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風雲人物 >

唐代名將李靖的後人現在何處

唐代名將李靖的後人現在何處

李靖的後人現定居山西

唐代名將李靖的後人現在何處

李靖,原為陝西三原人,原名李藥師,後來因功被封為衛國公,故人稱“李衛公”。

李靖家一直是高官顯貴,李靖在青年時代就由科舉登入仕途,任馬邑(今山西朔州)郡丞。當隋煬帝倒施逆行引起天下大亂,群雄並起之時,李以貴族子弟的身份,仍然忠於隋朝,並反對李淵。當李靖被李淵所捉,就將被斬首的時侯,李靖大叫:“公起兵為天下除暴安民,想要成就大事,為什麼要以私家恩怨而殺忠臣義士?”李淵很欣賞這句話,這時李世民也央求父親不要殺害李靖。就這樣,李靖保住了性命,從此進入李世民幕府,成為其手下戰將。

李靖跟隨李世民東征西討,遞次削平隋末群豪。只有南方的蕭銑擁兵割據長江中下游,自稱樑帝,時時與唐為敵,剷除蕭銑成為大唐統一的關鍵。公元621年,樑的內部出現動亂,李靖立即向唐高祖李淵提出滅樑十策,李淵同意了他的建議。命李靖領兵南下,攻克宜都,圍困江陵,蕭銑盼援不至,糧食斷絕,只好出城投降。樑的各路援軍見江陵已下,遂望風而降。隨後,李靖又奉節安撫江南,江南平定。

唐朝初年,突厥成為最大的邊害,多次入侵,攻城掠地,最嚴重時曾打到離長安只有40裡的渭橋。李世民繼位後,決心根絕邊患。於公元629年底,以李靖為總指揮,率精兵10萬,分六路進攻突厥。次年正月,李靖軍衝寒冒雪抵達朔州,探知突厥剛剛受了雪災,部落處於飢寒之中,軍心不穩。李靖抓住這個時機,將主力部隊交副手張公瑾帶領,自己親率3000精銳騎兵,星夜急馳,突襲突厥吉利可汗的駐地定襄。吉利棄城而逃。李靖乘勝追擊,斬獲無數。後將吉利全軍潰散,吉利隻身逃走,又被大同的唐將俘獲。此後,北部邊境幾十年無大戰事。

北疆太平了,西部邊患又起,吐谷渾在西部騷擾不斷。此時李靖雖己年邁,卻主動請纓,率軍數萬,分五路進襲。他領軍橫越沙漠戈壁,奔襲2000餘里,吐谷渾可汗走投無路,被部下所殺。後來,唐太宗將李靖俘獲的伏充嫡子立為西平郡王,詔復其國。西部邊疆從此也有了多年的安定局面。

李靖一生戰功赫赫,以抗禦外侮為主要戰績。

李靖與長治的關係,是在他北破突厥時“兵出潞州道”,屯兵神頭嶺(今潞城市東北)。據史書記載:“……(李)靖徵行過此,師律嚴整,民德之,因立廟。又以英靈助漢兵,廟益大。”此廟即為神頭嶺上的“李衛公廟”。李衛公廟在潞城有三座,在襄垣、長治、壺關等縣也同樣有李衛公廟。可見李靖的戰績和功德受到了歷代上黨人民的敬仰。

貞觀十一年(637年),唐太宗封李靖為衛國公。貞觀二十三年(649年),李靖病逝,終年78歲。唐太宗特命陪葬昭陵,以表彰他的偉績。

李靖戎馬一生,南征北戰,但勤於學習、總結,兵學著述頗豐。著有《李衛公兵法》、《唐太宗李衛公問對》等兵家著作。可惜《李衛公兵法》原書已佚,僅在唐杜佑所撰的《通典》中儲存了部分內容;後者《唐太宗李衛公問對》,在宋代時被選入官方的《武經七書》,成為兵學經典,對我國古代的兵學發展,曾作出了推陳出新的貢獻。

但連這位傑出的軍事家本人也不會想到的是,當年他在潞州屯兵的故地,會成為他的後人安居的家園。在今潞城神頭嶺下的溝東村,李靖的42代後人李愛玲的家中,仍儲存著李氏家譜,始祖即為李靖。但何朝何代落籍於此,卻難以考究。在李靖的這一脈遺傳中,據說代代有人從軍,大都還有著光榮的征戰歷史

更令李靖想不到的,是在他離開神頭嶺1300年之後,公元1938年3月16日,抗日健兒八路軍在神頭嶺設伏,與侵略中國,侵犯李氏後人家園的日寇,展開了神頭嶺之戰。著名的神頭嶺一役,我軍戰果輝煌:共殲滅日軍1500餘人,擊毀敵人汽車60餘輛,繳獲敵騾馬數百匹,武器彈藥無可計數……

鄉親們說,神頭嶺之戰的勝利,是八路軍指戰員的神機妙算,是戰士們的無比英勇,也許還有神頭嶺上“李衛公廟”英靈的神佑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fengyun/xd691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