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野史祕聞 >

這些人在歷史上留下濃重一筆 最後不知所蹤

這些人在歷史上留下濃重一筆 最後不知所蹤

中國歷史悠久,人物眾多,既有英雄壯士的慨慷悲歌,又有帝王將相的傳奇經歷,太多的故事已經消逝在了歷史的長河中。而有些故事,就象謎一樣牽動史學家和眾多歷史愛好者的興趣,至今仍有很多人廢寢忘食的進行考證和研究

這些人在歷史上留下濃重一筆 最後不知所蹤

老子:騎著大青牛歸西?

有史記載,老子曾西出函谷關,被關令尹喜強逼著書,留下了中國思想史上的鉅著五千言《道德經》。而後就騎著一頭大青牛,繼續西行,從此沒了訊息。這引起很多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的興趣,但至今沒有得出很確鑿的結論。有人說他出散關,經流沙奔印度去了,並說老子到印度傳教,教出了釋迦牟尼這樣的大弟子。歷代不少人認為此說只是道教為了抬高自己貶低其他宗教而捏造出來的。也有人說晚年的老子在甘肅臨洮落腳,為歸隱老者教煉內丹,養生修道,得道後在臨洮超然臺“飛昇”。

其實,老子退隱後東歸的說法比較可靠。

西施:濁泥葬美人?

西施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也是中國第一位女間諜。而作為越之功臣,吳之罪人的西施最後的結局如何,則眾說紛紜。有人說被勾踐沉江。在後人的詩歌裡,也多次提及了西施沉水的事。李商隱的《景陽井》詩云:“腸斷吳王宮外水,濁泥猶得葬西施”;皮日休的《館娃宮懷古》詩:“不知水葬歸何處,溪月彎彎欲效顰。”這說明在唐代,人們是認可了西施被沉水的說法的。

而民間傳說較多的是被越國大夫范蠡暗暗接走。《越絕書》如此記載:“吳亡後,西施復歸范蠡,同泛五湖而去。”而在《史記》這部具有權威性的史書裡,儘管有范蠡的詳盡記載,卻找不到有關西施的隻言片語,難解的謎團讓人倍感缺憾。又有人說西施被仇恨的吳國人民亂棍打死,至今史學界也沒有統一的結論。

徐福:東渡去了何方?

秦始皇併吞六國,統一全國後,位高權重,他最盼望的就是長生不老。後來聽人說東海上有蓬萊仙島,那裡有服後可以長生的靈芝草,就派徐福率五百童男童女和三千工匠,東渡大海,後來秦始皇至死也沒盼來徐福的訊息。徐福到底去了哪裡呢?有人說那時航海技術差,碰到大風浪,全部覆沒。而史籍中最早記載徐福史實的是司馬遷,可惜他沒有講明徐福渡海到了何處。後人說是去了臺灣島或琉球,也有說是美洲,但大多數認為是日本。最初提出徐福東渡日本的是五代後周和尚義楚,義楚稱這一說法來自日本和尚弘順。宋代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也認為徐福東渡到日本。

中國香港衛挺生著《徐福入日本建國考》,認為徐福就是日本的開國者神武天皇仲田玄,並認為他是顓頊之後徐駒王29世孫。我國臺灣學者彭雙鬆著《徐福即是神武天皇》一書,進一步充實衛挺生的觀點。

另外,又有學者認為,徐福東渡是歷史事實,但不是去了日本,而是去了美洲。因為徐福東渡的時間與美洲瑪雅文明的興起相吻合,而日本與中國大陸相距甚近,根本不需要耗費巨資,數年才能抵達。人海茫茫,徐福東渡究竟去了何方,至今尚未有令人信服的答案。

楊貴妃:有侍女替縊?

楊貴妃是家喻戶曉的一位絕代佳人,她那傳奇的一生曾觸發無數騷客文人的才情,為之吟詩作賦。然而,這位國色天香的美女究竟歸宿如何呢?史書記載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洛陽淪陷,潼關失守,盛唐天子唐玄宗狼狽地與眾臣逃跑,其愛妾楊貴妃死於馬嵬驛。可是,文人賦詠與史家記述是相差十萬八千里的。因此楊貴妃的最後歸宿,至今還留下許多疑問。

一種觀點認為,楊玉環或許死於佛堂。《舊唐書楊貴妃傳》記載:禁軍將領陳玄禮等殺了楊國忠父子之後,以“後患仍存”為由,強烈要求賜楊玉環一死,唐玄宗無奈,與貴妃訣別後只得下令,楊貴妃“遂縊死於佛室”。

也有人認為,楊貴妃被亂軍殺死於馬嵬驛,而不是被強迫上吊而死。一些人稱,楊貴妃之死存在其他的可能,比如有人說她實際上是吞金而死,這種說法只出現在劉禹錫所作的《馬嵬行》一詩。還有一種說法是,楊貴妃沒有死在馬嵬驛,只是被貶為庶人,並被下放於民間。

更傳奇的說法是,楊貴妃最後逃亡到日本。1984年出版的《文化譯叢》第五期,張廉譯自日本《中國傳來的故事》一文說,當時馬嵬驛被縊死的,乃是個侍女。禁軍將領陳玄禮為貴妃美色所吸引,不忍殺之,遂與高力士謀,以侍女代死。楊貴妃則由陳玄禮的親信護送南逃,大約在今上海附近揚帆出海,經海上漂泊,輾轉來到日本久谷町久,最終在日本安度晚年。但其生死情況究竟如何,至今仍令人難解。

宋太祖:不宥太宗亂倫斃命?

趙匡胤於公元960年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做了17年皇帝,到公元976年便撒手歸西了。正史中沒有他死亡的明確記載,因此他的死一直是一個不解之謎,為歷史留下了又一樁懸案。一種意見是,宋太宗“弒兄奪位”。持此說的人以《續湘山野錄》所載為依據,認為宋太祖是在燭影斧聲中突然死去的,而宋太宗當晚又留宿于禁中,次日便在靈柩前即位,實難脫弒兄之嫌。

近代學術界基本上肯定宋太祖確實死於非命,但有關具體的死因,則又有一些新的說法。一是從醫學的角度出發,認為太祖死於家族遺傳的躁狂憂鬱症。一說承認太祖與太宗之間有較深的矛盾,但認為“燭影斧聲”事件只是一次偶然性的突發事件。其起因是太宗趁太祖熟睡之際,調戲其寵姬花蕊夫人費氏,被太祖發覺而怒斥之。太宗自知無法取得胞兄諒宥,便下了毒手。縱觀古今諸說,似乎都論之有據,言之成理。然而有關宋太祖之死,目前仍未找到確鑿無疑的材料。

李自成:闖王成了方丈?

李自成,陝西米脂人。他家境貧寒,但有勇有謀,大仁大義。他當過驛卒,當過邊兵,最後加入了反明的農民起義軍,南征北戰,不斷壯大,幾十萬大軍所向披靡,終於推翻了政治腐敗、經濟崩潰、搖搖欲墜的明王朝。但因鎮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勾引清軍入關,李自成領兵退出北京,轉戰河南、陝西、湖北等地,最後不知所終。有人說李自成在九宮山遇難。《明史》的結論是,“自成已死,屍朽莫辨。”

為什麼有“遇難”說,而且在民間廣泛流傳?據推測,這是李自成與其部下放的煙幕彈,一個緩兵之計。一方面,揚言李自成已死,可以打消南明王朝對這支大軍的敵意,下一步可能聯合抗清;另一方面,使清王朝以為,心腹之患已除,放鬆警惕,一旦時機成熟,李自成可東山再起。也有人說李自成在夾山寺隱居。據說,清朝初年,即將上任的雲南同知張瓊伯在赴任途中,遊訪石門夾山寺,與寺中方丈談古論今,頗為投緣,相見恨晚,視為知己。幾年後,他又重訪夾山寺,方丈已死。

悼念之中,方丈的徒弟告訴他:那方丈就是威震天下的闖王李自成,在九宮山替死的是他的部將孫某。乾隆初年,澧州知州何某親赴夾山寺調查李自成的下落,在寺中他親眼見過一幅李自成的畫像,據稱叫“奉天玉和尚”。

1981年,在石門夾山寺發現了奉天玉大和尚墓。據考查,在一個瓷壇中盛放的遺骨,與李自成身材相近。墓中陪葬物與李自成家鄉陝西米脂縣的習俗相同。但這一說法仍有不同意見。因為有人指出,李自成生前左眼曾受箭傷失明,但李自成畫像卻雙目炯炯有神,以此證明,奉天玉不是李自成。因而,李自成隱居於夾山寺一說,也成不了定論。李自成的生死之謎至今仍成為史學家探討不休的事。

標籤: 所蹤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yeshi/84dvw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