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歷史解密 >

西遊記作者不是吳承恩?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西遊記作者不是吳承恩?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西遊也瘋狂”山川文社說西遊第二季第17期”

西遊記作者不是吳承恩?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西遊記》這部小說想必大家都是耳熟能詳,就算沒有讀過原著,起碼也看過不止一遍的影視劇作品,甚至直到現在也有很多的電影在以這部小說為基礎構建劇本,可見其影響力之大。關於這部小說,現在大部分的人都認為作者就是吳承恩,但事實上這只是五四之後才發生的改變,而在此前的幾百年間,人們普遍認為這部小說是由全真教的丘處機所著。

事實上,《西遊記》並非是特例,很多文學名著現在看來的原作者,或許根本與其作品不沾半點關係,歷史中的種種意外情況都會導致包括原作者在內的眾多小說原著資訊發生改變或是誤傳。就比如說《論語》,儘管基本上都是孔子說的話,但這部書卻並非由他所著,他更像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小說槍手,雖然是他的智慧結晶,但原著權可是牢牢掌握在人家手裡的。不過,倘若有一天課本里不再向學生們說明這一點,那麼大家就會自然而然的將這部書的原作者按在孔子的頭上,至此就出現了根本性的偏差。

歷史上具有這種特徵的小說不勝列舉,或許追溯回去會讓現在的很多學者大吃一驚,比如說現在公認是張三寫了本小說,但後來經過事實上最後人們才發現作者居然是李四,如此那些通過張三的生平來揣摩小說內容的學者,他們等於是在做無用功。

《西遊記》就是一部作者存在爭議的小說,究其緣由應該是這部書的內容過於敏感,而受到了統治者的封殺,這當然是無可厚非的,沒有哪個君主在看過車遲國那段故事後還能依然淡定的。就算原作者無懼與統治者的手段,但是因為長期的封殺,其很多詳細元素都已經隨著時間而消磨殆盡了,所以最後當這部小說再度出世的時候,人們對於此書已經所知甚少,因此只能根據已知的資訊進行分析比對。

起碼在五四之前,人們的比對結果就是這部小說的原作者乃是丘處機,在筆者看來,儘管不能百分之百認為小說的作者是吳承恩,但是如果說是丘真人所寫那簡直是在扯淡。當然,凡事不會空穴來風,這種觀點並非純是笑言,之所以有人堅持這種觀點也是有跡可循的,原因也是有的,筆者在這裡列舉一二,僅當笑言。

首先,這部小說是出自真人事例,經過後人的整理和編輯,故事的內容才逐漸豐滿精彩起來,後期經歷了話本、戲劇的時代,得到了進一步的修飾和完善,等到最後成書的時候,它實際上是匯聚了很多智慧的結晶。雖然這不小說經歷了漫長的準備階段,直到最後成書看起來都是順理成章的,但是實際上從這部書最後的展示效果來看,能將這部小說寫成這般境界的作者,一定精通佛道兩教,甚至對於儒學也應該有很深的研究。

其次,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西遊記》,實際上並非一部簡單的小說,其中還賦予了更深層次的東西——道家丹經。這部小說成書於明代,當時修丹之術盛行,作者順應當時的社會潮流而將一部小說寫成了專業的經書,而且只有造詣極深者才能夠悟得通。筆者之所以現在能夠跟大家看侃侃而談,實際上也是參閱了數位學者的研究結果才總結出來的,說白了只是拾人牙慧而已,把一些大家蒐集不到的冷門知識展示出來。

通過閱讀小說的正文,當然這裡所指的是小說原文,我們就能夠從中發現很多的道家專用詞彙,例如五行、修丹等等。這部書中,最初的孫猴子就像是一塊璞玉,二師兄則代表了慾望,沙僧看似無辜卻,成為了人們最難擺脫的業障,白龍馬則是成道之氣,唐僧看似最為柔弱,但卻是這一行人中境界最高的,他既是人們無法擺脫的肉身,又是孫猴子需要奮鬥的方向。

孫猴子是璞玉,在煉丹之道中可以看做是人們的心,在未經修飾、不諳世事的時候,這顆心是無拘無束、活蹦亂跳的,直到後來惹下一系列麻煩,受到懲罰和磨練,最後終於得道成佛。只有克服了自身的慾望(八戒),瞭解了自己惹下的業障(沙僧),才能夠憑藉自己凝聚出的氣(白龍馬),突破肉身的桎梏(唐僧),超脫成佛。

有了這一系列的鋪墊,人們自然而然的就會聯想到原作者的生活環境,丘處機顯然非常符合這個標準,所以才會被誤傳為這部小說的原作者,不過只是看似有根有據,但實則都太過牽強,完全站不住腳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jiemi/k466l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