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歷史解密 >

中國古代女人為何不穿內褲?

中國古代女人為何不穿內褲?

在中國古代,封建思想嚴重束約著人們日常生活,甚至女人穿不穿褲子也是件極為重大之事,道德家們甚至把女人跟褲子的關係與國家的長治久安扯上瓜葛,認為女人穿上褲子,兩條腿分立,是極其不成體統之事。正是這種觀點,讓女人在千年裡都不穿褲子。

中國古代女人為何不穿內褲?

《易經》裡有句話:“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我們的老祖宗那時候,男人們上衣下裳,女人們就只穿長袍。穿裙子的男人們撩起衣角渡河去會情人(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豈無他人,狂童之狂野且!《詩經·褰裳》)。當然,裙裡面也不是光溜溜的兩條腿。裙裡面所謂的褲,其實要稱作“脛衣”,只是遮住兩條小腿。

女人們偶爾也穿這種沒有襠的套腿褲。好玩的是,政治和權力最終給褲子加上了一個襠,不僅解放了身體,也解放了生產力——此後的底層人民就一直喜歡穿這種方便行動的服裝。

《漢書·上官皇后傳》裡講了這麼一個故事:大將軍霍光權傾一時,當時的皇后是霍光的外孫女,也是另一位權臣上官桀的孫女。為了保證權力可以延續下去,霍光希望皇后獨享皇帝的床笫之歡,生個皇位繼承人。皇帝身體不好,也沒有匯仁腎寶,皇帝不好,大家都不好。識眼色的醫官和侍從們馬屁拍得恰到好處,他們勸皇帝,您身體不好應該少作運動,即使做有皇后就夠了,您要實在管不住自己,也好辦,讓宮女們都穿上有襠的“窮褲”,再繫上幾條帶子。即使皇帝“獸性大發”,一時半會也解不開,不能隨時隨地行“周公之禮”了。這位不幸的皇后還是沒有生下一男半女,還在15歲時成為了寡婦,一直到52歲去世。

倒是南北朝時期的胡女,穿著到臀部的短褶,腰間束帶,下身是褲口很寬的大口褲,十分精神。胡服熱潮席捲唐初風尚,女子們穿翻領長袍,束帶,穿緊口褲和皮靴,俏麗可愛。然而褲子真正成為中國女人的常服,還要再過一千多年。兩條腿分立,成何體統?!尤其是女人,穿褲子就是明顯要勾引男人嘛。道德家們虎視眈眈,希望把女人們掩在寬袍大袖裡,失去本來的女性性別特徵,來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

至於那種只能護住腿部的“脛衣”也並未隨著歷史的演進而消失無蹤。1949年之前的北方,只有兩個褲腿的套褲,是老年女人過冬的常備。這種套褲中間絮棉,穿的時候,把兩條褲腿套在褲子外面,用帶子系在褲腰帶上,紮緊褲腳的褲腳帶。套褲把冷風阻擋在外面,上了年紀的人可以過一個融融的冬日。

從性愛角度來看,不穿內褲的女人往往值得嚮往。年輕男子對於性愛的渴望使其焦慮而壓抑,那些不穿內褲的女人則提供了被觀測時的“放蕩”內容。性愛的幻想,記錄著每個年輕男子的青春期,女人穿與不穿內褲,便有了重要的社會價值。

女人不穿內褲,有其歷史傳統。王小波在他的《紅拂夜奔》裡寫道:“洛陽大街上的妓女對紅拂是最不客氣的了,動不動就轉過身去,撩起裙子來,給她看光溜溜的屁股。見到了這些屁股後,紅拂才知道這些人原來不穿內褲。不穿內褲彷彿是要突出屁股,然而那些屁股本身並不好看。然後她們又轉過身來說:想逮人嗎?回去打聽打聽,老孃是幾進宮!”

洛陽城裡的妓女不穿內褲,雖無記載,但考校野史筆記,不難發現王小波描述的貼切。但她們有無“幾進宮”的光輝事蹟,卻不得而知。

三代以來,女人下體無衣,到了漢朝才穿上開襠褲。《漢書.上官皇后傳》說:“雖宮人使令皆為窮褲,多其帶。”所謂“窮褲”,便是開襠褲。穿開襠褲的目的是方便大小便,然則不穿內褲,便也順理成章。如此情形,至少延續到了唐朝。日本人以唐裝製成和服,似乎女子著和服也不穿內褲。

也有人說和服是“吳服”的改造,來源江南八百童男女。女人不穿內褲,保留了古代中國人“衣”的基本特點。“日本人惟一的發明,就是男人的那塊兜襠布,至今還留在相撲力士碩大無比的臀縫裡。”

先祖創造內褲,以保護性器官為第一要義,又用來維護體面,於是便成為文明的產物。時光輪轉,用以護體的內褲如今已以束縛身體為己任,或以三角緊繃於大腿內側,絲絲入肉;或以三線縫合,以為點綴。保護的功能既不存在,那麼能否遮擋私處,似乎已無必要。所以,前衛女性們到底穿不穿內褲,已無關大局,更與文明無涉。除去“春光乍瀉”的“意境”,餘下的便只有性愛的誘惑。觀念開放已久,性 壓抑的年代早已“逝者如斯夫”,夫妻捫蝨夜話,內褲倒成為性愛的障礙,不如跨越障礙,放棄束縛,返回自由,來得痛快。衣服的作用,以保護身體為最高;又以恢復身體的自由為最高境界。內褲既然成為累贅,那麼不穿也罷。

標籤: 內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jiemi/8d7z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