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歷史解密 >

春秋時期著名政治家子產是如何改革的

春秋時期著名政治家子產是如何改革的

子產,名叫公孫僑,字子產又字子美,是鄭穆公的孫子,鄭國公子發的兒子,春秋時期鄭國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新鄭人。出生年月不詳,據記載他死於公元前522年。他是春秋後期非常有名的政治家,他官職做到了鄭國卿,相當於丞相。

春秋時期著名政治家子產是如何改革的

子產青年時就表現出遠見卓識。鄭簡公元年(公元前565年),他的父親公子發率軍攻蔡,打了大勝仗,鄭人都非常歡喜。他卻指出這將導楚國來攻和晉國反擊,而使夾在中間的鄭國飽受戰禍。果然後面他的父親在內訌中被殺,鄭簡公也被挾持到北宮。子產也是著名的思想家,他是第一個將刑法公之於眾的人,他在鄭國鑄刑書,也就是把法律條文鑄造在青銅鼎上,使得鄭國上下有法可依,規範了人們的行為,維護了國家的穩定,是法家的先驅者。

公元前554年子產擔任鄭國卿以後,在全國範圍內實行一系列改革措施,承認私田的合法性,向土地私有者徵收軍賦;把法律條文於鼎上,是我國最早的成文法律。他主張保留“鄉校”、聽取“國人”意見,善於因才任使,採用“寬猛相濟”的治國方略,將鄭國治理得秩序井然。

可以說,子產在春秋那個時期是個不世出的人才,在政治上具有遠見卓識,法律上執法嚴格,在思想上也超前於那個時代。在他執政鄭國的二十多年裡,鄭國一片欣欣向榮,沒有發生大的兵禍,百姓生活也越過越好。但由於春秋後期的鄭國已經淪為弱小鄙國的狀態,他的一系列改革只能緩和當時的國內外的矛盾,而不能將鄭國發展成為雄霸一時的霸主。子產對鄭國乃至整個社會整個歷史的發展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子產相鄭

子產相鄭,看字面意思是說子產做鄭國的宰相。子產是春秋時期的鄭國人,是鄭國貴族官職做到了國卿相當於宰相,故叫子產相鄭,子產在鄭國實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經濟改革措施,做出了相當大貢獻。那麼這背後是否也有社麼歷史故事呢?

子產相鄭的確是一篇歷史故事,出自《左傳》,原文如下:

臧孫行猛政,子貢非之臧孫行猛政,子貢非之,曰:“獨不聞子產之相鄭乎?推賢舉能,抑惡揚善;有大略者不問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家給人足囹圄空虛。子產卒,國人皆叩心流涕,三月不聞竽琴之音。其生也見愛,死也可悲!”

這到底說的是什麼呢?讓我們來看看吧,意思是說臧孫實行比較嚴苛的發令政策,子貢不贊同他的做法,就對他說:你難道沒聽說過子產在鄭國做丞相的事蹟嗎?他推舉任用有才能的人,遠離壞人表揚好人,有能之士不在乎他的短處,也不去說他的小缺點。所以他的口碑都很好,這樣治理國家就會使得國家越來越好,百姓能自給自足,牢房裡面沒有犯人。子產去世後,所有的百姓都流淚了,幾個月內都聽不到娛樂琴聲,這就足以說明子產的政策是非常好的,是非常受到百姓愛戴的。

其實,子產相鄭反映了子產作為一個政治家思想家出眾的政治智慧,他作為一個國家的的執政人物,表現出了選賢任能,知人善任的智慧,以及勤政愛民,讓更多的人蔘與到政治當中去的民主思想。

子產改革

子產是春秋時期的鄭國人,名字叫公孫僑他是鄭穆公的孫子。公元前552年,鄭簡公拜子產為相,於是子產便開始了一系列的改革。子產改革的宗旨就是救國救民,在政治上他敢於打破陳規,勇於創新。

主要實行了以下幾點改革措施:1、在鄭國內整頓田畝,重新劃分田界。使普通百姓有田可種,大大增進了農民的勞動積極性,促進了鄭國農業的發展,另一方面也為國家增加了稅收,可以說利國利民。2、他創立了合理的按丘收稅制度。百姓有納軍賦和服兵役的義務。3.他在鄭國鑄刑書,也就是把法律條文鑄造在青銅鼎上,並且公之於眾,這樣就使得鄭國有了法律,人們做事便有了準則,促使全國上下有法可依,維護了國家秩序。4、子產善於知人善任,主張量才錄用,啟用了許多有能力的人,為國家做出了貢獻。此外子產還主張實行百姓參與議論國家大事的鄉校制度,有利於集思廣益,推進制度和決策更加科學。人民也可以學到更多政治和法律方面的知識。最後,子產還主張做官要先進行學習,減少了沒有才幹做官的人的數量。

子產執政後,對弱小的鄭國展開實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經濟改革。促進了當時鄭國農業的發展,國家實力也得到一定的增強。他的政策大都有利於人民,所以人民對他也是十分愛戴和擁護。在他執政的時期,鄭國一片欣欣向榮。

子產一貫主張以德服民,立法、執法必須嚴格,不得徇私舞弊。這樣任何人都不敢以身試法。就連先賢孔子都對他十分讚賞。

公元前522年,子產去世了。鄭國上下百姓都痛哭不已,為他送葬。這也充分肯定了子產對於鄭國百姓和國家的貢獻。

子產為政

子產為政也是出自《左傳·襄公三十一年》的歷史故事,發生在魯襄公三十年也就是公元前543年,子產在鄭國當了執政大臣,他推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來整頓國家政治秩序,在當時是損害一部分人的利益的,也有很多人表示反對,但經過一段時間後,證明了政策是正確的,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子產也受到人們的稱讚。

故事是這樣的,故事是這樣的,子產同鄉裡的人蔘加聚會,議論公共設施的好壞,鄭國大夫對他說:拆掉鄉校怎麼樣?子產說不能毀掉,人們幹完活回來在這裡聚下,商量一些事情是很好的事情啊,為什麼要拆掉呢。不能因為統治者喜歡什麼我們就推行什麼,統治者作威作福是不能長久的,也不會從根本上阻止老百姓的議論,百姓敢怒不敢言危害更大。接下來他用了一連串的生動比喻來比喻民主存在的好處,比如要防止人們的議論就好比堵住河水一樣危害很大,等到河水決堤就一發不可收拾了,還不如開個下口慢慢對它進行疏導。

鄭國的子皮想讓尹何掌管掌管自己的封地,子產告訴他說子皮太年輕了不行的。還不如讓他先去學習為官之道,這樣才能真正的愛護他。範宣子當權的時候,國家向晉國進貢的負擔很大,鄭國上下都很憂愁。子產便給他寫了封信,在信中說:你在晉國執政,諸侯的進貢負擔很重,這樣是不利於的名聲的,君子掌管國家最重要的是名聲。名聲是德行的基礎,德行才是國家的根基,只要大家一起向這方面努力,國家才會長治久安。範宣子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就減輕了諸侯的進貢。

子產執政推行井田制,主張上下有序。在他的政策下城鄉有區別,社會有等級秩序,土地也有了界限,他主張戒奢從簡,按照法律程式辦事。子產讓百姓的生活逐步提高,他也受到人們的歌頌。田界的普遍劃分,使得國家能對土地有了系統的管理。從而一定程度上鞏固了國家的統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jiemi/vdyry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