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野史祕聞 >

古代婆媳關係怎樣 古代媳婦如何與婆婆鬥智鬥勇

古代婆媳關係怎樣 古代媳婦如何與婆婆鬥智鬥勇

此前,因“小三門“事件”,復旦歷史系副教授徐衝長達13頁的教科書式辯白文出爐,把他一家波瀾壯闊的婆媳鬥爭史毫無遮掩地攤在了公眾面前。狗血的細節不說,但媒體曝光的婆媳事件比比皆是,“婆婆跟丈夫同睡3年,小夫妻終離婚”、“媳婦終生不育婆婆讓離婚”....

古代婆媳關係怎樣 古代媳婦如何與婆婆鬥智鬥勇

據德國進化心理學家尤勒的研究與美國普渡大學的調查報告顯示,婆媳關係在母婿、翁婿(岳父和女婿)、公媳、婆媳四種關係中是最不和諧的。婆媳關係緊張是現代人生活節奏緊張造成的嗎?古代婆媳關係會不會更和諧些?

今天小編帶你去瞧瞧在古代媳婦如何與婆婆鬥智鬥勇。

央視又做“幸福感調查”了,這次,婆媳關係成為上榜的高頻詞。

CCTV“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 在全國省會城市發放10萬份調查問卷。2016年2月23日,調查結果新鮮出爐。受訪人群認為,婆媳關係對“幸福感”影響很大。

婆媳關係歷來不缺少火藥味。在某些婆婆的眼裡,媳婦是突然闖進家門,與自己爭權的外來物種;在某些媳婦的眼裡,婆婆是到處長了觸角,天生就愛挑毛病的無敵怪獸……

婆媳關係是一種類似於母女的倫常關係,卻沒有血緣,因此很容易出矛盾。

其實,在很早以前,媳婦跟婆婆是可以有血緣的。那時我們並不將公婆稱為公婆,也不將媳婦稱為媳婦,我們有另外的叫法:“舅姑”和“新婦”。

“舅”是母親的兄弟,“姑”是父親的姐妹,古人把“公婆”稱作“舅姑”,說白了是兩個家族世代通婚的結果,夫妻倆很可能是姑舅表兄弟姐妹,舅舅變成了公公,姑姑變成了婆婆,所謂親上加親。

親上加親中一個極端的例子,就是呂雉和張嫣。

呂雉是漢高祖劉邦的皇后,她顯然看到了血緣的重要性,讓自己的兒子劉盈,娶了她那年僅12歲的外孫女張嫣。這對婆媳關係,同時是外婆與外孫女的關係。可算是史上最變態的婆媳關係!

同樣,在古代,女子婚嫁之後才被稱為“婦”,“婦”字用繁體的寫法是“婦”,據《說文》解釋,“服也,從女持帚、灑掃也”,服順的女人進行灑掃,自然是指媳婦。

不能在婆婆面前撓癢癢

稱謂不同,關係也有異,古代“舅姑”和“新婦”的相處方式也與今日不同。

古時候,公婆擁有更大的家長權力,媳婦作為晚輩,只能扮演一個被馴服的角色,哪怕權力已經轉接到媳婦手中,公婆還是可以隨時壓人。公婆對媳婦的要求主要是兩字:“順從”。

什麼叫“順從”?請看《禮記·內則》羅列的注意事項,以求穿越的時候能多活兩集。

——若公公去世,婆婆吃飯時,長子在一旁伺候,婆婆吃剩下的東西,次子的媳婦要和次子一起把它們吃乾淨,不能剩餘。

——公婆賜給你衣服,你覺得很醜很土,也要穿上,等公婆發話,准許你收起來,你才能脫下。在公婆面前,媳婦感覺冷也不能加衣,感覺癢也不能去撓。

——做媳婦的不能有屬於自己的東西。即便是孃家饋贈,那也要獻給公婆。

——公婆交代你去辦的事情,如果中途改叫別人去做,你即使不想讓人插手,也要交給別人,等別人把事情辦砸之後,你再心平氣和地從頭收拾。

——兒子喜歡的媳婦,公婆看不順眼,那就要休掉。兒子不喜歡的媳婦,公婆看得順眼,那也要以禮相待。公婆喜歡的那個媳婦,地位要高於兒子喜歡的那個媳婦。

即使在古代,達不到這些標準的媳婦也不少,我們中學都學過《孔雀東南飛》,劉蘭芝就是一例。“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

劉蘭芝是一個美麗、聰明、知書達禮的女孩子,同時她還有更難能可貴的優點:有主見,不卑不亢,行動果斷。我們都喜歡這樣的女孩子,可她為什麼偏偏不招婆婆待見?因為她不夠順從。

“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妾不堪驅使,徒留無所施。”

故事的開頭,就是劉蘭芝向丈夫訴說自己有多優秀、多辛勤,但她跟婆婆相處不開心,待不下去,還主動要求焦仲卿去跟婆婆說,放自己回孃家算了。焦仲卿聽完就去質問母親,母親捶床便大怒:“此婦無禮節,舉動自專由!”

婆婆說劉蘭芝“舉動自專”,可能是因為她平時做事情,沒有及時去徵求婆婆的意見,自己做了主,這讓當婆婆的很沒有存在感。要知道,權力無鉅細,中午是做飯還是煮麵條,你都要去問婆婆。

後來被休,劉蘭芝卻打扮得異常漂亮,完全沒有表現出一個棄婦應有的悲慘落魄,更是用言行一次一次地刺激著婆婆,導致關係完全割裂。所以我們也可以看出,她確實不夠“順從”。

根據古代“婦女行為規範手冊”《列女傳》,劉蘭芝應該向東漢的龐氏學習:龐氏是東漢孝子姜詩之妻,她侍奉婆婆很孝順,婆婆愛喝江水,她就每天走六七里路去打水,不辭辛苦。

有一次遇到大風,導致打了水沒能按時回家,讓婆婆口渴了,姜詩就跟著婆婆一起責備媳婦,還發怒將龐氏趕回了孃家。龐氏卻沒有真回孃家,而是寄居在鄰居家裡,日夜紡織,換了錢買些好菜,讓鄰居送給婆婆去吃。

就這樣過了許久,婆婆覺得奇怪,為什麼鄰居天天給自己送飯菜,一問才知道,是自己媳婦做的,她這才把媳婦接回家來。媳婦受了委屈,不要去辯解或傾訴,只能更加順從,主動表忠心,抓住婆婆這根救命稻草,才能保住名節,不會被趕出家門。

甚至有一位唐夫人,在自己做了祖母的年紀,還仍然孝順自己的婆婆。因為婆婆沒有牙齒,連粥都無法下嚥,她便用自己的乳汁供養婆婆,使得她能頤養天年。這個故事叫“乳姑不怠”,因足夠奇葩而入了“女子二十四孝”。

婆婆做錯了怎麼辦

當然了,順從也並非一味阿諛,婆婆實在有錯,媳婦也是可以糾正的,但千萬不能直接說婆婆的不是,而是要有技巧地勸誡。比如下面這位媳婦:

有一次,別人的雞跑到了樂羊子家的院子裡,婆婆趁機把它抓來殺了吃。樂羊子妻對著煮熟的雞肉哭泣,卻不下筷,婆婆奇怪地問她原因。樂羊子妻說:“我恨我自己太窮,沒錢供奉婆婆,使得婆婆居然要吃別人家的雞。”婆婆聽完很慚愧,就把雞肉扔了。

我們中學都學過《樂羊子妻》,知道她的賢惠,同時,她也很聰明,不直接指責婆婆的不是,卻通過指責自己來讓婆婆悔悟,這並不違背“順從”這一原則。

也許有人會說,媳婦不惹事就好了,為什麼要冒著風險去勸婆婆?萬一婆婆不聽勸,反而發火,豈不更糟糕?

NO,作為家中成員,作壁上觀就是自取滅亡!家人有不好的行為和想法,媳婦若覺得跟自己沒關係,不委婉靈活地去勸,同樣很危險。

據傳宋代詩人陸游,早年娶的是表妹唐婉,兩人伉儷情深。但唐婉的婆婆卻很不喜歡這個媳婦,曾責備她“放縱丈夫墮於學”。有人推測,這話可能跟陸游功名不遂有關。

當時秦檜專權,陸游不肯向秦檜低頭,因此屢試不中,陸母卻希望陸游能去求官以光宗耀祖。唐婉與陸游情投意合,也沒有去管婆婆的想法,導致婆婆遷怒於唐婉,一定要陸游休掉唐婉。唐婉最後抑鬱而逝。

《後漢書》裡也有這麼一個故事:有一個叫周鬱的人,娶的是趙孝的女兒,名叫趙阿。趙阿小時候就熟悉禮法,很守婦道,可週鬱卻是個驕傲懶惰、輕狂浮躁的人,經常做些違背禮法的事情。

公公對趙阿說:“媳婦啊,你是賢人的女兒,應該用正道去糾正自己丈夫的行為。你丈夫不改過錯,那肯定是你沒做好啊!”

媳婦只得點頭稱是,退下之後嘆氣說:“我沒有出色的品行,所以公公責備我。我勸了丈夫而丈夫不聽,公公肯定就說我不聽他的話,罪過就是我的。如果我勸了丈夫,丈夫也聽從我的話,那就是做兒子的聽從於女人,卻不聽父親。罪過就是我丈夫的!這樣活著有什麼意思!”

最後,趙阿自殺了。這就是作為古代媳婦,不能調和家庭矛盾的後果

變態媳婦在皇宮

在古代做人家媳婦,也並不都是那麼悲催的。這世上還有一種人,在做媳婦的道路上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她壓根就沒想過要做一個好媳婦,相反,她以成為奇葩為己任,她就是晉惠帝的皇后賈南風。

《晉書》說她嫉妒心強,長得又矮又黑,十分醜陋,眉後還長了疣痣。這樣逆天的醜媳婦,居然還是她婆婆楊豔極力推薦才嫁進來的!

楊豔的兒子當時是太子,以智商堪憂聞名於史,楊豔為保住兒子的太子之位,便極力推薦功臣之女賈南風做太子妃。

賈南風做太子妃後,曾手殺數人,對宮中懷孕的妃嬪,更是直接用戟抽打她們的肚子,直到腹中的胎兒流到地上才罷休。除嫉妒外,她還淫虐異常,經常派人到大街上物色美男,將其拖進宮中供自己玩樂,玩完之後再加以虐殺。

賈南風的惡習導致她差點被廢。婆婆楊豔過早逝世,後來繼任新婆婆的是楊豔的堂妹楊芷。楊芷也與大臣們一起為醜媳婦向皇帝求情,四處奔走,才保住賈南風的太子妃之位。

楊芷也曾嚴厲告誡過賈南風,要她自知悔改,這讓賈南風覺得是新婆婆對自己有意見,才會導致自己差點被廢,因此心生怨恨。

賈南風最後殺掉了楊芷的父親,還唆使大臣上奏,要殺楊芷的母親。楊芷哭天喊地,截斷頭髮,跪在地上,上表自稱小妾,求賈南風饒了自己的母親,賈南風不予理睬。楊芷全家被斬,誅滅三族。

楊芷也因為曾經想要營救楊家,而被誣衊謀反,賈南風矯詔廢楊芷為庶人,將婆婆囚禁於金鏞城,撤走隨從,斷絕飲食。第二年,楊芷就被活活餓死。

後人評曰:“婦可廢姑,倫常掃地。”其實封建時代的倫常,所謂君臣父子夫婦,本就是為權力服務。女方家勢力夠大,她在夫家的地位也不可同日而語。古代許多公主下嫁,其夫家也是無能力去約束的。誰順從誰,看權力在誰的手中。

隨著新時代女性獨立自主,婆媳矛盾也更加無章可循。不過孝順二字,本就應當與權力無關才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yeshi/vo7mv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