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風雲人物 >

崔浩是北魏“第一謀士” 應推行全面漢化致死

崔浩是北魏“第一謀士” 應推行全面漢化致死

如果要論北魏的第一謀士,那必定是崔浩。他面容清秀,面板細膩白皙,手指纖長柔嫩,外貌看上去像個“偽娘”,實際胸中藏有百萬兵,彈指間檣櫓灰飛煙滅。

崔浩是北魏“第一謀士” 應推行全面漢化致死

可惜他扼住了敵人命運的咽喉,卻掙不脫命運套在自己脖子上的繩索。

崔浩計謀高人一等

他的父親叫崔巨集,做到北魏的“組織部長”,深得拓跋珪、拓跋嗣的信任。更難得的是,他一生清廉,去世時家徒四壁。明元帝拓跋嗣下令全體官員為他送葬,備極哀榮。

崔浩是崔巨集的長子,天文地理,無所不通,自比張良。20歲時,因寫了一手好字,被調到拓跋珪身邊做祕書。他工作勤勤懇懇,經常在單位加班不回家。拓跋珪晚年腦子出了毛病,得了狂躁症,殺人如麻。崔浩和這個“精神病”近在咫尺,但同事一個接著一個被殺,他獨得恩寵,毫髮無損。

拓跋嗣即位後,崔浩擔任“帝王師”,為他講授經書。皇帝每次去郊外祭祀天地,崔氏父子都坐著豪華的車子。老百姓教育子女都說:你現在好好讀書,將來就會和崔家一樣。

作為一個領導來說,最難的就是在十字路口,是向左走還是向右走,一失足可能成千古恨,在這糾結時刻,就要考驗各智囊的水平高下了,來欣賞一下崔浩的兩次經典回答。

第一次:要不要借道東晉?

劉裕北伐後秦時,因為黃河兩岸都是魏的地盤,是東晉軍隊的“攔路虎”,劉裕帶信給拓跋嗣:我暫時向您借道,等攻破長安就還給你。

北魏的大臣個個摩拳擦掌,說:脣亡齒寒,後秦滅亡了,下一個就輪到我們,說啥也不能借,保家衛國,跟敵人拼了。

崔浩說:不對,我們要借。晉軍士氣正旺,我們擋不住的。應當等到劉裕入關以後,切斷他的歸路。這樣晉朝和後秦打得兩敗俱傷,我們再動手,坐收漁翁之利,把他們兩個都滅了。

拓跋嗣不肯“受辱”,派兵出擊,結果被劉裕打得“吐血”,拓跋嗣後悔不迭。因為北魏傷得太重,再也無力阻止劉裕在黃河邊的來去自由。

第二次:要不要長途北伐柔然?

拓跋燾即位的第5年,想北伐柔然,但恰巧南方的文帝劉義隆放回豪言:要奪回黃河以南的土地。

話音剛落,兩國邊境就開始有小規模衝突,於是,擺在拓跋燾面前的難題就是:是南征,還是北伐?

多數大臣說:柔然是鳥不拉屎的地方。打下那裡的土地,不能耕種;抓到那裡的百姓,當奴隸不夠格。況且他們到處流浪,漂泊不定,到哪裡找到他們?將士們離家萬里,最後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但南方的威脅卻是實實在在的,明顯是在剮我們的肉。

有兩個大名鼎鼎的術士,掐指一算,也說應當南征,不能北伐。

崔浩說:不對,柔然沒事就來騷擾邊境,我們不給他們點顏色看看,警報就不會停,百姓常年生活在恐懼之中,土地會被蠶食鯨吞。柔然以為我們追不上,肯定不做防備,所以只要我們北伐,一定會滅了他們。南方的人歷來沒有血性,只是嘴上發發狠,一定不會越過黃河,所以放心北伐。

拓跋燾聽了他的意見,大獲全勝,一直到班師回朝,磨嘰磨嘰的劉義隆還在寫作戰方案的草稿。兩年以後,南北方第一次大規模的戰爭才爆發。

拓跋燾非常信任他

拓跋燾不僅把崔浩當臣子,還當作最親密的朋友,允許他出入自己的臥室。拓跋燾一遇到什麼疑難問題,拔腿就去崔浩家裡。

崔浩被皇上的突然襲擊經常搞得措手不及,有時,衣服都沒有穿好,就匆匆忙忙走了出來,派人手忙腳亂地準備一些水果和小吃。味道都不怎麼樣,但拓跋燾總是裝成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

拓跋燾一次舉辦宴會,席上有幾百名剛剛投降的高車部落酋長。拓跋燾指著崔浩說:你們看看他,又瘦又小,弱不禁風,不能彎弓持劍,可是百萬大軍怎麼作戰,都是聽他的指揮。

他對各個部門的負責人說:你們凡是有不能決斷的國家大事,都要聽聽他的意見。

崔浩因著《國書》被殺

然而,禍福相隨,盛極易衰。

拓跋燾有個願望:想重現祖上的光輝歷程,讓世人瞭解,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可是做這樣的事是吃力不討好的,因為分寸太難把握。當年拓跋珪就命令尚書郎鄧淵撰寫《國記》十多卷,還沒有寫完,拓跋珪就處死了他。

這個倒黴的差事落到了崔浩頭上,439年12月,拓跋燾下令崔浩以《國記》為藍本,撰寫《國書》30卷。崔浩趕緊打報告請示:能夠全部說真話嗎?

拓跋燾說:當然了,歷史上是什麼就寫什麼,我替你撐腰。

崔浩手下有兩個馬屁精,叫閔湛、郗標,說:大人的才華舉世無雙,主編這本史書更是不朽的偉業,這和您以前寫的《五經》,應當都刻在石碑上,讓全國人民好好學習

崔浩同意了,於是在平城郊區修築了一個巨大的碑林,碑上刻著《國書》,方圓130步,用了300萬勞力才完工。

但是這本史書,寫得太真實了,比如:1、拓跋氏早期落後,有“哥哥死了,弟弟可以取寡嫂;父親死了,兒子可以娶後媽”等一些落後的風俗;2、拓跋珪晚年“精神錯亂”;3、拓跋燾的瘋狂屠城,崔浩全實錄了下來。

過往的百姓看了指指點點,議論紛紛,鮮卑的貴族看到後,個個憤怒不已,真是太丟人,跑到拓跋燾面前告狀,說:崔浩是有意暴露國惡、家醜,讓鮮卑人難堪,十惡不赦。

450年,拓跋燾下令逮捕崔浩,親自審訊。崔浩已經惶恐說不出話,7月,拓跋燾判崔浩死刑,誅滅九族。崔氏的姻親都受到株連,全被滅族,誅殺之廣,聞所未聞,史稱“國史之獄”。

現在一般人都認為:這僅僅是個導火線,拓跋燾早就想殺他了。

1、得罪了“有形”勢力——鮮卑貴族。崔浩是個漢人,主張全盤漢化,廢除鮮卑貴族的特權,把鮮卑人的等級按照漢人的傳統重新劃分。鮮卑人怒不可遏:那我們不就是忘記老祖宗,拋棄一切民族文化,聽一個異族人來擺佈。

這股勢力的“領袖”是太子拓跋晃。拓跋燾遠征,拓跋晃監國時,崔浩不把這個小孩放在眼裡。一次推薦了幾十個人為郡守,太子不同意,崔浩也不讓步,仗著受皇上寵信,逼迫太子最終簽字。

整個鮮卑派都看不慣他的跋扈,和崔浩常常在朝中破口大罵,雙方勢同水火。

3、得罪了“無形”勢力——佛教徒。他主張滅佛做得太絕,而佛教早已深入到北魏的每個毛孔,民間群情洶洶:崔浩應該下十八層地獄。

拓跋燾殺他,是為了平息眾人心中久壓的怨恨,也就是說,崔浩只是權力鬥爭的犧牲品而已。

崔浩被抓時,囚禁在一個籠子裡面,去刑場的路上,幾十個押送的士兵虐待他,一起在他頭上撒尿,崔浩的慘叫聲很遠都能聽到。兩旁的百姓紛紛叫好: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上天有眼啊。

還有一種說法,崔浩因為一直主張漢化,宋文帝派出“間諜”暗中策反他。崔浩是否答應已不清楚,但他沒有把這件事向拓跋燾彙報,事後被人告密。拓跋燾想到最親近的人居然“私通南匪”,感覺受到矇騙、愚弄,才痛下殺手。

不管如何,一個聰明絕頂的人是自掘了墳墓。他死後,宋文帝和拓跋燾的第二次大規模的“交手”開始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fengyun/zeeo0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