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風雲人物 >

民國四公子張伯駒與風華絕代潘素的傳奇往事

民國四公子張伯駒與風華絕代潘素的傳奇往事

她曾經是蘇州名門千金,前清著名的狀元宰相潘世恩的後代,原名潘白琴,也叫潘慧素。幼年時期,大家閨秀的母親沈桂香,聘請名師教她音樂和繪畫,所以,她彈得一手好琵琶,繪畫功底也紮實。十三歲時母親病逝,她被繼母王氏,賣到上海的妓院。如此冰火兩重天的際遇,她卻拾掇起無端的愁緒,鋪展出別樣洞天。蘋果日報社長董橋,在那篇《永遠的潘慧素》中描寫三十年代的她:“亭亭然玉立在一瓶寒梅旁邊,長長的黑旗袍和長長的耳墜子,襯出溫柔的民國風韻,流蘇帳暖,春光宛轉,幾乎聽得到她細聲說著帶點吳音的北京話。”

民國四公子張伯駒與風華絕代潘素的傳奇往事

如此旖旎的資質,放在古代是薛濤一流,擺在民國更是當紅花魁。她在十里洋場的上海別號“潘妃”,但她不像別的交際花,接的多是官場客人,她的客人居然是上海白相的二等流氓為主,這些人天天到她家酣暢淋漓地“擺譜兒”,吃“花酒”,她照樣應接不暇地自顧自出“堂差”。民國“黑社會”們大多文著文身,潘妃便在手臂上也刺了一朵香豔的花。所以,每逢想到潘素,首先想到的就是一個手臂刺花的妍麗奇女子,遊刃草叢的場景,想著那俗世的歡騰和肆意的熱鬧,還有她置身其中卻不沾染半分俗氣的玲瓏,雖然身世堪傷,卻和“紅顏薄命”扯不上半分關係,甚至還帶著違和的喜感,不禁抿嘴偷樂。

如果不是遇上張伯駒,潘素活色生香的名妓生涯未必結束那麼早。這位著名的“民國四公子”之一(其他三位是溥儀的族兄溥侗、袁世凱的次子袁克文、少帥張學良),其父張鎮芳是袁世凱的表弟、北洋軍閥元老、中國鹽業銀行創辦人。張伯駒的奇異,似乎章回體才能盡興:伯駒出身豪門,玉樹臨風,面若旦角,眉如柳葉,天然一段風情,全蓄注在一雙丹鳳眼中。竟也是,賈寶玉的骨子,納蘭容若的脾性,不顧雙親反對,退出軍界,厭倦功名。從此,讀書、唱戲、寫字、古玩、耽美在名士圈,名副其實一個京城大公子。這麼一對奇男異女,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張伯駒對潘素一見鍾情,當場揮筆寫了副對聯:潘步掌中輕,十步香塵生羅襪;妃彈塞上曲,千秋胡語入琵琶。片語解風韻,寥寥兩行字,把潘素的神態容貌與特長,描摹得淋漓盡致,博得佳人傾心。兩人的熱戀,激怒了已與潘素有婚約的國民黨中將臧卓,臧卓把潘素軟禁在西藏路與漢口路交口的一品香酒店。

哪裡料到,情痴張伯駒居然託朋友買通臧卓的衛兵,在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孤身涉險,劫走潘素。那是1935年,潘素二十歲,張伯駒三十七歲。從此,兩人一生沉浮,形影相隨。婚後,張伯駒發現了潘素的繪畫天分,不僅大加讚賞,更是著力栽培。在他的引薦下,她二十一歲,便正式拜名師朱德甫學習花鳥畫,接著又請汪孟舒、陶心如、祁景西、張孟嘉等各教所長,同時還讓她跟夏仁虎學古文,這位夏仁虎,便是著名作家林海音的公公。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潘素精進迅速。張伯駒帶她遊歷名山大川,從自然的雄渾奇絕中尋找藝術靈感,此外,張家豐富的名家真跡,更是她學習的範本。

中國現存最早的水墨畫、隋代展子虔的《遊春圖》,李白唯一的真跡《上陽臺帖》,陸機的《平復帖》,杜牧的《張好好詩》,范仲淹的《道服贊》,蔡襄的自書詩冊,黃庭堅的草書卷等等,這些聽起來神話般的名字,隨便哪一幅,都是價值連城的國寶。潘素自述:“幾十年來,時無冬夏,處無南北,總是手不離筆,案不空紙,不知疲倦,終日沉浸在寫生創作之中。”張大千誇她的畫,“神韻高古,直逼唐人,謂為楊升可也,非五代以後所能望其項背”。著名文物鑑定家史樹青,曾為潘素的《溪山秋色圖》題跋:“慧素生平所作山水,極似南朝張僧繇而恪守謝赫六法論,真沒骨家法也,此幅白雲紅樹,在當代畫家中罕見作者。”

新中國成立後,她的畫曾被作為禮物,送給來訪的日本天皇、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老布什等。她已然是現代首屈一指的青綠山水畫家。畫如其人,潘素的畫,像極了她自己的內心獨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fengyun/yw992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