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歷史解密 >

張獻忠沉銀地考古 之前曾被頻繁盜竊

張獻忠沉銀地考古 之前曾被頻繁盜竊

張獻忠的沉銀地如今正在緊鑼密鼓的開發考古,之所以國家如此緊張,是因為張獻忠沉銀地曾遭到瘋狂的盜竊。

張獻忠沉銀地考古 之前曾被頻繁盜竊

“石牛對石鼓,金銀萬萬五……”很多老成都人可能都聽過這首民謠,說的是明末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權的張獻忠,兵敗退出成都時,把數以千萬計的金銀財寶以“千船沉銀”的方式祕密隱藏。300多年來清政府、民國川軍都曾展開過瘋狂的尋寶。有記載的藏寶地之一——彭山江口不時有明代銀錠、錢幣等文物被發現,引來外界關注。

昨天,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正式啟動。由於彭山江口沉銀遺址近幾年多次遭到盜掘,文物部門決定採取圍堰抽水的方式進行發掘,並加以保護。考古發掘預計為期三個月。張獻忠“江口沉銀”是否真如文獻記載的那樣?這裡真是“江口沉銀”地?

“石龍對石虎,金銀萬萬五,誰人識得破,買到成都府”。這是在四川彭山民間盛傳的“尋銀訣”。公元1644年,明末大西軍領袖張獻忠攻破成都後稱帝。《彭山縣誌》記載:順治三年,義軍張獻忠部與明參將楊展決戰於江口鎮,張部戰船被焚,沉沒過半,傷亡慘重,敗回成都。

民間傳說他在兵敗後曾經“千船沉銀”,大量金銀財寶沉入江底。從2005年開始,關於這個傳說有了越來越多的佐證,彭山江口鎮先後發現大量文物,包括銘刻年號的金冊、裝在木鞘中的銀錠、“西王賞功”錢幣、還有大量銀質飾品、碎銀等。2013年後,遺址開始遭到盜掘。當地公安曾破獲一起江口沉銀盜賣大案,涉案3億元,繳回多件珍貴文物,其中的虎鈕金印、五十兩金錠更被鑑定為國家級文物。

此次考古發掘組領隊劉志巖指出,正因為盜掘嚴重,考古發掘才必須啟動。

“現在中國考古發掘主要是三種模式,第一種是基本建設,修水庫、修路,文物有一些避免不了被破壞,我們做考古調查進行保護;第二種就是被盜掘,被破壞,我們做一種搶救;第三種就是主動發掘,這個國家每年批准極少,主要是為了解決某一個重大的學術問題。我們這種情況基本上屬於第二種情況,不去發掘在江底保護起來難度更大。基於此我們制定了一個工作方案進行發掘,是國家文物局批准的。”

彭山江口沉銀遺址位於江口鎮的岷江河道內,保護範圍約100萬平方米。記者昨天在現場看到,遺址已被數公里長的藍色彩鋼包圍,圍堰工作區域內的河水已全部排空,河灘上一些考古人員正在現場勘測。考古發掘組領隊劉志巖表示,儘管此次考古發掘是先圍堰抽水後層層發掘,但依然屬於水下考古發掘。“下面都是河床,並且有巨量的鵝卵石,發掘工作量特別大。文物埋藏的地點可能是河床下兩到三米。陸地考古文物水分含量不會有水下多,可能一些木板、絲織品都是飽水的。文物保護難度比陸地考古要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jiemi/6xrld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