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歷史解密 >

學者分析北洋水師甲午失利後患 曾鉗制造船業

學者分析北洋水師甲午失利後患 曾鉗制造船業

海軍史專家陳悅、許華等學者暢談120年前的這場慘烈戰役,思索給中國歷史帶來的影響。

學者分析北洋水師甲午失利後患 曾鉗制造船業

甲午戰敗原因:清政府孱弱 日本做到戰前知己知彼

當天的沙龍以一個文物展開場。數十件甲午珍藏文物展出,包括北洋艦隊制服(北洋水師提督服、北洋水師水兵服等)以及數十幅珍貴老照片,以文物還原真實的歷史細節。同時,包括致遠艦管帶鄧世昌後代在內數位當時北洋海軍後人也在這場沙龍上首次聚首。

北京大學數字娛樂實驗室——老貓動虛擬現實(TVR)還為現場觀眾帶來精彩的“再現甲午”——沉浸式虛擬現實體驗活動,重現甲午海戰戰場

與此一同亮相的還有陳悅多年研究甲午的集大成之作《甲午海戰》。該書以陳悅的海軍史為基礎,通過探訪大量檔案資料,揭示清朝海軍在這場慘烈的海戰中技術戰鬥狀況,揭示了120年前北洋水師慘敗的真相和奮力拼搏的無畏勇氣。陳悅坦言,自己為此赴日本蒐集眾多第一手史料,包括部分老地圖、老照片與戰艦分析圖等。

唏噓之餘,眾位專家還談到北洋海軍失敗的原因。這其中固然有清政府孱弱無力等因素,但許華認為,日本人在戰前可以說做到了“知己知彼”,同時低估自己的實力,自認沒有必勝的把握,以這樣的心態來小心翼翼的打仗,“原來對你(清政府)還有三分敬畏,最後一交手,拿著這麼好的武器三下五除二被打敗,開始輕視清朝軍隊。”

甲午失利遺禍:鉗制當時造船工業

甲午戰爭中北洋海軍的失利給中國近代史造成很大影響。陳悅指出,圍繞甲午戰爭前後,日本對中國的態度發生一些變化。1886年前後,北洋海軍軍艦曾訪問日本,看似平等交往,對方也請北洋海軍到自己的船塢去參觀,但實際並非如此,“他們最開始和清朝曾有東亞同盟論,後來則變為工業日本與農業中國的說法。同時隨著甲午海戰的發生、結果,當時日本一些報刊對中國用詞也發生變化,1840年以前還叫做‘唐人’,之後則有明顯不同,稱為清國人乃至清國奴等。”

甲午戰爭的失利不僅讓孱弱的清政府付出大量賠款,同時也對中國造船業產生一定影響。陳悅表示,甲午之後,中國並非不能造出大軍艦,而是造出來沒有人要,“以當時的力量,造出三千噸的軍艦也沒問題。但是隨著當時戰後海軍實力的萎縮,福州船政局也隨著縮減產量。”

陳悅將之形象的比喻為“交學費”。他認為,當時中國如果要自己造軍艦,需要花費的錢財比直接從國外買要貴很多,乃至貴出一倍。曾經清政府拿著圖紙,去法國地中海的船廠,讓對方把船板等部件加工好,然後運回船政局組合起來,造價高,時間久,並且每多造一艘軍艦都需要地方自籌資金支付開銷,“尤其甲午戰後政府缺錢後,我們的造船工業也因此被鉗制住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jiemi/dede1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