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野史祕聞 >

南京保衛戰:蔣介石為什麼要讓唐生智守南京

南京保衛戰:蔣介石為什麼要讓唐生智守南京

初冬的陰霾籠罩著古都南京,陣陣江風瑟瑟吹得萬木凋零。一輛黑色的小轎車靜靜地駛出了百子亭的唐公館,輾著稀疏的落葉向著中山門外急駛而去。

南京保衛戰:蔣介石為什麼要讓唐生智守南京

國民政府軍委會執行部主任唐生智,身著筆挺的一級陸軍上將制報,端坐在車中。他望著車窗外燈紅酒綠的金陵鬧市從眼前閃過,嘴角浮起一絲難言的苦笑。

這裡還在歌舞昇平,似乎全然不知幾百裡外,中日兩國軍隊正在殊死搏殺,浴血沙場。不過也難怪,當初日軍曾揚言3個月之內滅亡中國。淞滬抗戰開戰之初,蔣介石就胸有成竹地向全世界保證:上海起碼能堅守3個月。眼下,3個月快過去了,老蔣又親自披掛上陣兼任第3戰區司令長官,直接指揮淞滬抗戰,這麼一來,確實讓國人鬆了口氣

其實,唐生智心裡比誰都清楚,上海之戰敗局已定。

上海戰事最緊張的時候,國軍連連失利。上海作戰本是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展開的,要想把敵人阻止在上海一線是辦不到的。這個道理,連蔣介石也不得不承認。

早在淞滬戰事開始時,向為軍委會執行部主任的唐生智曾建議:“抗日戰爭只能打持久戰,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我們可以用3個人拼他日本1個人;日軍攻城掠地,假設佔領中國1個縣城用50人守衛,佔到最後日軍兵力就分散了,拖也可以把日本人拖死。最後勝利一定是中國的。”

陸軍大學校長,當時中國的著名戰略家蔣百里十分器重自己任保定軍官學校校長時的這個得意門生。他非常贊同唐生智的主張。

接著,在上海還未撤守之前,唐生智又以他不同凡響的戰略眼光報出了進一步的戰略設想:以上海、杭州灣為第1線;以崑山、無錫、蘇州、杭州一帶為第2線;以江陰、鎮江為第3線;以南京、京杭公路為第4線。各線部隊預作準備,在上海第1線打了一個時期以後,我第1線部隊便可以撤到浙江以西及皖南一帶,整理補充,準備新的陣地,以後各線均如此交替撤退,交替抵抗,交替休整,這樣就可以長期支援。

這個建議原本是蔣介石同意的,但到了戰時,蔣介石老毛病又犯了,和以前一樣,照樣親自隨意調動部隊,根本沒按唐生智事先提出的計劃辦。既沒按四道防線配置留增部隊,也沒有按計劃撤退部隊。本來有準備的仗打成了無準備仗,有計劃的仗打成了無計劃的一團糟。繼11月3日山西戰場丟了忻口,11月8日失了太原後,上海眼看也要丟了,下一個就該輪到南京了。

在中山陵園蔣介石的官裡,唐生智常常看見蔣介石對著上海的長途電話,一口一個“娘希匹!”。參加淞滬抗戰的國軍將領顧祝同、陳誠、薛嶽、白崇禧、張治中等人,沒有一個沒挨老蔣臭罵的。老蔣近來心情不好,稍有不如意的事就愛發火。這次,老蔣在中山陵園官召集會議,保不準要罵人了。

久經沙場,深諳戰事的唐生智對蔣介石這次開會的目的,其實已經猜到了大半:上海一失,南京危在旦夕,是棄是守,老蔣舉棋不定。

前線傳來的訊息令人坐立不安。絕密戰報報告上海已經失守,淞滬防線被突破,日軍勢如破竹,國軍兵敗如山倒。第3戰區已經下令各部隊撤到乍浦、平湖、嘉善、吳縣、福山一線的吳福防線。中國軍隊經連續血戰之後倉促撤退,士氣沮喪,部隊完全失去了控制。吳福線雖設工事因為無人指引,或找不到開工事門的鑰匙,結果大部分工事根本沒起到作用。吳福線看來是守不住了,國軍已經開始向第3道也是最後1道防線無錫到江陰的錫澄線澈退,看來南京城的棄守問題決斷刻不容緩。

唐生智不由得想到上海戰事開始後不久的一件事。當時,主動請纓出川抗日的川軍統帥劉湘來到南京,拜見了蔣介石和其他高階將領,也專程拜訪了唐生智。

劉湘見唐生智決不僅僅是因為欽佩唐生智的為人和軍事才幹,還有更深一層的意思,這位“四川王”寒喧過後話鋒一轉,直截了當地問起唐生智對上海、南京戰事的看法。唐生智為人直率,在軍事問題上也頗有見地,見劉湘謙卑地向自己討教,索性把自己的看法一古腦地一吐為快。

唐生智的臉上掠過一絲愁雲,嘆了口氣:“哎,依我看呢,上海的戰事是不能長久打下去的,只有拖住敵人一個時候,並利用這個時機,在後方休整部隊和作好按期抗戰的準備工作。至於南京的問題,的確不大好辦,守是要守的,就是沒有完整的部隊來守。不過,依我的看法,可以派1個軍長或者總司令率領幾個師來守衛南京,以阻止敵人迅速向我軍進逼,從而贏得時間,調整部隊,以後再撤出南京,以拖住敵人。”

劉湘聽了這些話沒有急於表態,而是試探地盯著唐生智的臉上一字一頓地說:“聽老蔣說,準備要你守南京!”

唐生智一愣,顯然他根本不知道這個訊息,不禁脫口而出:“根本沒有這個必要!”畢竟唐生智是久經沙場的老將,旋即他又是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要我守,我只好拼老命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yeshi/889l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