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歷史解密 >

乾隆哪個老婆死後153年後 屍身百年不爛之謎

乾隆哪個老婆死後153年後 屍身百年不爛之謎

東陵盜案發生後的1928年8月,溥儀派載澤、耆齡等人進行善後處理。他們在清理裕陵地宮時,發現了一具完整的女屍。參與清理重殮的清室遺臣在東陵期間所寫的日記中,都曾提到此事。據這些宗室遺臣判斷,此具女屍就是嘉慶皇帝的生母孝儀皇后,卒年49歲。裕陵地宮中的6位墓主人,有比她先死先入葬的,也有比她晚死晚入葬的;有比她年齡小的,也有比她歲數大的。為什麼其他5人都成了一堆亂骨,唯獨她卻屍體完整,沒有腐爛,面目如生。

乾隆哪個老婆死後153年後 屍身百年不爛之謎

裕陵地宮之謎清東陵中建築最華美、最精緻的是乾隆皇帝的裕陵。裕陵歷時9年,共耗銀203萬兩,是在清朝國力鼎盛時期修建的,其質量實屬上乘。其最具代表特色的是撲朔迷離的地宮。

1928年7月,軍閥孫殿英盜掘了裕陵、慈禧陵之後,寄居在天津的清廢帝溥儀派遺臣載澤、耆齡、寶熙等人到東陵進行善後處理,將丟擲的遺骨重新進行了簡單殮葬。

當他們清理裕陵地宮時,在棺床西邊的兩棺之間發現了一具奇異的女屍:她身穿黃色龍袍,皮肉完好無損,絲毫沒有腐爛。兩腮和嘴下多皺紋,牙齒沒有完全脫落,面目如生,笑容可掬,年齡約在50歲左右。

裕陵地宮共葬5位女姓,這具女屍是哪一位呢?據年齡推斷,最有可能的就是孝儀皇后,她是嘉慶帝生母,死於乾隆四十年,卒年49歲。但是,為什麼同葬一個地宮,有比她早葬的,有比她晚葬的,其他四具女屍都已腐爛,只有她的屍體不腐爛?

乾隆身邊面帶微笑的女屍是誰?她身穿黃色龍袍,皮肉完好無損,絲毫沒有腐爛。兩腮和嘴下多皺紋,牙齒沒有完全脫落,面目如生,笑容可掬,年齡約在50歲左右。她竟然是誰呢——

查詢史料,在清代,皇家並不刻意追求地宮和棺槨的密封,也不注重屍體的防腐。皇帝、皇后的外槨雖然漆飾了49遍之多,在密封和防腐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主要的用意是表示死者的地位和尊貴。帝、後、妃死了,少則停靈數月,多則數年。那些先葬入皇帝陵的後、妃,即使葬入了地宮,石門也不關,墓道口也不封,以待皇帝入葬,所以有些帝后妃屍體在地宮封掩前就已經開始腐爛了。可是孝儀皇后死於乾隆四十年,直到乾隆帝死後才將地宮封掩。而在她死後153年後,居然屍體不爛,面目如生,實在是一個難解之謎。

嘉慶帝生母為孝儀皇后,魏佳氏,內管領魏清泰之女。雍正五年(1727)九月初九生,比乾隆帝小16歲。本正黃旗包衣,乾隆四十年(1775)奉旨將孝儀皇后母家人等,由內務府撥出,抬入滿洲鑲黃旗。初入宮,封魏貴人,乾隆十年冊為令嬪,這個“令”字,語出《詩經·大雅》中的“如圭如璋,令聞令望”,在古代有美好之意,表達出乾隆帝對魏佳氏的特殊寵愛。乾隆十三年晉令妃,二十四年晉令貴妃,乾隆三十年五月初十晉令皇貴妃。

孝儀皇后在宮中很得寵,一生中有過六次生育經歷,最讓她自豪的是乾隆二十五年,生皇十五子顒琰,這就是嘉慶帝。

孝儀皇后於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去世,享年49歲。同年被入葬東陵聖水峪裕陵地宮之中。153年之後的1928年7月,軍閥孫殿英悍然盜掘了最為富有的裕陵地宮,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已經去世150多年的孝儀皇后,居然面目如生,沒有腐爛。

盜案發生後,住在天津張園的溥儀十分憤怒。他一面向南京的國民黨政府提出抗議,一面大擺靈堂,哭悼乾隆和慈禧的靈魂。40天后,溥儀派出的重殮人員抵達東陵。他們來到裕陵地宮時,發現地宮內外到處都是乾隆帝后的屍骨。乾隆皇帝和他的后妃們已經腐爛了,到處是一塊塊的骨頭。而且,乾隆帝的大部分屍骨已經發黴變質,重殮的人員發現了一塊塊黑色的骨頭,變質得很厲害。

可是,卻有一具女屍沒有腐爛。當時人們很驚訝,這個女人是誰?大家細細審視,發現她“笑容可掬,面如古佛,耳環尚在”,這是宗室耆齡在他日記裡面的記錄。大家對這具女屍進行分析,從臉上的皺紋看,大概有50歲左右。經過排查,知道了她的真實身份,是嘉慶帝的生母孝儀皇后。

那麼,孝儀皇后為什麼在死後153年都沒有腐爛呢?大概有三個原因:一個是腸胃裡面沒有東西,主人極有可能在臨死之前患有很嚴重的腸胃疾病,肚子裡面空空如也,因此沒有腐爛的基礎;二是棺材裡面有大量的玉器,因為古人認為“握玉防腐”;三是密閉的棺材有兩層,空氣無法進入,就沒有細菌侵入,也就減少了屍體腐爛的機會。這三點中,腸胃沒有東西最關鍵。當然,孝儀皇后的屍體沒有腐爛,也有可能是其他的原因,期待有新材料發現來證明。

孝儀皇后於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去世,享年49歲。同年被入葬東陵聖水峪裕陵地宮之中。153年之後的1928年7月,軍閥孫殿英悍然盜掘了最為富有的裕陵地宮,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已經去世150多年的孝儀皇后,居然面目如生,沒有腐爛。

盜案發生後,住在天津張園的溥儀十分憤怒。他一面向南京的國民黨政府提出抗議,一面大擺靈堂,哭悼乾隆和慈禧的靈魂。40天后,溥儀派出的重殮人員抵達東陵。他們來到裕陵地宮時,發現地宮內外到處都是乾隆帝后的屍骨。乾隆皇帝和他的后妃們已經腐爛了,到處是一塊塊的骨頭。而且,乾隆帝的大部分屍骨已經發黴變質,重殮的人員發現了一塊塊黑色的骨頭,變質得很厲害。

可是,卻有一具女屍沒有腐爛。當時人們很驚訝,這個女人是誰?大家細細審視,發現她“笑容可掬,面如古佛,耳環尚在”,這是宗室耆齡在他日記裡面的記錄。大家對這具女屍進行分析,從臉上的皺紋看,大概有50歲左右。經過排查,知道了她的真實身份,是嘉慶帝的生母孝儀皇后。

那麼,孝儀皇后為什麼在死後153年都沒有腐爛呢?大概有三個原因:一個是腸胃裡面沒有東西,主人極有可能在臨死之前患有很嚴重的腸胃疾病,肚子裡面空空如也,因此沒有腐爛的基礎;二是棺材裡面有大量的玉器,因為古人認為“握玉防腐”;三是密閉的棺材有兩層,空氣無法進入,就沒有細菌侵入,也就減少了屍體腐爛的機會。這三點中,腸胃沒有東西最關鍵。當然,孝儀皇后的屍體沒有腐爛,也有可能是其他的原因,期待有新材料發現來證明。

1928年軍閥孫殿英盜掘裕陵時,有記載稱,盜墓者順利地打開了前三道石門,第四道石門卻無論如何也打不開。他們無計可施,一怒之下,便用炸藥炸壞了石門。他們進入金券後發現,原來是一口巨大的棺槨在後面頂住了第四道石門。經後來考證才知道這口棺槨就是乾隆帝的棺槨。是什麼力量移動了棺槨?

帝、後、妃的棺槨四角都用巨大的龍山石(卡棺石)固定,龍山石與石棺床之間用鉚榫方式相連。龍山石的下稜壓住槨的下橫邊,龍山石的豎向凹槽卡住槨的豎稜。這樣棺槨十分穩固,絲毫不能動彈。再者棺內除屍體外裝滿奇珍異寶,異常沉重,加之有龍山石的固定,棺槨的移動顯然沒有可能。

有人說棺槨是被地宮滲水浮起來的,但是裕陵地宮中有六具棺槨,以乾隆帝的為最大、最沉。地宮裡的水是靜止的死水,不流動,為什麼偏偏最大、最重的乾隆帝的棺槨浮起,漂到棺床下面,頂住了石門?至今還沒有令人信服的解釋,成為難解之謎。

乾隆十七年,孝賢皇后於裕陵完工的當年就葬入了地宮。在入葬前,竟然發現地宮有滲水。乾隆帝命有關大臣採取緊急措施進行補救,很快就排除了滲水。一直到嘉慶四年,在長達47年的時間裡地宮裡也未再出現滲水。這說明上次的排水措施很成功,行之有效。那次到底是採用了什麼補救方法,直到現在也未查找出來。

據說,孫殿英盜陵後,載澤等人到東陵處理善後事宜時,發現裕陵地宮裡的積水有四五尺深。裕陵地宮清理後,從牆上的水痕看,水最深時竟達六七尺。它從什麼時候出現的滲水?同是一座地宮,為什麼從乾隆七年以後47年裡不出現滲水,以後從何時大量滲水的?是什麼原因?至今也未找到答案。

據徐廣源回憶,裕陵地宮自1792年開放以來,每到陰雨連綿的夏季,地宮裡都有大量滲水,一天不抽水,就積水尺餘,幾天不抽水,則可沒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jiemi/730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