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歷史解密 >

段祺瑞和馮國璋為何反目成仇

段祺瑞和馮國璋為何反目成仇

段祺瑞和馮國璋是北洋軍閥著名的“三傑”中的兩個,分別是虎和犬,後來更是袁世凱的心腹愛將和左膀右臂,兩人分別是皖系和直系的領袖,開始是戰友和同僚,據說段祺瑞稱馮國璋為“四哥”,不過後來反目成仇。

段祺瑞和馮國璋為何反目成仇

段祺瑞和馮國璋劇照

北洋三傑都是從天津武備學堂的優秀畢業生,其中段祺瑞據說是成績最優等,應該就是個大學霸。段祺瑞留學過德國軍校,而馮國璋去考察過日本的軍事。後來他們都參加了袁世凱的小站練兵,投身其門下,都參加過對義和團的鎮壓,都擔任過北洋武備學堂的督辦,也都幫助過袁世凱逼迫清帝退位。

袁世凱可以說是段祺瑞和馮國璋的伯樂,對他們有著知遇之恩,相對而言段祺瑞的地位高於馮國璋。而在袁世凱稱帝時,兩人都是反對的,段祺瑞還以辭職相抗爭;而馮國璋公開致電讓袁世凱退位。

兩人在當時都已經擁有了各自的派系,矛盾自然也是越來越多,越來越明顯。袁世凱死後,段祺瑞在北方掌握軍政大權,是國務總理,而馮國璋在南方,是副總統,在黎元洪辭職後繼任總統。兩人在統一南北方有著矛盾,段祺瑞主張武力,馮國璋主張和平,其實都有著增強自己派系勢力的目的。於是兩人之間發生了第二次府院之爭,結果是馮國璋下臺不久就病逝了,段祺瑞請辭不過還是把持著朝政,所以段祺瑞勝了。

總的來說,段祺瑞是強於馮國璋的,而且後者喜歡斂財,與一生清廉的段祺瑞更沒法比。為什麼“北洋三傑”後來出名的只有他倆呢?因為另一位王士珍比較心向朝廷對共和無感,後來還幫助張勳復辟,所以算是身敗名裂。

少帥段祺瑞扮演者是誰

《少帥》段祺瑞扮演者是馬侖,出生於1963年2月26日。曾就讀於北京電影學院,是金英馬影視經濟公司的簽約藝人。

馬侖

馬侖從1991年開始接觸演藝圈,《毛澤東和他的鄉親》是他出演的第一部作品,他在裡面飾演賀鳳中。1994年,他與王曉東,李豔秋、李玉峰等人一起擔任都市愛情劇《都市放牛》的主演。

之後的許多年他一直活躍在娛樂圈內,並嘗試了許多不同種類的角色。2001年,他在當時紅極一時的《鐵齒銅牙紀曉嵐》中飾演了貴寧一角,這部紅劇使得他當時也小有名氣。之後,2002年他又接拍了張黎導演的近代革命劇《走向共和》,在這部劇中他飾演北洋之虎段祺瑞。或許是在這部革命劇裡,他將段祺瑞演得十分生動,因此在時隔13年之後,馬侖在《少帥》中又飾演了段祺瑞的角色,而令人驚訝的是《少帥》的總導演還是當年的張黎。

時間是這個世間最無情卻又最有趣的東西,十三年的時間,張黎和馬侖的再度合作,馬侖還是張黎的段祺瑞,或許是他們的友情深厚,又或許是在張黎的心中,段祺瑞就應當是馬侖演的那樣,所以他仍是選擇了他。張黎和馬侖都經過了十三年的磨礪,張黎的執導技術與馬侖的演技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少帥》裡的段祺瑞是值得期待的。馬侖是演技十足的老戲骨,演戲張弛有力,收放自如,他是影視圈中的“萬金油”。

段祺瑞的相關評價怎麼樣

作為著名的北洋之虎,段祺瑞無論是在民國時期還是在後世都是一個很有爭議的人,無法蓋棺定論。人們對段祺瑞評價也都是既有正面也有負面,有人因為三一八慘案罵他是暴行,有人因為他三造共和稱他愛國等等。

段祺瑞和三一八慘案畫

段祺瑞早年三造共和,致電清帝逼其退位結束帝制,反對袁世凱稱帝,討伐復辟的張勳,之後通過武力統一全國,功勞是很大的。當時世人對段祺瑞評價是很高的,據說1924年的一次民意調查中,在北大學生選擇國內大人物的投票結果中,段祺瑞位列第四,僅次於孫中山、陳獨秀和蔡元培,比梁啟超、胡適都要高。

但是若以成敗論英雄,段祺瑞還是失敗者。一方面直皖戰爭被吳佩孚大敗,可見他雖然早年一直學習軍事,但是從戰役結果來看,他的軍事指揮能力並不強;另一方面也就是他政治上最大的失敗三一八慘案的發生。衛隊向示威遊行的學生開槍,據說段祺瑞知道後也感嘆:“一世清名,毀於一旦。”此後他就一直揹負著罵名。

不過,對段祺瑞評價中有許多是對他人格的讚揚。他號稱“六不總理”,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佔,為官十分清廉,一生沒有房產;據說因為三一八慘案而一生吃齋以示懺悔,虔信佛學;晚年退休時,有日本人來找他去幫助日偽政府,他斷然拒絕,保持了氣節;病逝前留下“八勿”的遺囑,體現了愛國情操。

段祺瑞墓在什麼地方

段祺瑞病逝於1936年11月2日,他的大殮也就是死後第四天,可是他真正被下葬卻在1964年,真正過去了28年,而且段祺瑞墓十分普通,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段祺瑞墓照片

段祺瑞是死在上海巨集恩醫院的,那時候他在上海已經半隱居了三年多,前一天突然胃病發作,所以就立馬被送去了醫院。沒有記載具體胃病是什麼情況,但應該是救治無效,所以才會第二天就去世了。

段祺瑞死後第二天,行政院決議國葬他,第四天按照佛教的禮儀進行了大殮,當天上海降半旗致哀,林森、居正、于右任等當時的名人都親臨弔唁。蔣介石也撥款二十萬在黃山給他購置了一塊墓地,甚至還成立了專門的治喪籌備組。但是段祺瑞的長子段巨集業卻不同意把先父葬在黃山,據說還把那20萬元花光了,然後在一個月後把靈柩運到了北平,據說是段祺瑞生前的要求。後來在他人的協助和籌款下,靈柩暫時放在北京西山臥佛寺裡。

然後,段祺瑞的家人就為其找風水寶地來建墳墓。可是萬萬沒想到,日本全面侵華開始,北平被攻破,臥佛寺也被徵用,段祺瑞的家人就把他在北平西郊隨便找了地方挖坑埋了。而蔣介石忙於戰事,也早就忘了這回事。如此過去了28年,段祺瑞昔日的好友和部下章士釗,幫忙把他的靈柩還有他妻子的一同移葬到了北京香山的萬安公墓西部水字區。

段祺瑞墓如今就在那裡,很小,沒有護欄,墓碑上只有章士釗手書的二十個字,背面則是他的遺囑。

段祺瑞執政府舊址在哪裡

段祺瑞曾經在1924年的時候被推舉為中華民國的臨時執政,相當於國家元首。而段祺瑞執政府舊址現在位於北京東城區的張自忠路3號,原來是鐵獅子衚衕1號。

段祺瑞執政府舊址照片

段祺瑞執政府舊址是一片建築群,它最早是雍正時期的一座親王府、一座貝勒府和一座公主府。清末的時候,這裡被朝廷作為海軍衙門,不過等到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又建立了陸軍部。而且清政府把其中的建築全部拆除,除了把中間的主樓修建成了歐洲古典風格,還在主樓的東、西、北面各自重新建造了一座樓房,東西兩座為巴洛克風格,西部作為陸軍部,東部作為所屬的貴胄學堂,後來又改成海軍部。據說修建的錢,是慈禧挪用海軍經費修頤和園所剩下的。所以段祺瑞執政府舊址,也叫清陸軍部和海軍部舊址,一般對其的稱呼也是後者。

後來清朝滅亡,袁世凱擔任大總統時,這裡就是總統府和國務院,後來又改成了總理府。等到段祺瑞成為臨時執政,又成了執政府。當年他被逼下臺時,這裡被軍隊包圍,他逃跑後這裡又被馮玉祥接管。抗日戰爭時,這裡被日本軍隊佔領,新中國後它成為中國人民大學的校舍,不過現在主樓歸清史研究所。

無論是晚清時期,還是北洋軍閥時期,這裡都是全國政治或者軍事最高的單位,可以說是見證了那一段歷史。不過在2009年的時候,舊址的大門被一輛汽車撞壞,現在已經修復。

段祺瑞後人介紹

段祺瑞子女有九個,三子六女,除了兩個早夭的,生下七個也都各自有子嗣,所以就有了段祺瑞後人,後來的處境大多一般,而且四散國內外,所以導致資料很少。

段祺瑞劇照

段祺瑞的長子段巨集業應該是子女最多的一個,據說有九個,五子四女,這和他是個花花公子應該有關。其中,長子段昌世曾經在劍橋大學和早稻田大學就讀,不過在1949年後倒賣軍火被槍斃;二子段昌仁據說在新中國倒賣過小五金,多虧章士釗才保住小命;三子段昌岱,曾經擔任過天津的政協委員;段昌義,據說是義子,加入了國軍,參加過抗日戰爭和淮海戰役,後來成為蔣經國的軍事顧問;四子長女段瑂,後來嫁給了曾國藩的後人曾昭德,後來移居香港。而最小的女兒段慧敏好像至今還活著,曾經因為在是段祺瑞後人的原因被學校老師和同學嘲笑。次子段巨集範,本身無能所以家業不大,只有兩個兒子,一個去內蒙古插過隊,一個也受過災。

再下一代的話,大多在各個領域,有從政的有從商的,工程師也有老師,各不相同,其中從事教育的比較多。比如,段昌義因為在臺灣地位較高後來移居美國,兩個兒子都是大學教授,一個在臺灣一個在美國。

段祺瑞是一代軍閥,所有他的後代肯定會受到影響尤其是新中國後,雖然受到了段祺瑞的好友和部下章士釗的幫助,但處境不怎麼樣,知道後來毛澤東指出不應該上綱上線才回歸正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jiemi/zxz4m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