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文史百科 >

二十四孝故事 丁蘭刻木事親的故事

二十四孝故事 丁蘭刻木事親的故事

刻木事親的故事原文

二十四孝故事 丁蘭刻木事親的故事

丁蘭,幼喪父母,未得奉養,而思念劬勞之恩,刻木為像,事之如生。其妻久而不敬,以針戲刺其指,血出。木像見蘭,眼中垂淚。因詢得其情,即將妻棄之。

刻木為父母,形容在日身。

寄言諸子女,及早孝雙親。

刻木事親的故事評說

丁蘭,或說是東漢河內人。丁蘭年幼即父母喪亡,想到未能奉養父母,又思念父母養育自己的辛勞,因此雕刻木頭製成肖像,侍奉他們,就如活著一樣。文中劬勞 ,就是辛苦勞累的意思。

丁蘭的妻子時間一長就開始不敬重了,用針戲謔地刺木像的手指,竟然流出血來。木像見到丁蘭來了,眼中還居然掉下了眼淚。丁蘭詢問得到真相,於是把妻子休了。

這個故事雖然不符合事實邏輯,但是符合《孝經》的感應說,也合乎浪漫主義的創作理路。正因為孝子深情,木像才能感應 ,不僅成為血肉之軀,且有細膩之情感,因此木像既會流血,也會流淚。

至今浙江還有丁蘭的文化遺存的蹤跡距杭州市中心約十多公里處,有個丁橋鎮,據說此地乃漢朝孝子丁蘭的故里。後人在此建丁橋、蘭橋,遂以此為地名。又因鎮旁有丁、蘭二橋,所以此鎮也以橋命名。《杭州市地名志·丁橋鄉》: 丁橋(自然鎮),丁橋鄉和丁橋居委會駐地。西南距杭州市中心約12公里。此地乃漢朝孝子丁蘭的故里。丁蘭,事母至孝,母死,刻木為像,事之如生。鎮旁有丁、蘭二橋,鎮以橋名。

早在南宋吳自牧《夢樑錄·歷代古墓》有載: 丁蘭母冢,故居在艮山門外三十六裡丁橋之右。母死,刻木事之如生,冢在姥山之東。 南宋《鹹淳臨安志》卷八七: 丁蘭故居,在今艮山門外三十六裡丁橋。 民國年間在此建鄉,屬杭縣。1953年從杭縣劃入杭州市,仍稱丁蘭鄉,1956年改稱丁橋鄉至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wenshi/1k9v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