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歷史解密 >

岳飛悲劇的根源 個人理想與皇帝分道揚鑣

岳飛悲劇的根源 個人理想與皇帝分道揚鑣

岳飛是忠臣,他“收復失地”的追求也非常偉大,但他的追求與皇帝的意願背道而馳,其結果只能是個人命運成為悲劇。

岳飛悲劇的根源 個人理想與皇帝分道揚鑣

有人說,岳飛不會察言觀色,不會看領導臉色,沒有政治頭腦,才導致被害死。實際上這種解讀太簡單粗暴,岳飛絕不是不知道領導想什麼,相反,他一清二楚。我們從岳飛的奮鬥史可以輕易地發現,岳飛看人相當準,他對人的判斷力非常精確。比如說,岳飛在從軍期間跳過很多次槽,他能敏感地判斷他的上司到底想要什麼。

開始他,聽說河北安撫使張所到處招攬英雄抗金,便毅然跑去投奔,後來張所作為主戰派被打壓、被貶官,王彥成了岳飛的上司。岳飛一眼便看出王彥膽小,在他手底下成不了大事,於是當機立斷,擅離職守,帶著自己的兵馬,私自跑到開封,投奔另一個主戰派宗澤。

那時宗澤已近70歲,不久後就死了。岳飛的上司變成了杜充。岳飛很快又發現,這杜充是個怕死鬼,沒有追求,於是又當機立斷想方設法,和皇帝宋高宗取得聯絡。後來事實證明,這個杜充果然不靠譜,投降金國了。

所以,岳飛在識人上非常有能力,就因為他看人準,知道領導是什麼心思,才跳了好幾次槽,而其目的就是為了找尋和他志同道合的人共事。岳飛這麼聰明,宋高宗那點兒自私自利的小心思他肯定全知道。但這種小心思與他的追求相背離——他追求的是收復失地,而不是讓某一個帝王享樂。這種大追求與帝王的小追求“南轅北轍”,而岳飛則選擇了在高宗面前揣著明白裝糊塗。

宋高宗不止一次找藉口阻止他北伐,藉口無非是糧草不夠、兵力不足、時機不成熟等原因。其實誰都看出來了,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皇帝只是遞個話兒、表個態,那意思是——我不想讓你北伐,別去了!

結果岳飛視而不見,把那些困難一一克服了——糧草和兵力不需要您擔心,您就放心地等著我們勝利的訊息吧!宋高宗當然知道岳飛有這本事,但他不敢讓岳飛出兵——他害怕岳飛救回兩帝!於是,便找了個藉口硬是將岳飛攔了下來。結果沒想到,1140年5月,金國撕毀合約主動殺了過來。

這下岳飛倒是有了用武之地。這次自衛反擊戰他率領岳家軍一口氣殺到了開封。也正是在此時,高宗的十二道金牌連連下達,讓他撤兵。

岳飛之死,其根本原因在於,他的政治追求和皇帝根本就不在一條道兒上。岳飛知道皇帝是怎麼想的,但他為了自己的政治追求,沒有讓步,最後慘死在皇帝手裡。這種解讀,相對於小說裡過分臉譜化的形象,更接近歷史真實。而這種選擇其實也是岳飛的命運使然——不管在位的是高宗,抑或是徽宗,他都會選擇忠於自己的理想。前期連續地跳槽、後期不斷地邀戰,都是此類忠誠的對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jiemi/pzv3o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