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歷史解密 >

我國覆面起源於春秋末年吳地 與羞恥觀念有關

我國覆面起源於春秋末年吳地 與羞恥觀念有關

在我國文獻記載中,有不少覆面的記錄;在考古工作中,也經常碰到覆面實物。該物是葬禮中為死者蒙面的遺物,有紡織物、金屬製品,起初稱幎目,後來稱覆面、面衣。但是這種葬俗是怎麼發生的?在歷史上有什麼變化?覆面與實用的帷冠有什麼區別?都是應該回答的歷史課題,對探索考古發現的覆面也有一定幫助。

我國覆面起源於春秋末年吳地 與羞恥觀念有關

在古代文書中,有“幎目”、“覆面”、“面衣”諸稱,當代學者也多用之,究竟哪種名稱正確呢?學界一般認為覆面始於春秋末年的吳王夫差,高承《事物紀原》卷九“面帛”條:“今人死以方帛覆面者,《呂氏春秋》曰:夫差誅子胥,數年越報吳,殘其國,夫差將死,曰:‘死者如其有知也,吾何面目以見子胥於地下?’乃為幎以冒面而死,此其始也。《風俗通》曰:‘吳王羞見子胥,以帛幕面而死,故後人因之制面衣。’《說苑》亦曰:越襲吳,吳王將死,曰:‘吾不用子胥之言,至於此,死者有知,吾何面以見子胥也?’遂蒙絮覆面而死。”以上記載說明,我國覆面起源於春秋末年吳地,當起於羞恥觀念,當時稱此俗為“覆面”。但是這只是傳說而已,事實上覆面起源較早,名稱也有異。

《儀禮· 士喪禮》:“幎目,用緇,方尺二寸,裡;著,組系。”由此可知,幎目僅“方尺二寸”,只蓋上死者面部,緇為黑帛,裡子用紅絹,中間為絮,四角有帶子,可拴在死者頭後邊。《儀禮》為春秋時的禮制彙編,說明在戰國以前已經有為死者蒙面的習俗了,當時稱“幎目”。至於說幎目俗稱矇眼罩也不確切,因為幎目較大,遠不止於蒙目,也把死者面部都蒙上了,所以稱為覆面較準確。事實上在魏晉以後普遍稱為覆面。

在宋代高承《事物紀原》引《呂氏春秋》所講的夫差死後覆面的故事,在考古中也有發現,如乾陵劉浚夫婦墓誌上也稱“臨絕之際,嘆曰:‘古有失行者,恥見亡靈,所以用物覆面,後人相習,莫能悟之。吾內省無違,念革所弊。子孫敬遵遺訓。’”這些史料都說明覆面起於羞恥觀念。其實,人類的羞恥觀念是晚起的,正如前面引文所述,覆面遠遠早於戰國時代,在史前時代已經有面具出土。儘管當時的面具不全是覆面,但與死人覆面信仰有關。

最初的覆面,應該是一塊麻布、一塊絲綢、一塊羊皮或一塊樹皮。古代樓蘭美女死後就覆蓋一塊羊皮。《水滸傳》講武大郎死後則以“白絹蓋了臉”。考古發掘的覆面應該是比較進步的形式。不過,唐代人在鬼故事中,都說鬼是有面具的,即佩戴覆面,這類記載很多。

我國最原始的覆面,應該是實用的、植物質的,如樹皮、樹葉、麻布、絲織品等。但由於植物容易腐爛,很難在考古工作中發現。但是史前時代已經有玉面具、陶面具,大小不一,當時使用覆面也是可以理解的。進入文明時代,商周的富人已經用青銅鑄造面具,在洛陽、侯馬和三門峽虢國墓還出土過綴玉覆面,就是覆蓋在死者臉上的。在甘肅武威磨咀子48號漢墓女屍頭部已發現了絲綢面罩,內有絲絮。自魏晉到唐代,先後出現的覆面基本上有四種形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jiemi/vo3o1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