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野史祕聞 >

賢后陰麗華 廢后不入冷宮反得尊崇

賢后陰麗華 廢后不入冷宮反得尊崇

東漢開國之君光武帝劉秀,堪稱中國帝王中的頂峰人物。文才武略相貌人品,都達到了再無人企及的程度。他前後有過兩位皇后:郭聖通與陰麗華。這兩個女人,雖然一廢一立,但是她們都是中國后妃群中最幸運的人。即使是被廢離異的郭聖通,也不例外:在同樣離異的后妃中,她是唯一沒有被囚入冷宮、沒有母子俱喪、過得最自由的一個。

賢后陰麗華 廢后不入冷宮反得尊崇

劉秀是南陽郡蔡陽鄉(今湖北省棗陽縣)人。漢高祖的九世賢孫,長沙定王的後裔,九歲失去父母而成為孤兒,寄養在叔父劉良家裡。他有兩個哥哥,長兄劉縯,次兄劉仲,都氣度恢巨集,輕財仗義,在當地有一幫朋友,小有名氣。劉秀更是生得一表人才,待人接物,慷慨磊落,行事更是睿智勇毅,被當地人們稱讚。

年輕的劉秀對陰麗華一見鍾情,當時還是一介布衣的劉秀有兩大人生目標:“仕宦當做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這一理想在當時看來是不著邊際的空想,簡直是天方夜譚。想不到時勢造英雄,後來劉秀竟成了中興漢室的光武帝。西漢末年,王莽篡漢以後,推行了一系列雷厲風行的改革措施,比如恢復井田制,設定六關、五均、賒貸等經濟制度,改革幣制,復古建制,變更官制等。因為準備不周,條件不成熟,反而造成經濟蕭條,民不聊生,荒旱連年,盜賊蜂起的局面。

當時,義軍四起,山東有“赤眉軍”起兵,湖北有“新市兵”、“下江兵”和“平林兵”。28歲的劉秀和哥哥一起,藉機利用宗族勢力起兵,並與進入南陽的綠林軍聯合起來。為了順應人心思漢的潮流,他們推立漢朝宗室劉玄為皇帝,以“反莽復漢”為口號,改元更始,一路攻略,戰無不勝,中原地區盡皆歸復“綠林軍”。威望日增的哥哥受到更始皇帝劉玄的猜忌和排斥,被更始帝以莫須有的罪名殺了。

正領兵在外的劉秀自知勢單力薄,強忍悲痛,主動回到宛城謝罪。就在此時,隨劉秀作戰的陰氏兄弟,深感劉秀前程遠大,抓住機遇,說服家人,把陰麗華嫁給了劉秀。劉秀忍辱負重,不為哥哥舉辦葬禮,反而與傾慕多年的愛人陰麗華熱熱鬧鬧地舉行了婚禮,洞房花燭夜之後,天天花天酒地,一副及時行樂的模樣。劉玄對他放了心,認為劉秀不過是紈絝子弟一個,因此他得以躲過殺身之禍。

對哥哥的死,劉秀表面上只能強顏歡笑,到晚上就偷偷地哭。陰麗華就勸慰丈夫:“更始皇帝氣量狹小,小具規模便沉迷酒色。為求自保,不如向河北發展,也好相機獨樹一幟。”陰麗華雖是婦道人家,但劉秀十分聽她的話。她的話給劉秀指明瞭一條正確的道路,指明瞭方向。通過一番計劃,19歲的新娘陰麗華回到孃家暫住,劉秀以有名無實的特使虛銜,帶領數百人馬渡過黃河,一路廢除苛政,排除萬難,爭取民心,贏得了河北百姓的愛戴和擁護。

劉秀就是以此地做根據地,建立了東漢。他的“雲臺二十八將”也多出自這一帶地區。當時,河北邯鄲有一個以卜卦為生的術士王郎,乘群雄並起之際,詐稱是漢成帝的兒子劉子輿,自立為王,聲勢浩大,有一定的實力,是劉秀在河北擴充套件勢力的絆腳石。

真定王劉揚聚兵10多萬,聽命邯鄲王郎,不肯歸附劉秀。劉植親自前往勸說劉揚,劉揚勉強同意,卻提出與劉秀結親的條件。劉揚有一個外甥女叫郭聖通,欲為其擇一良婿。作為權宜之計,劉秀只好答應娶郭氏為妻,終於借得精兵擊敗王郎,廓清河北。他拒絕了更始皇帝給予的封號,另樹一幟,不久即帝位於部南的千秋亭,以建武為年號,定都河南洛陽。

劉秀稱帝的第二年,議立皇后。有一個陰氏,又有個郭氏,於是在冊立皇后的問題上就出現了一個問題,是立郭氏為後呢,還是立陰麗華為後。一邊是郭氏——與劉秀患難相隨的紅粉知己,在戎馬倥傯中,郭氏一直追隨左右,恩愛有加,並已身懷六甲,這時只得了一個貴人的稱號,顯然地位很低;一邊是陰麗華——這個劉秀夢寐以求,終於如願以償的結髮妻子。

他認為陰氏先娶,又雅性寬仁,欲立之為後,但陰麗華卻拒絕了,她認為郭氏有子嗣,堅決辭讓。陰麗華最大的失落,就是自己3年前被迫離開劉秀的時候,居然沒有為丈夫孕育一個孩子,就眼睜睜地看著他去赴生死之險,萬一他死在了戰亂之中,那他不是連一絲血脈都留不下來了嗎?對此,她時時耿耿於懷。

所以,當劉秀鄭重其事地提出,自己將要冊她為皇后的時候,陰麗華表現出高風亮節,大公無私,她拒絕了。她告訴劉秀,現在他的孩子是郭聖通為他生育的,而她也不知道自己未來是否能夠為他生育兒女,所以,為了不傷害孩子,當皇后的不應該是自己,而是郭聖通。

陰麗華還通情達理地說:“困厄之情不可忘,而況郭貴人已經生子。”結果劉秀只好立郭聖通為後,立其幼子劉疆為皇太子。劉秀在稱帝后的10年,勤政務實,恩威並濟,國家富強,百姓安居樂業,終於使天下歸心,成就了大一統的局面。於是他轉而偃武修文,休養吏民,保全勳臣,崇尚義節。

其間,劉秀對陰氏始終念念不忘,一直非常寵愛,陰麗華也陸續生養了五個子女,這便使得郭皇后對劉秀“數懷怨懟”。這種怨懟之情明顯違背了劉秀倡導的“宮教”,再加上郭皇后不能同宮內其他妃妾友好相處,也不能很好地撫育其他妃妾的子女,劉秀於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一紙詔書廢除了郭皇后,立陰麗華為皇后。

陰麗華之所以能得到冊封,與她的謙德關係密切,使劉秀感動萬分,終於下定決心。而陰麗華的謙德與她的家風是密不可分的。建武二年,陰麗華的哥哥陰識因隨軍征戰有功,劉秀本擬破格封賞,然而卻受到陰識的謝絕,他說:“天下初定,將帥有功的多,臣託屬外戚的關係,不能示天下以不公。”

陰麗華的另一個兄弟陰興當時為黃門侍郎,指揮武騎,隨軍征伐,算是劉秀的貼身侍衛長,鞍前馬後,小心伺候,萬無一失。建武九年,劉秀升遷他為侍中,賜爵關內侯,印綬已經準備妥當,陰興卻堅決辭讓:“臣未有先登臨陷之功,而一家數人並蒙爵賞,轉令天下失望,誠所不願。”事後,陰麗華私下問兄弟為什麼要那樣說,遭到陰興一陣義正辭嚴的教育:“亢龍有悔,盛極則衰,外戚家苦不知謙退耳!”當然,劉秀冊立陰麗華還有更多原因。

劉秀親自草擬的詔書,說明廢郭皇后、立陰麗華的道理:“我在微賤的時候,就娶了陰貴人,由於兵荒馬亂,被迫別離。幸虧老天有眼,我和她都從戰亂中劫後餘生,再次團聚。對她的美德我非常瞭解,因此想要立她為皇后,她卻堅持推辭,甘願為姬妾。我敬慕她的謙讓高尚,曾經想要封她的弟弟們為侯爵。可是沒想到,他們沒有得到我的封爵,卻陡遭禍患,母子俱喪。我十分愧疚傷懷。雖然他們不能活著享受高官厚祿,身後也應該得到尊榮。”

劉秀又說:“貴人陰麗華,是鄉間良家女子,在我當平民的時候就嫁給了我。如今已經3年沒有見過面。她的品性,足以母儀天下。大臣們照從前皇帝廢后立新的規矩,把儀式辦好。這件事的前因後果,對於我來說,是人生的不幸,更不是國家的福氣。你們都不必上書祝賀。”

陰麗華雖然真的沒有當皇后的念頭,但由此也明白了劉秀對她的真情厚意,心中自然是十分滿足。她仍和先前一樣,恭儉仁厚,謙讓自抑,不喜笑謔,謹慎柔順,矜惜慈愛,當時的人們都稱她為賢后。為了安慰郭聖通和郭氏家族,也讓劉疆寬心,皇后陰麗華又向丈夫提出了一些建議。於是,出人意表的詔令一道接一道地飛出來,令人眼花繚亂。

郭聖通的哥哥郭況、侄子郭璜、堂哥郭竟、堂弟郭匡、叔父郭樑的女婿陳茂都得到封賞。提前得到了“皇太后家族”的待遇和爵位。郭聖通於是成為中國歷史上惟一一個不入冷宮反得尊崇的廢后,郭氏家族也成為史上惟一一個非但沒有遭殃丟命,反倒全家升官發財的廢后家族。

日子,終於,他在鄆郅的勸說下找到了好辦法。他向父親上書表示要退出太子位,讓給陰麗華的長子劉莊。劉秀與陰麗華原本覺得父母之間的糾葛不應該連累孩子,也就沒有同意。劉疆屢屢向身邊的官員和十個弟弟表示,自己甘願去做外藩親王的心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yeshi/ywdrx2.html