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歷史解密 >

明末最大遺憾 鄭成功險些吞併菲律賓重建大明朝

明末最大遺憾 鄭成功險些吞併菲律賓重建大明朝

明朝末年,雖然朝廷推行海禁政策,但由於官吏治理的混亂和經濟收入等原因,海禁政策已經名存實亡。在南洋上,以中國海盜為首的海上武裝集團控制了南洋的廣大海域。大家知道的著名民族英雄鄭成功的祖上就是海盜出身。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以走私商人起家,後加入海盜集團,成為海盜首領。他統一海盜勢力,接受明朝招撫,成為明朝的官吏。他的艦隊戰勝荷蘭的殖民艦隊,成為統治南洋的主要軍事勢力。最多的時候鄭芝龍擁眾數萬,有帆船千艘,他的軍艦上配備的大炮多達36門,是當時最先進的艦船。鄭芝龍後被明朝任命為福建總兵。他在泉州安平鎮修建鄭府作為基地,組織移民臺灣,開拓海外貿易,整個南洋基本控制在他的手下。

明末最大遺憾 鄭成功險些吞併菲律賓重建大明朝

明末清軍入關,鄭芝龍降清。清廷脅迫他和家人進京,並派兵洗劫了安平鎮,鄭成功的母親也因此死於非命。鄭成功自幼受儒家教育,以明朝忠臣自居,受此國仇家恨,脫下儒冠儒衫一把火燒掉,從此寰甲佩劍,終生與清廷為敵。他召集父親的舊部,以金夏為基地與清廷作戰,在和清軍的作戰中,屢獲勝績。他曾經率領舟師深入長江,圍攻金陵,雖然後來因輕敵失利而還,可清軍也對他無可奈何。最後清軍只得採用鄭成功的降將黃梧的“平海五策”,斷絕了鄭成功的財源,兵源,使得鄭成功處境困難,鄭成功在這個時候,把眼光投向了臺灣。

臺灣原來是鄭成功之父鄭芝龍移民開發的地區,荷蘭殖民者趁明末戰亂之機侵佔了臺灣,並且大肆鎮壓了由鄭芝龍舊部郭懷一領導的起義,由此荷蘭殖民者與鄭成功交惡。鄭成功給荷蘭殖民者的信裡明確指出,“臺灣是家君(鄭芝龍)親手建立的舊業”,要收復故土。公元1662年,鄭成功率領大軍攻臺,在經過艱苦的戰鬥後,擊破荷蘭海軍艦隊,迫使荷蘭臺灣守軍投降。完成了統一臺灣的民族壯舉。

但與當時把目光侷促於大陸的大部分中國人不同,久經波濤的鄭成功並沒有以奪取臺灣為滿足,他的心中還有著更龐大的計劃。在當時的南洋,除了荷蘭殖民者外,還有西班牙殖民者。和荷蘭殖民者相比,西班牙殖民者勢力更小。鄭成功的海軍是整個南洋最強大的海軍,在南洋還生活著大批的中國移民,這些移民大多都和鄭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可以說,在這個時候,整個南洋殖民地都在鄭成功的掌握之中,上天給了中國人一個徹底征服南洋的千載難逢的機會。

鄭成功看到了這個機會,他首先把目光放到了相距最近的西班牙殖民者統治下的菲律賓群島。菲律賓群島上的華僑在西班牙殖民者的統治下,經常被菲律賓土著和西班牙殖民者無辜殺戮。在公元1603年和1639年,西班牙殖民者勾結土著二次屠殺在菲律賓的華僑華商,死亡人數達五萬餘眾。有著強烈的民族主義思想的鄭成功對西班牙殖民者的所作所為恨之入骨,他多次與菲律賓的華僑進行聯絡,表示要率兵驅逐西班牙殖民者,給他們以懲罰。

公元1662年,鄭成功攻下臺灣後,委派羅馬神父李科羅使到菲律賓向西班牙總督遞交國書,譴責其殺戮掠奪華僑的罪行,嚴令其改邪歸正,俯首納貢。西班牙當局得到鄭成功的通牒後驚慌異常。與此同時,鄭成功還號召當地華人起義,驅逐西班牙殖民者。當地華人在得到鄭成功的支援後,準備祕密起義。由於不慎機密洩露,西班牙殖民者對華人進行血洗屠殺。除少數華人乘小船逃到臺灣外,其餘人都被西班牙殖民者屠殺。鄭成功聞訊大怒,決定揮師征討,征服菲律賓,為華僑報仇。他一面撫卹安置從菲律賓逃到臺灣的華僑,一方面組織籌備軍隊,派人暗中與在菲律賓的華僑聯絡,以到時可裡應外合,但鄭成功還沒有能夠出兵,就由於內部的分裂,和父親親族被清廷殺害,身上染上的重病幾重打擊所壓倒,最終壯志未酬,病死臺灣,時年才三十九歲。

清朝政府也中國曆代政府一樣,也是一個把目光緊緊侷促在大陸的政府,它根本不具備放眼遠洋的思想和魄力。清朝收復臺灣後,竟然對臺灣的處置提出了放棄臺灣的方案。從這裡可以看出來,清朝政府收復臺灣並不是它對海洋的戰略價值有什麼認識,而只是為了消滅明朝的最後一個基地而已。它收復臺灣後的閉關鎖國正說明了這一點。中國再沒有了稱雄世界的海軍艦隊,當許多年以後,西方列強的遠洋艦隊來到中國的時候,滿清上下竟然被西方的艦隻給驚呆了,視其為鬼怪。真是令人感嘆。

可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如果鄭成功不死的話,他以他的雄才大略驅除西班牙殖民者和荷蘭殖民者,陸續吞併南洋諸島,建立起一個廣闊的華人海洋殖民大帝國的話,清政府也必然要隨之而來,去消滅鄭氏集團。這樣實際上就逼迫著清政府為了佔領南洋,就要去建設一支比鄭氏集團的海軍還要強大的海軍,這樣清政府就必須對海洋有所認識,培養大批的海軍人才。

清政府消滅鄭氏集團,吞併南洋後,中國就能比西方近代列強更早的擁有南洋的主權。這樣,擁有廣闊的海洋疆域也會促進清政府海權意識的覺醒,逼迫它對海洋的戰略意義產生重視。大批的海軍人員和因海外貿易得到的利益所影響的海權主義者就會影響清政府的政治決策。如果這樣的話,即便中國不產生資本主義的萌芽和發展,在西方列強的侵略到來的時候,也會有南洋作為緩衝和屏障,這樣就可以給中國以覺醒學習趕超的機會和時間,中國的近代的百年屈辱史就可能是另外一個樣子了。

所有的這一切都寄託在鄭成功一人的身上,可他卻在三十九歲的時候早早離開了人世。他的後代再沒有了他的雄心大志,只是據守孤島,不敢向西方殖民者那樣去征服更多領土,從此中國再也沒有擁有南洋、建立殖民帝國的機會。雖然華人在南洋人數眾多,財富廣有,可清政府卻把他們看作化外之民,再沒有想到擁有那片疆域的主權。這一切現在想來,只能歸咎於天命了。可悲,可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jiemi/k4kz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