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歷史解密 >

銅梁區青龍嘴墓群搶救性考古發掘一套明代儀仗俑

銅梁區青龍嘴墓群搶救性考古發掘一套明代儀仗俑

十七件石質儀仗俑,被當地人稱作“小兵馬俑”。

銅梁區青龍嘴墓群搶救性考古發掘一套明代儀仗俑

也許很多人只知道西安有氣勢磅礴的兵馬俑,卻不知道在我們重慶也有迷你版的儀仗俑。

在銅梁區青龍嘴墓群的搶救性考古發掘中出土的一套明代儀仗俑,被當地稱作“小兵馬俑”。在本次可移動文物普查中,它們也一起被提名晉升。

它們是如何被發現的?其背後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祕史?近日,本報記者前往市文化遺產研究院,為您獨家揭開“小兵馬俑”之謎。

形態各異的17件儀仗俑“各司其職”

發現儀仗俑的墓群位於銅梁區土橋鎮六贏村二社,是重慶三環高速公路銅梁至永川段的重要文物點。考古人員介紹,墓葬共包含三個規格相近的長方形墓室,由石板拼接而成,墓頂以石板封蓋。其中,最中間的墓室長2.2米、寬0.76米、高1.18米,屬儲存情況最好。

讓考古人員驚奇的是,墓室內不僅平臥著一具完整的屍骨,在其腳的一方,還擺放著17件明代儀仗俑。

這套儀仗俑身穿袍裙,頭戴圓盆帽或圓形平頂帽,身材大體相當,形態各異,栩栩如生。“儀仗俑皆為石質,其中騎馬俑1件、持杖俑12件,持杖俑手中所持儀杖為銅質,因鏽蝕而長短不一。此外,還有1件四人抬轎俑、2件牽馬俑和1件抬箱俑。”考古專家稱,這批出土的石俑雕刻精美、形象生動,為研究區域內明代社會經濟、禮儀制度、民俗服飾等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墓主人身份成未解之謎

“該墓除了有一套完整的儀仗俑,並無可以證明墓主身份的墓誌銘或其他陪葬物品,即使有完整的屍骨,也無從考證其真實身份。”考古專家說,因此墓主身份仍是未解之謎。

但由於在銅梁境內曾多次發現這類墓葬,石質儀仗俑為明代這一地區墓葬隨葬品的一大特色,據以往的相關發現可推測此類形制的墓葬多為官宦家族墓地。

考古專家由此順藤摸瓜,通過大量地收集已發表的墓葬資料,發現在該墓與位於土橋鎮和巴川鎮等地的張氏家族墓地的墓葬形制十分相似。

那麼墓主人是否與張氏有關聯呢?

據瞭解,銅梁區明代張氏家族墓地分佈較廣,最著名的要數明兵部尚書張佳胤父母張文錦、沈氏合葬墓。墓葬中出土了兩套較完整的儀仗俑,其中張文錦墓室出土有1件四人肩輿俑,22件儀仗俑,馬2匹,傘蓋、書桌、交椅各1件;沈氏墓室出土的一套則有1件八人肩輿俑,57件儀仗俑,馬23匹,傘蓋2件,書桌、交椅各1件。

兩套儀仗的規格相差較大,是因為二人入葬時身份有所不同,張文錦去世時為兵部主事,官階為正六品;沈氏去世時為太恭人,官階亦為正四品。這兩套儀仗俑,有可能是按照當時六品官和四品官的儀仗製作的。

由於該墓距離張氏家族墓地中心位置不遠,由此專家推測墓主亦可能為張氏後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jiemi/48on8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