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歷史解密 >

中國一戰對德宣戰的緣由 段祺瑞和黎元洪的博弈

中國一戰對德宣戰的緣由 段祺瑞和黎元洪的博弈

一戰開始後,中國作為中立國,卻恰好得罪了交戰雙方,德國方面就不滿意了。德國駐京公使辛慈,忽然發來通牒,說德國政府準備在2月1日以後,採用海上封鎖政策。所有中立國的輪船,不得在劃定的區域內自由航行,否則一切後果概不負責。外交部急忙呈報總統和總理,為了這件事,又起了衝突。

中國一戰對德宣戰的緣由 段祺瑞和黎元洪的博弈

當時,中國宣告中立已有三年時間,這一次德國違背國際條約,也激怒了一些別的國家。美國曾向德國提出了幾次抗議,總理段祺瑞也想提出外交抗議,總統黎元洪卻不想和德國翻臉,在段祺瑞的再三慫恿下,才令外交部向德國遞交了抗議書。

抗議書送出去好一陣子,德國方面卻置之不理,政府騎虎難下,只好再進一步,與德國絕交。先在國務院中特設外交委員會,除國務院全體及各部所派中立辦事員均列席外,再邀請陸徵祥、夏詒霆、汪大燮、曹汝霖等人,一同商議。

這時,梁啟超恰好到京,段祺瑞自然要請他參加。梁啟超口才很好,詳細說明了和德國絕交的利害關係,洋洋灑灑,非常動人,大家多半贊成。散會後,總理入告總統,黎元洪始終持重,不肯馬上答應。

段祺瑞據理力爭,說了好幾次,黎元洪還是猶豫不決,段祺瑞十分惱怒,也不向總統告別,馬上跑到天津去了。

國務總理段祺瑞主張和德國絕交,總統黎元洪不肯照辦,他自然非常生氣,到了天津後,派人呈上辭職書。這樣一鬧,總統黎元洪未免又驚慌起來,當即派人前去挽留。沒想到,段祺瑞的心腹、教育總長兼署內務總長範源濂,也居然送來辭職書,顯然是為了支援段祺瑞。

總統黎元洪更加憂慮,急忙叫來副總統馮國璋,商議挽回的法子。馮國璋說:“總統想挽留段總理,除非與德國絕交,否則我也想不出什麼辦法。”

黎元洪沉吟良久,還是拿不定主意。這時,派去挽留段祺瑞的人回來說,段總理已經決定回老家,不願再來任事。馮國璋聽了,不禁在一旁微笑。黎元洪說:“他不肯再來,怎麼辦?”馮國璋說:“總統若依了他的計策,我管叫他即日來京。”黎元洪還有些不相信,馮國璋說:“德國已經犯了眾怒,成了大家的公敵,就連和他聯盟的義大利,亦加入到協約國中,對德國宣戰,可見中國與德國絕交,將來決不致有害。若從利益上說,現在協約各國已經允許我們修改各種條約,這難道不是我們的一大勝利嗎?”黎元洪說:“改約的事情,果真靠得住嗎?”馮國璋回答道:“等段總理回京後,再去詢問協約國政府,如果他們承認,我們就提出照會,與德國絕交。”黎元洪同意了。

馮國璋當即退出,乘專車趕赴天津。到了晚上,兩人果然攜手而回,到總統府拜見,黎元洪樂顛顛地出來迎接,免不了與段總理周旋一番,段祺瑞也謙遜了幾句,馬上發電報國各國,得到他們肯定的答覆後,才鬆了一口氣。

不過,對這件事,當時還有許多異議,國會議員如曹振懋、唐寶鍔、丁世嶧等人保持觀望態度,馬君武等人甚至通電各省,反對和德國絕交;外面如張勳、倪嗣沖、王佔元諸位督軍,都請求政府維持中立。還有孫中山、唐紹儀、康有為、姚文棟、溫宗堯等人,也陸續給政府和國會發電報,反對和德國絕交。其餘如順、直省議會,瀋陽、上海、天津、山東、廣東等省的商會和各種團體,均要求保持中立。

段祺瑞不為所動,一意孤行,於3月9日在迎賓館舉行宴會,請議員們交換意見。那些議員都是老油條,自然見風使舵,表示同意。

第二天中午,參眾兩院各自召開祕密會議,段總理及財政總長陳錦濤,教育總長兼內務總長範源濂,司法總長谷鍾秀,外交部參事伍朝樞等人,先到眾議院報告外交的經過,並講述了對德絕交的宗旨,請議員支援。眾議員經討論後,投票表決,大多數贊成和德國絕交。段總理又到參議院登堂報告,於次日進行表,也算大多數通過。

和德國絕交後,兩國分別召回了自己的公使。中國派往德國的公使顏惠慶即日歸國;德國派駐中國的公使辛慈帶著各地的領事,相繼出境,於是天津、漢口等地的德租界,即令地方官收回。還有津浦北段鐵路管理權及在上海、廈門、廣州等處的德國商船,均先後歸中國收管;就連供職於路礦的德國工程師,亦一體解職。只有普通的德國僑民,暫且允許留下來,德國的銀行暫時照常營業。

在上海法租界中,有一所德國人開辦的同濟醫工大學,教育部準備收回。誰知法國人先下手為強,由法租界工部局勒令解散,把德國人驅遣出境。外交部馬上向法國提出抗議,由教育部派人到上海,與該校董事協商善後,將該校遷入吳淞中國公學舊址,由教育部另外任命校長,仍留下德國人為教員,照常開學,將所欠德國的各種款項,暫存在中國銀行。

這樣一來,英法各國又出來反對,都想分一杯羹,而且駐京的荷蘭公使,發來照會,自稱受德國公使委託,代管所有在華的利益。段祺瑞非常惱怒,索性提出對德宣戰,一來可以滿足協約國的希望,二來可避免受到荷蘭公使的牽制。

不過,總統黎元洪認為,中國和德國絕交,已經十分嚴厲了,如果再宣戰,更覺得不妥,因此決定暫時觀望,沒有答應段祺瑞的請求。結果,總統府和國務院免不了又衝突起來,矛盾越來越激化。

雙方正在鬧意見,四川傳來了警報,說四川和雲南兩軍爆發了內戰。原來,羅佩金鎮守四川,威望不及蔡鍔,而且部下有許多雲南軍,駐紮在四川境內,經常和川軍發生摩擦。政府見四川平定,要求羅佩金裁軍。師長劉存厚、周道剛、鐘體道、陳澤霈、熊克武等人,暗中不服,準備驅逐羅佩金,居然率軍進入成都,來與羅佩金評理。羅佩金不肯退讓,下令阻止劉軍入城。劉軍哪肯從命,一鬨而進,竟向督軍署撲來。督軍署內開炮轟擊劉軍,劉軍馬上開槍還擊,省城頓時變成了戰場。可憐成都的居民,茫無頭緒,驟聞各種槍炮聲,嚇得魂飛天外。後來商民選出代表,呼籲休戰,這才停了一兩天。

羅佩金、劉存厚分別致電中央政府,爭辯曲直。總統黎元洪想籠絡兩人,特任羅佩金為超威將軍,劉存厚為崇威將軍,叫他們即日來京,另命省長戴戡暫行兼代四川督軍,劉雲峰為暫編陸軍第二師長,更派王人文為四川查辦使,張習為查辦副使,赴川查辦此事。

王人文、張習兩人奉命出發,還沒有進入四川,羅佩金已經遵令交接,將印信交給戴戡,戴戡即日就職,和劉存厚商量,請他退兵出城。劉存厚仍然不理不睬,還要擁兵自重,盤踞在城裡,戴戡不得已,再次把實際情況報告給政府。

黎元洪接到電報,才知劉存厚擁兵自重,不服從命令,只好態度強硬起來,將他免職。此令一下,才聽說劉存厚有退兵的意思。王、張兩位查辦使,得以安然抵達四川,進行調查,報告四川的戰亂情形,由總統撥款賑濟了事。

此時,在政府內部又起了糾葛。財政總長陳錦濤向總統揭發次長殷汝驪,說他徇私舞弊,貪贓枉法;而鍊銅廠商人柴瑞周等人,又到國務院告發陳總長,後來索性將兩人一起免職查辦。殷汝驪早已逃之夭夭,只有陳錦濤一人到案,留置在看守所。接著又是交通總長被控告一案事發:交通部直轄津浦鐵路管理局,曾向華美公司購辦機車,局長王家儉、總務處長童益臨納賄舞弊。此事轟動京城,經交通部查明,將二人撤職,總長許世英有失察之過,自動辭職。

這時,司法總長張耀曾不免感到兔死狐悲,竟然彈劾檢察長楊蔭杭和檢察官張汝霖,說他們違法辦案,於是許世英和陳錦濤被釋放,財政交通總長兩席,暫由財政次長李思浩、交通次長權量代理。隨後,又提議李經羲出任財政總長,經國會投票通過,曾經的雲南都督李經羲,又重新出山了。

國務總理段祺瑞並沒有把這些爭端放在心上,一心一意地主持外交,一定要與德國宣戰。山西、河南、山東、江西、湖北、福建、吉林、河北等省的督軍,安徽省長、察哈爾都統、綏遠都統等人陸續進京,此外各省亦均派代表到會。4月25日,召開督軍團會議,由段祺瑞任大會主席,商量對德宣戰的問題。各位督軍、都統都是雄赳赳的武夫,自然贊成段祺瑞的主張。吉林督軍孟恩遠首先起座,表示贊成,隨後大家便附和起來。

段祺瑞自然欣慰異常,散會後,馬上去報告總統。黎元洪很是不高興,但又不便當面駁斥,只好淡淡地答道:“宣戰不宣戰,總須由國會議決,若但憑軍人主張,何必虛設國會呢?”5月1日,國務院通過對德宣戰案。段祺瑞吩咐祕書擬定諮文,蓋上大印,送到總統那裡。黎元洪受人挾制,無可奈何,憤憤地蓋上印,將諮文擲回給來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jiemi/6ld7n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