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野史祕聞 >

解讀漢朝諸侯王有多無恥 奸庶母霸弟媳淫親女!

解讀漢朝諸侯王有多無恥 奸庶母霸弟媳淫親女!

劉定國荒淫無恥,先是通姦庶母,進而霸佔弟媳,最後連三個女兒也不放過,威逼姦淫,傷風敗德。

解讀漢朝諸侯王有多無恥 奸庶母霸弟媳淫親女!

漢武帝劉徹在對匈奴用兵的同時,絲毫沒有放鬆對國內的控制。對外用兵是為了維護國家主權,對內控制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一個“主權”,一個“集權”,構成武帝思想的兩大核心。說到底,他是要通過維護主權和加強集權,開疆拓土,安定國民,以使自己的皇權統治更加穩固和長遠。

漢朝前期,地方諸侯王的勢力一直是相當強大 的。漢高祖劉邦開國以後,兼而實行郡縣制和分封制,封了許多同姓諸侯王和異姓諸侯王。各個諸侯王擁有自己的土地,自設官吏,自建軍隊,自定政策,自收賦稅,從而成為割據一方、目無中央的土皇上,把諸侯國變成“國中之國”,動輒謀反,企圖獨立。

漢高祖生前意識到這種分封制的弊端,花了很大的精力平定了韓信、彭越、黥布等異姓諸侯王的叛亂,臨死時留下遺囑:“非劉氏不得封王”。高後呂雉專權期間,違背漢高祖的遺囑,大封呂氏子侄為王,造就了一個龐大的呂氏外戚集團,險些斷送了劉漢江山。從漢文帝開始,遵從漢高祖遺囑,只封同姓王,不封異姓王。

即便如此,同姓王同樣存在野心,時時想著獨立,常與朝廷分庭抗禮,漢景帝時爆發的吳楚七國之亂便是證明。漢武帝即位後,諸侯王的勢力大大削弱,但以淮南王劉安、衡山王劉賜為代表的諸侯王,仍有相當大的實力和能量,他們一旦發難,極有可能成為又一次“七國之亂”。

因此,如何進一步削弱諸侯,這是武帝不能不考慮的一件大事。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中大夫主父偃提出“推恩策”的建議,一下子解決了武帝的難題。主父偃,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人。早年學習縱橫術,後來見儒學開始走紅,便又改弦更張,攻讀儒家經典。

他的家境相寒,常年破衣爛裳,邋里邋遢,加之身材低矮,長相醜陋,因此屢遭周圍人的恥笑。遊學燕(今北京)、趙(今河北)一帶,還是遭人白眼,沒奈何只好遠往長安,尋求發跡的出路。他在長安投奔到衛青門下。衛青見其口才不錯,談論《易經》《春秋》等亦有獨到之處,所以便向武帝推薦。

武帝忙於他事,未予理會。主父偃滯留長安,生活潦倒,再次遭到周圍人的恥笑,好不狼狽。困窘中破罐子破摔,斗膽上書武帝,論述九件事情,其中八件講律令,一件講戰爭,反對用兵匈奴,說:“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用,兵久則變生,事苦則慮易。此臣之所以大恐,百姓之所以疾苦也。”武帝很長時間沒有聽過這樣的反面意見了,所以親自召見主父偃。主父偃應對武帝提問,回答得體,大合武帝心意。武帝一高興,遂任命他為郎中。

主父偃時來運轉,索性再上幾道奏書,或者面見武帝,暢說朝政之弊,提出改革建議。武帝發現此人具有真才實學,連著提拔他為謁者,為中郎,為中大夫。主父偃一年中四次升官,陡地紅起來了。主父偃提出的改革建議,最重要的就是“推恩策”。這是專門針對諸侯王的。

他說:“古時候諸侯的土地不過方圓百里,天子易於控制。而現在的諸侯大多是連城數十,地方千里,儼然成了‘國中之國’。這樣一來,諸侯驕妄奢侈,容易產生淫亂之心。天子如果加強管制,他們就會勾結起來,共同對抗朝廷。如果朝廷按照法律加以制裁,他們就會狗急跳牆,發動叛逆。景皇帝時吳楚七國之亂,不就是前車之鑑 嗎?”

武帝說:“是啊!這確實是朕的心腹之患,只是沒個很好的解決辦法。”主父偃說:“微臣倒有一法,既可以逐步削弱諸侯,同時又不會惹起太大的風波。”“呃1武帝立刻挺直身子,說:“你倒說說看。”主父偃不慌不忙,有板有眼,說:“如今各諸侯王都有不少兒子,有的甚至多達數十人。可是按照規定,只有嫡長子才能繼承王位,其他兒子雖然也是骨肉至親,卻連一寸土地也分不到。如果陛下頒佈一道詔令,允許諸侯把自己的土地分封給所有的兒子,就像陛下把土地分封給諸王一樣。那麼,一方面體現了陛下廣施恩德,諸侯兒孫會感謝不盡;另一方面,諸侯國會化大為孝變強為弱。這樣一來,他們不可能形成尾大不掉之勢,自然也就不可能對朝廷構成威脅了。”

“啊!這真是高招,而且不露形跡,就這麼辦1武帝採納了主父偃的建議,立即頒佈了“推恩策”,並對帶頭“推恩”的樑王劉襄、城陽王劉延、趙王劉彭祖等進行表彰。那些分得了土地的諸侯王子弟,統稱“王子侯”。

全國的“王子侯”一下子多了起來,而他們佔有的地盤很小很小,哪裡還有能力對抗朝廷?接著,主父偃又向武帝提出一條建議,說:“現在,地方豪強的勢力越來越大,兼併土地,魚肉百姓,隱瞞戶口,私吞賦稅,家產億萬,也是朝廷一大隱患。”武帝說:“對付豪強,當用何法?”

主父偃說:“茂陵不是正在修建嗎?陛下不妨再頒一道詔令,命郡國豪強以及家產在三百萬緡以上的富戶,徙居茂陵,表面上以示恩寵,實際上是內實京師,外銷奸猾,此所謂不誅而害除也。”“好辦法!”武帝拍手叫好,果真頒佈詔令,批准實行。通過“推恩”和“徙居”,武帝的中央集權制大大加強了。武帝認定主父偃是個人才,接著任命他為齊王劉次昌的相國。

這時,他已50多歲,俸祿加上收賄,腰纏萬貫,一改昔日的窮酸相,穿紅著紫,侍從護擁,稱得上是衣錦還鄉。當年恥笑他的那些人,刮目相看,齊來巴結。主父偃不屑一顧,說:“我自束髮遊學,屈指已經40餘年。從前時運不濟,以致父母棄我,兄弟嫉我,賓朋笑我,那種苦頭受夠了。

大丈夫在世,生不五鼎食,死則五鼎烹,亦屬何妨?古人有言,日暮途窮,所以倒行逆施。我正頗作此想哩!”說著,他取出50兩黃金置於桌上,說:“諸位原是我的兄弟朋友,還記得過去怎樣待我嗎?現在,我為齊王相國,不勞諸位費心,你們拿了黃金自去,此後再不必進我大門了。”眾人聽了,面紅耳赤,分金而去。主父偃說到底屬於投機取巧、驟然暴發的勢利型人物,這決定了他不可能有好的結果。

他在出任齊王相國期間,眼睛卻盯著北面的燕王劉定國。劉定國荒淫無恥,先是通姦庶母,進而霸佔弟媳,最後連三個女兒也不放過,威逼姦淫,傷風敗德。主父偃將情況奏告武帝。武帝大怒,下詔賜死。劉定國自盡,燕國降格為郡。齊王劉次昌和燕王一樣,也是淫佚成性,毀亂人倫,冷落王妃,卻與庶姐通姦。

主父偃又將情況奏告武帝。武帝即命主父偃鞠查姦情。劉次昌年輕膽小,一遭驚嚇,自殺絕命,齊國亦降格為郡。主父偃兩次奏告,除去兩個諸侯王,未免洋洋得意。不想此舉惹惱了趙王劉彭祖。劉彭祖上書奏劾,揭露了主父偃私受大量賄賂的罪行。主父偃的政敵公孫弘等,趁機推波助瀾,說:“主父偃小人得志,貪贓枉法,不殺不足以謝天下。”

武帝平生最恨貪婪受賄之人,這時也就顧不了什麼君臣情分,命將主父偃斬首,並滅族。主父偃貴盛之時,門客多達千人,及至死時,竟無一人為之收屍。有一農民叫做孔車,出面埋葬了主父偃。武帝聽說其事,稱讚孔車為忠厚長者,並不怪罪。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yeshi/onkp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