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歷史解密 >

解密夏朝最初的首都 夏禹的根據地湘西崇山

解密夏朝最初的首都 夏禹的根據地湘西崇山

夏朝在先秦史料以及先秦文物考古資料中都有說明。儘管如此,一些疑古派人士竭力否定夏朝的存在。一個重要問題是夏朝在哪裡開啟國都。換言之,夏朝的第一個國都在哪裡。筆者根據多年研究,對比北方和南方過去幾十年的考古研究成果,認為禹王在湘西開啟夏朝,湘西崇山地區乃夏朝第一國都。

解密夏朝最初的首都 夏禹的根據地湘西崇山

崇山在湖南大庸縣西南,與天門山相連,屬於武陵山脈。武陵山脈自貴州雲霧山東延分三支。北支由湖北來鳳的龍山入桑植縣歷山,桂英山,青龍山等,其中最高峰壺瓶山海拔2098.7米。中支沿澧水之北有天星山,紅溪山,朝天山,張家界、白雲山、青巖山,茅花界。南支行於澧水沅水之間,有七星山,崇山,天門山,延入慈利縣的大龍山,天合山。三支均東至洞庭湖沖積平原逐漸消失。崇山地處張家界市西南約20公里處,海拔1164.7米,主峰面積3平方公里。唐朝時期,全國改為十道。高祖李淵於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農曆辛已年)下令置澧州、澧陽郡,屬山南道,統轄六縣,慈利與崇義縣(今永定、武陵源二區與桑植縣)歸其所轄。

湘西崇山地區自遠古以來一直是南方極為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伏羲最初立君建國就在現今張家界武陵山區的崇山地區。伏羲在崇山立君建國有其歷史淵源和歷史背景。崇山的歷史地位首先是與有巢氏和燧人氏產生於湖湘地區有關。有巢氏最早出現在湖南九嶷山以南,也即最近發現的8萬年至12萬年以前的47顆現代人牙齒化石所在永州地區一帶。燧人氏則誕生在洞庭湖以南的湘山上,並在常德的澧縣建立了遂明村。伏羲氏作為燧人氏之子,首先在今常德武陵至張家界一帶活動。伏羲氏時期以後,以武陵崇山為核心的周邊地區都屬於崇山國的管轄範圍。從伏羲朝到神農朝、黃帝朝、顓頊朝、帝嚳朝、堯舜禹、夏商周時期,崇山國的管轄範圍在不同時期有所變化。崇山國的管轄範圍大致可以說西至今四川和重慶的崇州、崇縣以西,東至洞庭湖以南湘江邊,北至湖北鄂西南,南至廣西貴州。燧人氏時期的早期活動地點就在這一帶。

崇山,位於張家界市城區10公里郊外,與著名的天門山比肩而立,僅幾裡之遙。這裡是張家界歷史文化發源地,古有“伏羲八卦源於張家界崇山”之傳說。山高林密,壁陡巖奇,風景絕美。但只因生在張家界,就註定其無法名揚四海的命運。為何?因為張家界世界級的絕版風景太多,比之稍遜的景觀就被其蓋過鋒芒,無法成名。如果放在其他市州,想必早就成為著名景區了。

伏羲氏作為燧人氏的後裔,在崇山地區開國立君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天皇伏犧氏連山易爻卦大象》中論及八大名山,其中首位名山就是崇山。《天皇伏犧氏連山易爻卦大象》曰:“崇山君,君臣相,君民官,君物龍,君陰後,君陽師,君兵將,君象首。”伏羲八卦中八座大山皆有物象。崇山是《連山易》八大山之第一山。八大山中,除了崇山以外,其他在湖南的名山還有懷化會同的連山以及烈山、潛山等。

伏羲創八卦與龍馬負圖甲象崇山有關。《太古河圖》曰:“伏犧氏,燧人子也。因風而生,故風姓。末甲八太七,成三十二易草木。草生月,雨降,日河泛,時龍馬負圖,蓋分五色,文開五易,甲象崇山。天皇始畫八卦,皆連山名易,君臣、民物、陰陽、兵象始明於世。”這裡,甲象崇山是龍馬負圖中的畫像。

甲象崇山在《古三墳·山墳》中是伏羲畫八卦的卦象。《古三墳·山墳》曰:“伏犧氏,燧人氏子也。因風而生,故為風姓,未甲八太七成,三十二(日)(生),易草木。草生月,雨降日,龍馬負圖,蓋分五色,天皇始畫八卦,開立易(學),甲象崇山,皆連山名易,君臣民物,陰陽兵象,始明於世。”(《漢魏叢書》本)

伏羲氏之後是神農氏治理時期。據史料記載,歷代神農炎帝具兆茶陵,即埋葬在茶陵。湖南株洲茶陵雲陽山至古茶山一帶是歷代神農炎帝的祖地和墓葬區域。軒轅黃帝也將神農炎帝后裔封在茶陵。根據湘西懷化高廟考古發現和彭頭山考古發現,距今8000年左右,神農炎帝在湘西一帶的活動極為頻繁。特別是閆朝科先生的《誰是人類最早的文明——中華有帝之國高廟太暤伏羲國考》(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編、河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9月第一版)一書表明,神農炎帝時期的文化繼承了伏羲治理時期的文明成果。神農氏時期的《神農氏政典》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部成文憲法。神農憲法繼承了伏羲憲法的愛民順民的治理思想,提出“惟天生民,惟君奉天”“民惟邦本,食惟民天”的天、民、君的憲法秩序理論。惟天生民,民意民志民心就是天意天志天心。政府君王的義務是奉天而行,即要尊奉民意民志民心。天、民、君的憲法秩序不能顛倒,否則政府君王的權力就會膨脹,形成政府行為過度的專制政權。神農氏總結了伏羲氏後期出現的政府君王權力多度膨脹的現象,提出了警惕過度政府行為的反過政理論和政策。神農氏憲法提出:“道正常,過政反僻;刑正平,過政反私;祿正滿,過政反侈;禮正度,過政反僭;樂正和,過政反流;治正簡,過政反亂;喪正哀,過政反遊;干戈正亂,過政反危;市肆正貸,過政反邪;譏禁正非,過政失用。”神農氏憲法反對過政的理論源於歸藏易理論。歸藏易理論是神農氏憲法的基礎理論,重在強調收斂和內省。“無亂政典”的主張體現了神農氏時期遵守憲法的憲治思想。

帝堯時期崇山是驩兜的流放地。根據《路史•後紀五•疏仡紀•黃帝紀上》,驩兜是黃帝鴻的後裔。帝鴻之裔有防風氏和縉雲氏。防風亦釐姓,守封禺之間。防風氏至商為汪芒氏,更為漆姓,後有汪氏、罔氏、汪罔氏、汪芒氏。縉雲氏是黃帝時期的夏官。後來縉雲氏娶土敬氏遺腹子,而生驩兜。驩兜出於縉雲氏。縉雲氏是驩兜後裔的重要姓氏。堯帝時期驩兜擔任堯帝的司徒,可以說官至三公的位置。驩兜被堯帝流放崇山的原因很多。除了驩兜本身作為司徒枉法行凶以外,驩兜得罪堯帝還因為錯誤推薦共工治水。《路史•後紀五•疏仡紀•黃帝紀上》曰:“而縉雲氏亦帝之冑也。妻土敬氏,曰炎融,遺腹而生驩頭,為堯司徒。弇義隱賊,好行凶,天下之人謂之倱伅,堯放之於崇山。驩頭者,驩兜也。以狐功輔繆,亡其國。生三苗氏。”驩兜被堯帝流放崇山後,死在崇山,葬在崇山。今張家界武陵山區崇山上還有驩兜墓地。

其他史料也表明驩兜是黃帝后裔。《左傳·文十八》雲:“帝鴻氏有不才子,掩義隱賊,好行惡德,醜類惡物,頑器不友,是比周天下萬民謂之渾敦”。杜預曰:“即驩兜,帝鴻黃帝也。”《史記·五帝奉記》重複上述之言之後“昔帝鴻氏有不才子……天下之民謂之渾敦。”賈逵曰:“帝鴻黃帝,其苗裔驩兜也。”這裡說驩兜是黃帝的後裔,屬於黃帝的一支。《山海經·大荒北經》曰:“顓頊生驩兜,驩兜生苗民,苗民釐姓。”又說:“高辛之邦,堯竄之於三危……驩兜堯臣。”郭璞認為是“三苗之民”。《山海經·大荒南經》則雲:“大荒之中有人名曰驩兜,鯀妻士敬,士敬子炎融,炎融生驩兜……有驩兜之國。”

驩兜被流放崇山的歷史事件在諸多史料中有記載。《尚書•舜典》曰:“流共工於幽州,放歡兜於崇山,竄三苗於三危,殛鯀於羽山,四罪而天下鹹服。二十有八載,帝乃殂落。百姓如喪考妣,三載,四海遏密八音。”這裡的歡兜即是驩兜。歡兜是與共工同時被流放的。這些事件都發生在帝堯時期。

根據《史記》的記載,驩兜被流放崇山的主要原因是驩兜推舉共工治水。《史記•五帝本紀》曰:“驩兜進言共工,堯曰:“不可”,而試之工師,共工果淫闢。四嶽舉鯀治鴻水,堯以為不可,嶽強請試之,試之而無功,故百姓不便。三苗在江淮、荊州數為亂。於是舜歸而言於帝,請流共工於幽陵,以變北狄;放驩兜於崇山,以變南蠻;遷三苗於三危,以變西戎;殛鯀於羽山,以變東夷。四罪而天下鹹服。”驩兜被流放事件發生堯帝時期,但是是由舜帝執行的。《孟子•萬章上》:“舜流共工於幽州,放驩兜於崇山,殺三苗於三危,殛鯀於羽山。”

堯帝開始並不信任共工,但是驩兜等人推舉,一時沒有合適人選,還是使用共工氏治水。史書記載堯帝在位十九年任命共工治河。王國維《今本竹書紀年疏證》:“十九年,命共工治河。”起先堯帝要求大家推舉賢人擔任領導治水。結果驩兜推舉說“共工方鳩僝功”,誇獎共工有本事,可以建功立業。堯帝說“靜言庸違,象恭滔天”,言共工自為謀言,起用行事而無信譽,貌象恭敬而心傲狠。儘管堯帝懷疑共工,但是眾人推選,只好採用。堯帝時期共工治水大約兩年後被免。由於驩兜極力推舉共工,所以共工被處罰的同時,驩兜被牽連。驩兜薦舉共工,被以為比周之惡。堯帝認為驩兜薦舉共工志不在公,私相朋黨。共工行背其言,心反於貌。共工與驩兜罪過並深,俱被流放。流共工於北方幽洲,放驩兜於湘西崇山。

在其他史料中,流放崇山的驩兜也稱讙兜。如《淮南子•修務訓》曰:“(堯)西教沃民,東至黑齒,北護幽都,南道交趾。放讙兜於崇山,竄三苗於三危,流共工於幽州,殛鯀於羽山。”驩兜亦名歡兜、觀兜,堯帝時期的司徒。《尚書·堯典》雲:“(舜)放驩兜於崇山”。

關於驩兜的流放地崇山在湘西地區的問題,自古以來沒有異議。在宋唐仲友《帝王經世圖譜》的“禹貢九州山川之圖”中,崇山在衡山的西偏北,屬荊州。張家界地區古代屬於荊州。崇山山頂現今還保留著驩兜墓、驩兜屋場、驩兜廟等古遺蹟。

驩兜的後裔中最著名的是有苗氏,即三苗氏。堯帝在位時間長,後來又對驩兜的後裔三苗繼續追殺。驩兜後裔在夏初啟帝時一部留在當地,一部向西遷徙,後來抵達兩河流域。驩兜即古巴比倫人之祖先,古巴比倫至殷商時叫盂方。

驩兜生苗民,堯帝竄之三危。河西諸羌,皆驩兜後裔。夏禹又徵遷北方有苗氏,其後有驩氏、繭氏、瞞氏、曼氏、蠻氏。驩兜後裔後來又有危氏、元氏、鴻氏、洪氏等。

根據《湖南通志》,湘西永定縣古驩兜墓在縣西崇山。驩兜墓地與周赧王墓地都在永定縣西。唐代大詩人王維曾作《赧王墓》詩:“蠻煙荒雨自千秋,夜邃空餘鳥雀愁。周赧不辭亡國恨,卻憐孤墓近歡兜。”

禹王在湘西崇山開啟夏朝的根本原因在於崇山是其祖上的封國。堯帝時期崇山國是禹王的父親鯀的封國,屬於伯國。鯀也稱崇伯鯀。鯀在堯帝時期官居伯爵。根據《綱鑑望知錄》,鯀在堯帝六十一年被封為崇伯。“《綱鑑望知錄》曰:“(堯)六十一載,封鯀為崇伯,使之治水。”堯帝在位百年,洪水多次為災。堯帝在位六十一年時任命崇伯鯀治水一事在諸多史籍中有記載。《皇極經世》曰:“甲辰六十一,洪水方割命鯀治之。”《今本竹書紀年疏證》曰:“六十一年,命崇伯鯀治河。”《綱鑑合編》曰:帝堯“六十有一載,是歲洪水為災。”《今本竹書紀年疏證》曰:“六十一年,命崇伯鯀治河。”《皇極經世》曰:“甲辰六十一,洪水方割命鯀治之。”關於崇伯鯀治水的具體年份,也有說是炎帝六十二年。《開闢衍繹》曰:“堯帝治天下,六十有二載,是歲洪水為災。”

鯀治水九年不成,還違法動用息壤。最後導致堯帝將崇伯鯀流放到東海羽山,遠離湘西崇山。堯帝在後期任命崇伯鯀治水,也是民主選舉制度導致的結果。堯帝並不看好崇伯鯀。然而群臣皆曰:“惟鯀堪能治之。”堯帝又疑怪地說:“籲!其人心很戾哉!好此方直之名,命而行事,輒毀敗善類。”就是說不可使用鯀。除了朝臣共同薦舉鯀以外,四嶽也表態贊成任用鯀。四嶽說:“帝若謂鯀為不可,餘人悉皆已哉。”言其他人都不及鯀。洪水當前,必須速治,餘人不復及鯀,因此大家勸堯帝用之。堯帝以群臣固請,不得已而任用鯀。堯帝告敕鯀曰:“汝往治水,當敬其事哉!”鯀治水九載,已經三考而功用不成。鯀案表明,堯帝實際上是知人的。然而朝無賢臣,致使水害未除。結果崇伯鯀也犯了與共工同樣的錯誤。《國語》記載,“其在有虞,有崇伯鯀,播其淫心,稱遂共工之過,堯用殛之於羽山。”崇伯鯀出於有虞國,被封在崇國,最後被流放到東海羽山。《祭法》以鯀障洪水,故列諸祀典,功雖不就,為罪最輕。

至於崇伯鯀被廢黜的年份,史書記載是堯帝六十九年。《竹書紀年》曰:“六十九年,黜崇伯鯀。”《尚書·堯典》:“帝曰:‘諮,四嶽,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諮,有能俾乂。’僉曰:‘於,鯀哉。’帝曰:‘往,欽哉。’九載績用弗成。”鯀治水凡九載不成,因此按照堯舜時期憲法關於三年一大考績,三大考績不成者必須廢黜受罰的規定,將崇伯鯀流放東海羽山。禹王的父親崇伯鯀離開崇山國後,禹王成為亡王之後。

舜帝時期,起先任用垂擔任共工官職治水。垂以共工為戒,治水行為嚴格遵守法律規定,“所為皆中法,故亦傳寶之。”《舜典》傳稱禹、益六人新命有職,與四嶽十二牧凡為二十二人。新命六人中,禹命為百揆,契作司徒,伯夷為秩宗,皋陶為士,垂作共工。垂與禹、契並列,即是卿官。卿官之外別有四嶽。舜帝后期眾人推舉禹領導治水。禹為崇伯鯀之子,也稱伯禹。禹念其父前非,決定釐改制量,象物天地,比類百則,嚴格遵守法律規定,一切為群生著想。

舜帝時期的四嶽都是共工氏的後裔。共工氏家族是治水專業戶。有共工氏從孫四嶽輔佐禹治水,可以得到專業指導。史書說禹王疏川導滯,封崇九山,決汨九川,陂鄣九澤,豐殖九藪,汨越九原,宅居九隩,合通四海。禹王治水得到人神擁戴。舜帝禪讓禹王,祚以天下,賜姓曰“姒”、氏曰“有夏”。祚四嶽國,命以侯伯,賜姓曰“姜”、氏曰“有呂”,謂其能為禹股肱心膂。歷史上所謂“一王四伯”制度所表彰的都是“亡王之後”。禹王是被流放的崇伯鯀的後裔。四嶽國君是被流放的共工氏的後裔。作為亡王之後,禹王與共工氏的後裔四嶽同心戮力,親密合作,終於贏得天下。禹王時期共工氏後裔四嶽被賜姓氏姜、呂。共工氏後裔的姜、呂氏族對於禹王開啟夏朝發揮了重要作用。

禹王在湘西崇山開啟夏朝有一個重要異象預兆,這就是祝融神在崇山顯像。祝融神在崇山顯像的歷史事件在諸多史料中均有記載。《國語·周語上》曰:“昔夏之興也,融降崇山。”《逸周書·世俘解》曰:“乙卯,鑰人奏《崇禹生開》三終,王定。”孔晁注:“《崇禹》《生開》皆篇名。”《周禮·春官·鑰師》“掌教國子舞羽龡鑰”清孫詒讓正義:“《崇禹》《生開》,蓋大夏之舞曲,以鑰奏之者也。”《崇禹生開》為一非二。《史記·孫子吳起傳》記載:“夏之興也,融降於崇山。”《竹書紀年》曰:“禹治水既畢,天錫玄圭,以告成功。夏道將興,草木暢茂,青龍止於郊,祝融之神降於崇山,乃受舜禪,即天子之位。洛出龜書,是為洪範,三年喪畢,都於陽城。”崇山是夏之興的祥瑞地,據“禹貢九州島圖”在荊州,故曰崇禹。開即夏王啟。《國語·周語上》:“昔夏之興也,融降於崇山;其亡也,回祿信於[耳今]隧。”這裡的融,即祝融。回祿,即火神,後用作火災的代稱。終夏一代,重黎後裔始終居火正祝融之位。據《尚書·堯典》、《史記·曆書》等載,重黎的後裔還有羲和,也是掌天地之官,亦當為火正祝融一類人物。

像祝融神顯像的類似事件在歷史上多次發生過。史書記載,十五年,有神降於莘,王問於內史過,曰:“是何故?固有之乎。”對曰:“有之。國之將興,其君齊明、衷正、精潔、惠和,其德足以昭其馨香,其惠足以同其民人。神饗而民聽,民神無怨,故明神降之,觀其政德而均布福焉。國之將亡,其君貪冒、辟邪、淫佚、荒怠、粗穢、暴虐;其政腥臊,馨香不登;其刑矯誣,百姓攜貳,明神不蠲而民有遠志,民神怨痛,無所依懷,故神亦往焉,觀其苛慝而降之禍。是以或見神以興,亦或以亡。昔夏之興也,融降於崇山;其亡也,回祿信於聆隧。商之興也,檮杌次於丕山;其亡也,夷羊在牧。周之興也,鸑鷟鳴於岐山;其衰也,杜伯射王於鄗。是皆明神之志者也。”王曰:“今是何神也?”對曰:“昔昭王娶於房,曰房後,實有爽德,協于丹朱,丹朱憑身以儀之,生穆王焉。是實臨照周之子孫而禍福之。”夏朝之興,祝融神人顯像。商朝之興,檮杌神獸顯像。周朝之興,鸑鷟神鳥顯像。神異現象有時預示福佑,有時預示災禍,都在提醒世人遵道崇德。

禹王的出身在史料記載中有諸多神異現象。《竹書紀年》“帝禹夏后氏,母曰修己,出行,見流星貫昴,夢接意感,既而吞神珠。修己背剖,而生禹於石紐,虎鼻大口,兩耳參鏤,首戴鉤鈴,胸有玉斗,足文履已,故名文命。長有聖德。長九尺九寸。夢自洗於河,取水飲之。又有白狐九尾之瑞。當堯之時,舜舉之。禹觀於河,有長人白麵魚身,出曰:‘吾河精也。’呼禹曰:‘文命治水。’言訖,授禹《河圖》,言治水之事,乃退入於淵。禹治水既畢,天錫玄圭,以告成功。夏道將興,草木暢茂,青龍止於郊,祝融之神降於崇山。乃受舜禪,即天子之位。洛出龜書,是為《洪範》。(以上出《宋書·符瑞志》。)三年喪畢,都於陽城。(《孟子·萬章上》:‘舜崩,三年之喪畢,禹避舜之子於陽城。’)舜崩三年後禹王才離開崇山,都於陽城。崇山實際上是禹王開啟夏朝並居住三年的國都。舜之子有巴陵、長沙等人,都在湖湘地區。禹王為了迴避舜之子才離開湘西崇山。

根據史書記載,在湘西開啟夏朝的禹王是轉世人。禹王的前世是黃帝的孫子大禹。史書記載大禹曾經活了360歲。後來入九嶷山仙去。多年後堯理天下,洪水既甚,人民墊溺,大禹念之,乃化生於石紐山,曰女狄。女狄生子長大後能知泉源,乃賜號禹,後人稱曰神禹。黃帝的嫡孫轉世為後來的禹王,這只是古代湘西諸多再生人事例之一。根據此說法,禹王的母親女狄出於狄人的部落。

崇山國在堯舜時期是伯爵國。大禹,簡稱禹,大即偉,是尊稱。堯知其功如古大禹知水源,乃賜號禹。姒姓,名文命、政命。由湘西崇山的祥瑞,名崇禹。爵位伯,故稱夏禹、伯禹、號有夏氏、夏后氏。又稱姒禹、文禹、神禹、帝禹、白帝。禹王以後,夏商周時期崇山國是侯爵國。在甲骨文卜辭中,崇候多次出現。商朝甲骨文中多處提及崇候虎伐髳方等。髳方為商朝末期西方八國之一。商朝軍隊去(夷耳)國要路過崇國。根據史書記載,商王錫命西伯,得專征伐。《史記·殷本紀》曰:“乃赦西伯,賜之弓矢、斧鉞,得專征伐。”周文王受命九年,大統未集,蓋得專征伐,受命自此年始。

周國的興起也與伐崇山國有關。《竹書紀年》記載:“三十四年,周師取耆及邘,遂伐崇,崇人降。”《史記·周本紀》記載:“受命,明年伐犬戎,明年伐密須,明年敗耆國,明年伐邘,明年伐崇侯虎,而作豐邑。明年,西伯崩。”《左·襄三十一年》正義:“《尚書大傳》:文王一年質虞、芮,二年伐於,三年伐密須,四年伐畎夷,紂乃囚之。”《文王世子》正義引《大傳》:“五年,文王出,則克耆。六年,伐崇,則稱王。”可見,文王稱王與伐崇有關。崇山國在當時諸侯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竹書紀年》記載,三十五年,周大飢。西伯自程遷於豐。《逸周書·大匡解》曰:“惟周王宅程三年,遭天之大荒。”《詩·大雅》曰:“既伐於崇,作邑於豐。”周國作邑於豐也是與征伐崇山國有關。可見崇山地區從伏羲到夏商周的重要地位。

綜上所述,《史記·孫子吳起傳》、《國語·周語上》、《竹書紀年》等記載,“禹治水既畢,祝融之神降於崇山,禹王乃受舜禪,即天子之位。”崇山在今湖南張家界地區,是故禹王也稱崇禹。大湘西是禹王建立夏朝的根據地。禹王的父親鯀被封在崇山,爵位為伯,稱崇伯鯀。禹王在崇山開啟夏朝,有共工氏後裔四嶽輔佐,疏通天下。此前舜帝流放四凶之一驩兜也在崇山。驩兜後裔移民兩河流域建立了巴比倫文明。崇山地區在夏商朝均為候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jiemi/x10d8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