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野史祕聞 >

清朝大貪官李侍堯為何能夠死裡逃生?

清朝大貪官李侍堯為何能夠死裡逃生?

有史家舉要清朝三大貪官要案,一是甘肅布政使王亶望折監冒賑案,二是雲貴總督李侍堯貪縱營私案,三是嘉慶帝立誅和珅案。這三個大貪案均發生在乾隆朝,王亶望後來被乾隆下令殺頭,和珅被新皇上嘉慶所殺,而李侍堯案發後卻詭異地死裡逃生。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民國趙爾巽編寫的《清史稿·李侍堯傳》等史料記載了事件原委。

清朝大貪官李侍堯為何能夠死裡逃生?

李侍堯,八旗勳舊大臣之後,其父李元亮官至戶部尚書。乾隆初年,李侍堯以廕生授印務章京。乾隆十四年,乾隆帝初見李侍堯,即誇其“天下奇才”,立擢副都統。此後,李侍堯又歷任工部侍郎,戶部侍郎,廣州將軍等職。乾隆二十一年後,李侍堯歷任兩廣總督、戶部尚書、湖廣總督、工部尚書等高官,乾隆四十二年,李侍堯調任雲貴總督,官至從二品。此人精明幹練,頗有才略。《清史稿》評價他:“短小精敏,過目成篇。見屬僚,數語即辯其才否。擁幾高望,語所治肥瘠利害,或及其陰事,若親見,從皆悚懼。”這是說他很會駕馭屬潦,對他們的長短處尤其是“陰事”瞭解的清清楚楚,故屬下都怕他。我想,這就為李侍堯之立功和貪賄埋下了伏筆。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正月,原雲南糧儲道海寧在乾隆帝召其面詢時,不斷地誇獎李侍堯頗能辦事,而私下又議論李侍堯在滇的婪贓劣跡。乾隆帝聞訊傳諭將海寧交軍機大臣嚴訊,嚴審之下,海寧供出了李侍堯的婪贓情形。正月二十六日,乾隆帝立刻下諭派尚書和珅、侍郎喀寧阿前往貴州查辦事件。同天,乾隆帝又命戶部尚書英廉查封李侍堯在京家產。和珅、喀寧阿等抵昆明府後密提李侍堯家人,嚴訊之下家人供出了李侍堯承受官員饋送的詳情。接著,和珅等又審李侍堯,李侍堯對家人所供各情供認不諱。於是,乾隆帝命和珅將李侍堯解京質審,並將送銀各員亦一併革職嚴審定擬。

據史料,李侍堯婪贓罪行罄竹難書,但不同今日之判決有個總計數額,且選用同年五月初七日大學士公卿核議的李侍堯罪狀書,計有:營私罔利,任意貪婪,李將上貢的珍珠賣與同知、知縣等人索要銀子二三千兩,又復將珍珠收回;一皋司饋送李金如意三柄,李接著將金如意售賣給皋司得銀五千兩;一通判管理樂馬廠,李逼勒他送銀八千兩。另據史料,李侍堯任所被查抄的資財,其金銀、珠寶、洋貨等共九百零一項。各類珍珠共二千顆,寶石及寶石料共一百四十多塊,各類金器共重五千四百六十三兩九錢一分,朝珠六十餘盤,自鳴鐘等洋貨四十四項,玉器共一千餘件。另有各類名人手卷、畫軸、墨跡等共二百餘個。同時,其家人倚主之勢勒索詐騙的房產、資財等亦是不計其數。

按清律,李侍堯罪行嚴重。乾隆帝就痛斥說:“李侍堯由將軍用至總督,歷任各省前後二十餘年。因其才具尚優,辦事明幹,在督撫中最為出色,遂用為大學士。李侍堯具有天良,自應感激朕恩,奉公潔己,以圖報效……乃負恩婪索盈千累萬,甚至向屬員變賣珠子,贓私狼藉。如此不堪,實朕夢想所不到,不特朕用人顏面攸關,即各省督撫聞之諒無不慚愧痛恨矣。”這一年四月九年級日,“李侍堯專案組”的和珅、喀寧阿等奏請皇帝,擬將“李侍堯除挾勢求索罪至滿流,辦理案件將承審官具呈供詞任意刪改,以致輕重失實,各輕罪不議外,按侵盜錢糧一千兩以上例擬斬監侯”。和珅他們的意見說,即使不論李侍堯別的罪行,就是按侵盜錢糧一千兩以上的罪行,就可以判處死刑緩期執行。五月初七日,大學士九卿核議奏擬從重改擬斬決,也就是說他們不同意和珅等“專案組”的意見,提出“將李侍堯即行正法”。

然而,李侍堯案經大學士九卿核議具奏後,乾隆卻沒有批依議,也沒有對此提出不同意見駁回重擬,而是於同日發上諭一道,一方面要求各督撫以李侍堯案為戒,一方面要求他們對此案發表各自意見,“毋得遊移兩可”。乾隆這一招極為老辣。當時,大多數督撫認為大學士九卿從重改擬斬立決的定案“洵屬平允”“只有這樣更足以懲一儆百,為諸臣之炯戒”,一致贊成將李侍堯從重請旨即行正法。兩廣總督富勒渾和江南河道總督陳輝祖的意見卻被乾隆認為“自異其說”、“遊移其辭”,有不同程度的欺君嫌疑而交部察議。惟有安徽巡撫閔鶚元直抒己見,極力主張留李侍堯一條活路。其實,閔鶚元猜準了乾隆帝不想殺李侍堯的心思,他認為李侍堯“勤勞久著”的這一點與乾隆帝想到了一起。因為李侍堯得以免死,可以使得乾隆在眾臣僚面前洗去李侍堯進奉見長加恩從寬的嫌疑。

透過撲朔迷離的李侍堯案煙霧,我們可以發覺一個關鍵詞——進貢。李侍堯為官二十多年,是以進貢見長而備受眾人矚目的。乾隆帝也不得不承認,李侍堯和山東巡撫國泰貢品在同僚中最優。進貢,是中國古代社會的一個傳統。貢品成為天子與諸侯間政治經濟聯絡的紐帶,也是臣工取悅於皇帝的主要手段之一。進貢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朝貢,二是地方向朝廷進獻的常貢,三是個人向皇帝的進貢。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向皇帝進貢的,具有進貢資格是社會地位和權力的象徵。乾隆時期,有資格向皇帝進貢的人主要有六類,其中地方大吏包括總督、巡撫、將軍、提督等。

作為具有進貢資格的地方大吏,李侍堯從乾隆十八年任熱河副都統起至乾隆四十五年,進貢次數有檔可查的達一百二十多次,有學者統計,李侍堯一年之中進貢次數最多達九次。按例,督撫進貢只有年節三貢,但李侍堯進貢的次數和名目遠遠超出,其名目有迎鑾貢、木蘭貢、謝恩貢、傳辦貢、賀捷貢等。據考證,在今天故宮博物館欽安殿御座前,立有一對鏨胎琺琅太平有象香薰馱於象背之上,其通高174釐米,長102釐米,鏨工極精,琺琅鮮豔如初,是廣州鏨胎琺琅的代表作之一。此對香薰就是李侍堯在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的進貢物品之一,至今還立於殿上熠熠生輝。

進獻貢品需要大投入,李侍堯在置辦貢品時不但費心,更要花銀的。譬如,李侍堯進貢龍袍要在蘇州訂做,龍袍、龍褂共九套,計銀四百五十兩。李侍堯僅在蘇州置辦古玩、玉器、龍袍等物,就用銀二萬三千多兩。再如,李侍堯任兩廣總督時,在廣東以紫檀木、花梨木、紅木為基本材料加工製作宮廷傢俱進貢,這批傢俱從訂製到完工花了二年多時間,工銀花費自然不菲。如此頻繁進貢,投入巨大,銀從何來?

按例,辦貢資用應從官員養廉俸銀中支付,除織造、鹽官、關差每年有專門銀兩用來辦貢外,所有臣工置辦商品均由自己出資。但是,雲貴總督歲給養廉也不過二萬兩左右,這二萬兩銀也僅僅是李侍堯萬壽供中一盤朝珠的價格。李侍堯自然不會自己掏腰包的,來源就是“眾人頭上刮”嘍,他僅僅被查實勒索下屬的銀兩就達三萬多兩。李侍堯上任雲貴總督後,對雲南錢局鑄錢之事特別關心,常常親自過問錢局的事情,並當眾以錢局應有出息為由責難皋司汪圻。汪圻知道其中原委,立備三柄金如意送給李侍堯。但李侍堯並非滿足,傳話讓汪圻每年必須奉上例銀五千兩。臨安府、署東川府知府看見別的官員都送銀給李侍堯辦貢,知道李侍堯“素性傲戾,不講情理,若不從便有禍患”,也連忙籌措銀子交給道員莊肇奎送李侍堯。結果,莊肇奎發現銀子尚未湊齊,離李侍堯交待的數額還差二千兩,為避免惹麻煩,他不動聲色地自己拿了二千兩銀補足了一萬六千兩,準時如數地將銀子交給李侍堯家人帶赴蘇州辦貢。這樣,李侍堯的努力並沒有白費,從他每年進呈貢品的單子中可以看出,其所呈上的貢品,頗受乾隆帝的喜歡,被駁回的數量極少,無怪乎乾隆帝誇他為“貢優奇才”。

由此可以看出,精明的乾隆帝不想殺李侍堯,原因是多方面的。看中李侍堯的才幹是一個方面,李侍堯婪贓大多與辦貢有關也是一個方面。據有史家分析,乾隆讓和珅來辦理李侍堯案,似乎要藉此扼制督撫以進貢為名而肥己的貪婪劣跡,一方面可以為皇帝納貢正名,另一方面可以制止督撫貪婪日盛的勢頭。所以,乾隆在上諭中教訓各督撫“須痛自夢省,毋謂查辦不及幸逃法網,輒自以為得計。總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觸目警心,天良具在,人人以李侍堯為炯戒,則李侍堯之事未必非各督撫之福也。”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十月九年級日,乾隆帝依閔鶚元的意見下諭,留下了李侍堯一條性命。《清史稿》記載說:“屢以貪黷坐法,上終憐其才,為之曲赦。”第二年年初,乾隆帝派李侍堯任陝甘總督鎮壓回民起義。具有諷刺意義的是,同年五月又任命李侍堯查辦甘肅布政使王亶望折監冒賑案。李侍堯感恩不盡,效力自然不在話下。然而,乾隆這一赦免之舉,更推動了地方大吏以進貢為藉口的侵貪之風。雖然皇帝屢頒諭旨停止進貢,但臣工們的進貢就從來沒有停止過。公事廢弛,賄賂公行,官官相護,進貢成了各級官吏“升遷倚仕”的法寶,與進貢相伴的官吏侵貪對清代吏治產生了惡劣的影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yeshi/lor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