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歷史解密 >

獨家王昭君出塞和親背後的三大謎團

獨家王昭君出塞和親背後的三大謎團

王昭君的事蹟,在《漢書》、《後漢書》等正史中都有記載。然而,在長達六十餘年漢匈和親期間,眾多擔負“和親”重任的漢宗室公主無一在歷史上留下任何痕跡;與之形成對照的則是身份不如宗室公主尊貴的王昭君的事蹟卻均史有詳載,而且衍生了許多新的故事。究其原因,是昭君的低微身份格外引起一般民眾的同情與關切,加上各種民間文藝、野史小說的流傳,文人墨客也便多對她進行描述、吟詠、讚歎,使王昭君的事蹟廣為流傳。所以其離奇的遭遇,留給後世不少懸而未決的問題。

獨家王昭君出塞和親背後的三大謎團

《漢書·匈奴傳》所載昭君和親事蹟尚屬簡單實錄,《後漢書·南匈奴傳》就已經增添了諸如“昭君字嬙,南郡人也。初,元帝時,以良家子選入掖庭。時,呼韓邪來朝,帝敕以宮女五人以賜之。昭君入宮數歲,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景斐回,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然難於失信,遂與匈奴。生二子。及呼韓邪死,閼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書求歸,成帝敕令從胡俗,遂復為後單于閼氏焉。”補充記載了昭君自動求行和元帝為昭君的美麗所動“意欲留之”等故事性情節。再至樂府詩人筆下,則出現了“圖畫失天真,容華坐誤人。君恩不可再,妾命在和親”;“漢道初全盛,朝廷足武臣。何須薄命妾,辛苦遠和親”等所謂“昭君怨”、“昭君嘆”之類的歌詠之作。

除了《漢書》、《琴操》、《西京雜記》、《樂府古題要解》等典籍,對王昭君的事蹟有詳細的記載外,歷代詩人詞客為王昭君寫的詩詞,就有五百零三首之多,另外還有不計其數的小說、戲劇等等。可見許多關於昭君的記述是逐漸增多的,其可信度不免會大打折扣。比如在葛洪的《京西雜記》中,就增加了畫工毛延壽因向王昭君索賄不成,把王昭君的畫像上點了一顆痣,當時宮女眾多,元帝選宮女只從畫工呈上的畫像上來識別美醜。

甚至關於昭君的名字也不能確定。一般認為,王昭君,姓王名嬙,字昭君,在歷史上又被稱為“明妃”,系西晉時,為避司馬昭的諱,改稱“昭君”為“明君”,後漸漸有“明妃”一說。但有人提出異議,認為王昭君姓王,名、字不詳。根據西漢宮廷規矩,宮女從入宮之日起,即不呼其孃家名字,因而不詳其本來名氏字號,王昭君也不例外。《漢書·元帝紀》第一次提到“王檣”時,這“檣”字是載運她離開家鄉所用的舟楫相聯絡,即她是位船隻載運而來的王姓姑娘。後來《匈奴傳》又稱“王蜣”,都不是昭君的本名,只不過是一個記音義的符號。《後漢書·南匈奴傳》改為“王嬙”,才使其名統一起來。“昭君”兩字為封號,非官號,因出塞前夕,必須提高她的政治地位,才能達到和親的目的,於是賜封為“昭君”。久而久之,昭君、王嬙這些標誌她政治身份或出身特徵的稱呼,被當成她的名字。

另外昭君出塞的原因,也有許多爭議。較為普遍的看法是,昭君耿直清高,不肯賄賂畫工,於是畫工把她畫得很難看,自然引不起皇帝的注意和興趣。久之,漸生苦守掖庭之怨,恰巧匈奴前來求親聯姻,她便主動請求出塞和親。但後世有人考證,認為毛延壽畫王昭君像的事不可信。

還有一說認為,王昭君是一個平民出身的不同凡俗、膽識過人的宮女,為了擺脫宮廷牢籠的束縛,也為了漢匈兩族世代團結友好,自願應召,作為“和親使者”遠嫁匈奴。這恐怕有些特定時期意識形態對民間故事的曲解意味了。還是王安石說得好:“漢恩自淺胡恩深,人生樂在相知心”。至於昭君後來不從胡俗,服毒自盡,這都是民間附會,和漢人對貞操觀念的想象與苛刻要求有關,並非歷史事實。“可憐青冢已蕪沒,尚有哀弦留至今。”歷史上真實的王昭君怎樣,或許只有無邊的青草知道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jiemi/pzl6m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