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文史百科 >

耕田的歷史 中國歷史上何時起開始了耕田?

耕田的歷史 中國歷史上何時起開始了耕田?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重視耘田的國家。遠古時,農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過程中,逐漸認識到耘田對於清除田中雜草、及時施肥、促進禾苗迅速茁壯成長,奪取豐收的重要作用。這反映出古代對農田的修整管理已有了一定的規劃。甲骨卜辭:“丁酉卜,有(逆),稌荑弗每。”卜辭“貴田”,據專家考證,“貴讀作潰,蓋猶言耨田,耨田即中耕除草”。這說明當時人們對耘田的重視。

耕田的歷史 中國歷史上何時起開始了耕田?

到西周時,農民對耘田的技巧已頗講究了,《詩經》中《小雅月令》篇記載:“燒薙行水,利以殺草……可以糞田疇。”在耘田過程中施以草木灰、人和動物的糞便及其它多種肥料,“多糞肥田”,“其禾繁以滋”。

古人很強調耘田應注意“時宜、土宜、物宜之分”,即注意季節的不同、土質的不同和各種農作物的性質及生長特點的不同,而分別採用不同的耘田方法,施用不同的肥料。崔實的《四民月令》和汜勝之的《汜勝之書》充分認識到因時因地制宜地合理耘田施肥,土質較差的田也能保證農作物獲得豐收,“苗獨生,草穢爛,皆成良田”。

古代除普遍盛行用足耘田的方法外,部分地區還習慣於用手耘田。有些地區用竹管特製成鳥的爪甲形狀,叫耕爪,帶在手指上用手耕田,稱為“鳥耘”。三國時吳國已開始“鳥耘”了,《吳都賦》:“象耕鳥耘,此之自與。”《藝文類聚》、《太平御覽》等一些古籍對“鳥耘”亦進行過記述。元代卓越農學家王楨全面系統地總結了古代耘田的方法和經驗,對“鳥耘”進行過詳細的探究。清代劉應棠《梭山農譜耘譜》:“昔人言象耕鳥耘,亦取入土深、芟草疾意。”據陸龜蒙《耒耜經》以及其他一些古籍記載,古代部分地區還使用一種耘田器具,名叫“耘盪”,在一根長約五尺左右的木柄上,裝有一個形狀象木屐的耘田器具,底下有短釘二十餘顆,用這種器具耘田以代替過去的手耘或足耘,既省力又提高了工效。

標籤: 耕田 歷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wenshi/3o6np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