幸好諸葛亮早有打算,命馬岱斬殺了魏延,蜀國又損一員大將,國力也日漸衰弱。

七、對東吳一味忍讓

在對待江東的問題上諸葛亮的態度是一味退讓,使得東吳得寸進尺,同時直接導致了蜀國將士的不滿,部下失和,埋下禍根。

“東和孫權,北拒曹操”的策略可以一時採用,但不一定要一直採用。

八、用人失準,痛失街亭

在守衛街亭的問題上,可以說諸葛亮犯了一生中最致命的錯誤。

最大的錯誤就是用人不當,將街亭重任交給劉備臨終時一再告誡說不可委以重任的馬謖,連劉備都能看出來馬謖是紙上談兵、不懂打仗的書生。

可是素有知人善用之明的諸葛孔明怎麼就看不出來,失去街亭之後,蜀國處於被動形勢,對蜀國全域性是致命的打擊。

以上便是小編總結的諸葛亮一生八大敗筆,大家對此有何看法?歡迎留言探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fengyun/x1kym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